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快速生長變成老人(出生5天寶寶變成)
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17)
剛出生5天,寶寶全身黃染,變成“小黃人”!原來,小患兒康康(化名)在媽媽肚子里時,就因為膽總管狹窄堵塞,形成了先天性的膽總管囊腫,膽汁排泄不出去而把全身“染黃”。
在12天大時,康康接受了微創的腹腔鏡手術,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團隊用最袖珍的手術設備,為他切除了膽總管囊腫,使他恢復了白凈。據了解,康康是目前國內報道成功實施該手術的最小年齡的患兒。1月15日,康康順利康復出院。

醫生的鼓勵讓她決定生下孩子
去年年初,28歲的吳女士懷了二胎。孕26周時產檢發現,她腹中胎兒腹腔內有一個囊性包塊,醫生考慮為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吳女士和家人頓時慌了神。
醫生解釋,這并不代表孩子不能要了,建議去省婦幼保健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評估。于是,吳女士和家人找到了省婦幼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樂盛麟。
樂盛麟安排做了磁共振胰膽管造影檢查,詳細評估后告知吳女士,可以等胎兒出生后進行手術治療。他介紹,胎兒期膽總管囊腫是較為常見的先天性膽道畸形,又稱膽管擴張癥。早期診斷、及時手術是此病治療的關鍵。
在樂盛麟的指導鼓勵下,吳女士堅定了生下腹中胎兒的決心。
吳女士一家現住中山,家庭經濟情況并不允許她在省婦幼待產。樂盛麟建議他們可以回中山生產,期間繼續在中山產檢,團隊醫務人員會定期與吳女士夫婦聯系了解胎兒情況。
在大家的關心下,胎兒康康(化名)在媽媽肚子里一天天成長,順產出生,重3kg。
剛出生的康康一切正常,但在出生后第5天,他全身皮膚黃染,緊急轉診到省婦幼。

腹腔鏡微創取出成人拳頭大小的囊腫
樂盛麟詳細檢查發現,康康膽總管遠端嚴重狹窄,膽汁不能順利排出,總膽紅素已達344umol/L的危急值,腹部彩超提示囊腫較前增加了3倍,已經長到了成年人拳頭大小。
考慮到寶寶的病情變化快,比較危急,不僅嚴重損害肝臟而且隨時有膽道穿孔危險,他決定盡快為康康手術。
放棄元旦休息,樂盛麟組織小兒外科團隊進行了嚴密的術前討論。這么小的孩子,腹腔小,腫物幾乎占據了一半,操作空間受限,一般醫院會選擇開腹手術。但患兒這么小,采用創傷小的腔鏡手術將更利于康復。憑借處理復雜性肝膽手術方面豐富的腹腔鏡操作經驗,團隊決定采用腹腔鏡手術。
患兒年齡小,手術及麻醉風險很大。1月3日,在康康12天大時,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由麻醉科團隊保駕護航,樂盛麟成功為康康實施了腹腔鏡膽總管囊腫切除術。
手術歷時3個多小時,過程順利,出血僅10ml。據了解,這是目前國內報道成功實施該手術的最小年齡。術后,康康在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NICU)得到細心照顧。1月15日,康康順利康復出院。
膽總管囊腫別擔心!手術可完全治愈
專家介紹,膽總管囊腫是連接肝臟的膽總管擴張,是一種胚胎性疾病。胎兒膽管在胚胎4周開始發育,5周已經形成,約在孕8周時肝內膽小管形成,但直到13-16周膽管才與腸管相通,此時膽汁才開始分泌并排泄至腸道。如果膽總管狹窄或堵塞,膽總管就會擴張形成囊腫。因此,最早在胎兒15-20周就可以發現膽總管囊腫。
胎兒膽總管囊腫如何診斷?專家介紹,目前孕期胎兒產前三維B超可以初步確定。膽總管囊腫是因為膽總管遠端狹窄或胰膽管合流異常引起,重建膽道可完全治愈。
寶寶出現膽總管囊腫應什么時候做手術?專家指出,如果寶寶無癥狀,一般情況好可于生后2-3個月行微創手術治療;若寶寶有頻發的腹痛、黃疸、大便顏色變淺、肝功能損害等應該盡早手術。據了解,目前膽總管囊腫手術技術成熟、效常理想、術后可完全康復。
如果家長因擔心寶寶難以承受而推遲手術,小患兒可能會出現反復腹痛、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黃疸、不可逆性肝功能損害,囊腫逐漸增大可致破裂穿孔引起膽汁性腹膜炎,嚴重時危及生命,少數患者甚至發生癌變。
【記者】李秀婷
【通訊員】劉元鈴 李剛龍
【校對】居偉強
【作者】 李秀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南方號~健康~健康~廣東健康頭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31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