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17)
今年過年回家,去看了看我的小侄子。剛到家那會,還沒入門便聽見很多大人在討論小侄子,湊近一看,一群大人們圍著熟睡的小侄子,只見小侄子側臥,小手還時不時的抓下小臉,模樣很是嬌憨可愛,但小侄子睡覺和其他小孩子的不同之處在于:小侄子睡覺喜歡打呼嚕。前陣子因工作需要,恰巧去聽了一個育兒講座,專家有曾提到,寶寶打呼嚕的舉動,可能是生病的預兆。雖然寶寶這3個小動作很可愛,卻可能是生病的預兆,媽媽們別忽略了。

很多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都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屬于小孩子的小動作,這些小動作看起來非常不起眼或者家長們早已司空見慣。所以當孩子出現小動作時,家長們的的第一反應一般是覺得有趣,但是媽媽們都忽略了這些小的動作的背后卻是寶寶可能生病的預兆。

一般來說,孩子經常做的小動作大多數為孩子睡覺總是打呼嚕、在平常中喜歡敲打自己的小腦袋還有總是不自覺的抓耳朵。這三個動作看起來平常,但是媽媽們一不留心,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所以今天小編總結了寶寶3個小動作背后生病的預兆,希望各位媽媽能重視起來。

一、孩子睡覺總是打呼嚕。
孩子睡覺打呼嚕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睡眠性疾病。我們都知道,睡覺打呼嚕最主要的原因是連接鼻腔和氣管之間的通道被堵塞,導致人體不能正常呼吸。而為了維持正常機體的運轉,我們要加重呼吸。當氣流快速且急切的掠過通道被堵塞之處時就會發出響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呼嚕。孩子睡覺打呼嚕那很有可能孩子存在呼吸道疾病的隱患,如果媽媽們不注意,孩子在睡夢中引起缺氧的幾率非常大,很有可能會突然猝死。

二、在平常中敲打自己小腦袋。
要知道,孩子的腦袋是非常脆弱的。因為頭頂的骨頭還未生長完全,孩子們的用力敲打可能會引起孩子腦袋內部的震蕩。除此之外,因孩子尚未幼小,還不懂開口說話向父母表達自己哪里不舒服,所以通常都會用敲頭這種方式開引起父母們的注意。所以,一般這種情況,建議媽媽們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為好。

三、不自覺抓耳朵。
除此之外,抓耳朵也是一個經常性的小動作。孩子抓耳朵,多半是由于耳朵內部瘙癢,因孩子心智為完全成熟,也不懂告訴父母,所以只能頻繁通過抓耳朵來緩解內部瘙癢。除此之外,孩子頻繁抓耳朵,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發炎等疾病。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心頭肉,各位父母對于自己的孩子也是極盡所能的去照顧他們。但是,在照顧他們懂得過程中,小編希望家長們能及時的關注孩子的小動作,并及時給予適當的措施,才能防止孩子出現差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234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