廣東特色小吃你吃過幾種(百年順德美食蟲崩?技藝)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9)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聞通訊員李佩亮從“舌尖上的盛宴”到“文明的對話”……9月12日16點30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順德美食歷史文化論壇在佛山順德....<p>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聞 通訊員 李佩亮</p><p>從“舌尖上的盛宴”到“文明的對話”……9月12日16點30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順德美食歷史文化論壇在佛山順德拔萃實驗學校舉行,當天有230多名中學生以及來自順德教育界、文化界的專業人士參加此次論壇。活動以中秋節為媒介,回顧順德美食文化史,以李禧記大良蟲崩?(來自順德俗語,是蝴蝶的意思,注音beng sha,“蟲崩”字在電腦里面不能顯示,只能通過拼字顯示出來)百年歷程作為探討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師生們在論壇上受益良多。 </p><p>順德美食至今已超6400種</p><p>論壇上,佛山商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博士、順德美食文化研究者郝偉介紹道,中秋節歷史悠久,起源于上古時代的天象崇拜,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p><p><img alt="廣東特色小吃你吃過幾種(百年順德美食蟲崩?技藝)(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it2RgO4n2aySW.jpg"/></p><p>“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順德美食歷史文化論壇在順德拔萃實驗學校舉行</p><p>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順德粵菜式樣已發展到5400多種,粵式點心則有1000余種,共計6400余種,“順德美食的數量一直在變動,有些傳統美食因為各種原因逐漸消失,但更多的美食被不斷創新出來,整體來看,順德美食的數量不斷增加。”</p><p>據悉,中秋期間,順德人有吃芋頭、沙田柚、菱角、田螺的習俗。根據順德民間說法,吃芋頭的寓意是辟邪消災;沙田柚外形渾圓,符合中秋節團圓的寓意,“柚”與粵語“佑”諧音,也有中秋拜月祈福的文化內涵;菱角有菱有角,寓意出人頭地,和“蟾宮折桂”的月亮文化意蘊聯系在一起;一邊啜田螺一邊賞月聊天,悠閑自在,據說田螺也有明目的作用。 同時,郝偉認為,順德美食文化的繁榮,得益于國運昌盛,也得益于順德人對美食的持久熱情和用心經營。從餐飲業內部來說,一方面是有一批老字號世代經營、薪火相傳,一些傳統美食因此得以保存至今;李禧記大良蟲崩?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中秋期間,不少人采購大良蟲崩?等順德手信給遠方的親人,以解家人相思之情;另一方面是有一大批廚師勤學苦練、銳意創新。</p><p>李禧記蟲崩?兩代傳人上論壇,解說百年餅業歷程 </p><p>論壇上,順德拔萃實驗學校特邀李禧記蟲崩?第四代傳人李學雄、第五代傳人李錦烽走上論壇,與郝偉、順德拔萃實驗學校德育主任卞林俊共同對話,通過李禧記家族個案,解讀順德美食代代傳承、不斷發展的秘訣。</p><p>據大良鎮志資料記載,大良蟲崩?創始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在大良人梁成章的“成記”油炸店創制。順德李禧(1840-1921),南門人,著名食品制作商,最早制作柿霜餅等食品,有一天,李禧的第十二子李翹云“無心插柳”,炸出一只蝴蝶形狀的面點,從此蟲崩?成為李禧記的拳頭產品推出市場。</p><p><img alt="廣東特色小吃你吃過幾種(百年順德美食蟲崩?技藝)(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it2RgwDaQ1OZ8.jpg"/></p><p>“李禧記”自李禧創立起,139年時間已經傳承到第五代人。1985年,李禧記第四代傳人、年僅16歲的李學雄在順德大良稅務分局辦理開業稅務登記,1986年, 李學雄蟲崩?店榮獲順德市大良鎮工商分局私人個體戶“文明店鋪”的榮譽。上世紀90年代后,家族其他成員開始陸續開設李禧記蟲崩?分店。</p><p>論壇上,李學雄談到,改革開放后,來自港澳地區的順德鄉親以及外地游客來到順德旅游,順德李學雄食品廠生產的大良蟲崩?成為食品行業的緊俏商品,每天都有廣州經銷商拿貨,為了讓游客將李禧記蟲崩?帶往世界各地,李學雄在大良清暉園附近開設多家分店,營業時間從早上8時,一直經營到晚上11點,365天無一日歇業,擴展品牌影響力,凡是來順德大良旅游的人,無不不知李禧記蟲崩?。 90后李禧記第五代傳人李錦烽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曾經是一名田徑運動員,多次拿過省冠軍,目前還是佛山記錄保持者。他談:“父親年紀開始大了,我選擇放棄自己的夢想,回到順德傳承家族事業, 幫助父親,因為做人一定要有擔當、有責任感。”</p><p>論壇結束后,李禧記蟲崩?第四代傳人李學雄、第五代傳人李錦烽為學生們展示蟲崩?制作技藝。 據悉,順德拔萃實驗學校建校一年多,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在今年上半年舉行的“非遺少年說”第二屆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演講展示活動總決賽中,拔萃實驗學校梁鈺曦同學榮獲廣東省“非遺故事大王”稱號,其作品《珠璣巷人南遷傳說》獲得廣東省前三甲的佳績,也是佛山唯一進入三甲的。</p><p>順德拔萃實驗學校初中部德育主任卞林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中秋,學校將順德美食文化引入到我們的校園活動中,通過舉辦順德美食文化教育論壇、開展李禧記家族大良蟲崩?傳承人進校園技藝展示活動,進一步拉近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距離,增強學生對順德本土文化的認同感。</p><p><strong>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strong></p><p><strong>責編 | 朱嘉樂</strong></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