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22)

作者:嫣然 編輯:安妮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志
2022年7月24日14時22分,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01指揮員喊出“點火”口令,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準時點火發射。
而最后按下紅色按鈕的女工程師劉巾杰,是火箭控制系統發控臺迎來的第一位女性“金手指”。

2015年3月,劉巾杰第一次去發射場探親時,在文昌發測站動力系統前端負責統籌協調的丈夫李帆帶她看火箭。李帆說執行發射任務的運載火箭,要經過不少關鍵步驟,才能真正一飛沖天,他的工作就是要保障其中的一環。“為了能讓火箭成功升天,再苦再累都值得。”李帆驕傲地說。
丈夫的工作如此重要!想起結婚不久,正好趕上“長七”合練箭模擬發射,她幾天幾夜聯系不上丈夫時的擔憂和不解,劉巾杰突然釋懷了。原來丈夫的“失聯”,是用生命在保證火箭的發射安全!
劉巾杰被深深地震撼了。當她站在發射臺下仰望高高在上的“臍帶塔”時,火箭的雄偉和壯觀深深地震撼了她。那天,她在朋友圈發了條感慨:“有多少次凝望,就有多少次心潮澎湃。”
航天工作崇高而偉大,從這一刻起,劉巾杰便暗自決心,要追隨丈夫,一同邁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發測站的大門。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11月,懷著對航天事業的憧憬,劉巾杰開始了航天事業新征途。
她和丈夫約定:各自努力,共筑航天夢!
01
挑戰生理關,女航天人有種自豪感
航天領域是個男多女少的地方。劉巾杰參與的第一次發射任務是長征七號遙一火箭發射,這恰好是文昌發射場的第一次發射任務。
當時,她被分配到控制系統做數據處理。像所有控制系統的航天人一樣,成為“金手指”,也是她的夢想。女航天人想做“金手指”,最大的挑戰是生理關和體能關。

2016年7月,“長五”火箭首飛前4個月,劉巾杰懷孕了。當時,她所負責的數據處理崗位需要同時監測五個屏幕、近百個數據曲線和兩百多個指示燈,測試的每分每秒都要求崗位人員保持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一項測試下來短則做一兩個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眼睛不能離開屏幕。
因為胎心不穩,劉巾杰懷孕后的前三個月孕吐反應很強烈。為了不影響測試,測試前她連一滴水都不敢喝。如此一來,胎兒吸收不到營養,對發育不利。現實擺在她面前:想要保住孩子,就要加強營養,多臥床休息。想要工作,孩子有可能發育不良甚至保不住。
劉巾杰焦慮起來。
當時,李帆工作很忙。雖然每天很晚回家,但是妻子臉上日益表現出來的焦慮沒有逃過他的眼睛。李帆說:“以工作為重吧。咱們還年輕,你先把身體調養好,以后有機會再要孩子也不遲。”
終止懷孕的念頭在劉巾杰的心里閃了下,她說:“孩子既然來了,說明他跟咱們有緣。難道真要放棄這個孩子?”
李帆說:“‘長五’在11月份就要首飛,如果錯過首飛前的關鍵時刻,你的‘金手指夢’可能會無限期往后推,甚至沒機會了。你能放棄‘金手指夢’嗎?”
劉巾杰脫口而出:“不能!”話剛說出口,她突然感到胎兒在肚子里蠕動了一下,劉巾杰下意識地捂住腹部,堅定地說:“工作和寶寶我都不能放棄!”
李帆心疼地說:“你做的任何決定我都支持!懷胎十月苦,骨開十指難。孩子出生后小名就叫‘安安’吧。希望孩子平安出世、平安長大,也希望你平安懷胎、平安生產。”
知妻,莫過于丈夫。緊接著,李帆將劉巾杰的父母從湖南老家接到了文昌。他認為,減少高頻率孕吐給妻子帶來的痛苦,就是讓媽媽給妻子做點兒合口味的飯菜。這是李帆對妻子最樸素的愛。
然而,劉巾杰一頭鉆進科研項目,并沒有多少時間品味媽媽做的美食。控制系統在發射區的工作崗位空間狹小,觀測指示燈狀態對工作人員的注意力是個很大考驗,為此她組建科研團隊,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實現指示燈異常一鍵報警,遠在大廳也能及時發現。
同時,在分析系統各測試階段產生大量數據后,又運用大數據技術研制出數據快速判讀系統,實現了數據一鍵生成、異常數據一目了然。她樂此不疲地工作,不知不覺中忘記了自己的孕婦身份。

有天晚上下班回家,看到媽媽做的紅燒肉,她突然胃口大開,一口氣將一碗紅燒肉吃完了。然而奇怪的是,孕吐卻不像以前那么強烈。
媽媽說,可能是白天吃得少的原因。劉巾杰突然想到,以后白天少吃一點兒飯,晚上按正常飯量吃,既可以保證胎兒的營養,又不怕孕吐影響工作,豈不是兩全其美?
孕吐反應強烈的那幾個月,她一直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
工作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她用這份樂趣減輕了懷孕的痛苦,享受的是滿滿的成就感。
一次總檢查測試時,她在數百個數據監測中,發現了個別零部件的異常,并協助排查原因,及時解決了故障……
“如果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我就會錯過‘金手指’夢;可如果我選擇終止懷孕,那可能是終生的遺憾和愧疚!事實證明,我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每次回憶這段經歷,她都有種自豪感。

2017年4月20日,安安順利出生了,那天正好是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發射的日子,安安被劉巾杰的同事們稱作“天舟一號寶寶”。
02
產后抑郁,丈夫陪她一起共渡難關
休完產假,劉巾杰輪崗到了發控前端。在這個崗位執行任務時,需要在16層的“臍帶塔”拉電纜、搬設備,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而“臍帶塔”到了12層后,要根據結構,手腳并用扭曲身子才能攀爬上去。
產后劉巾杰的體重飆到160斤,每天兩次上下“臍帶塔”,膝蓋出現了嚴重積液。

屋漏偏逢連夜雨。
安安10個月時,照顧安安的外公、外婆相繼生病。兩位老人回湖南治療。安安也被迫斷奶,遠在成都的爺爺和奶奶將孩子接到了身邊。
劉巾杰思念兒子,又牽掛在老家的父母,膝蓋處的積液讓她的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失眠、焦慮接踵而至,產后抑郁癥傾向漸漸顯現出來。李帆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周末的一個早晨,李帆起了個大早,將一夜難眠的劉巾杰連哄帶騙帶到了文昌清瀾高隆灣的海邊。海灘上挖螺的、捕魚的、玩耍的……帶著不同工具的專注趕海人,成了最動人的景色。燦爛的陽光,清澈的海水,雪白的海浪……原來生活如此美好。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劉巾杰瞬間有種被治愈的感覺。
李帆找來小鐵鍬和便攜小水桶,提議來個挖海螺比賽。劉巾杰的情緒被迅速帶動起來,當挖到第一只海螺時,興奮地尖叫。后來,李帆又提出看誰眼疾手快,能抓到躲在礁石下面的小螃蟹。劉巾杰抓到一只,不料手指被螃蟹鉗子夾住了,疼得她哇哇大叫,李帆卻哈哈大笑。后來,劉巾杰才知道,李帆就是要讓她把情緒發泄出來。
晚上在酒店,李帆變戲法般地拿出一對護膝要給劉巾杰帶上。劉巾杰從沒來得及撕去的商標上看到了價格:1500元!丈夫是個很節省的人,最喜歡的AC米蘭隊奪冠后,他連100元一套的球衣都不舍得買,一對護膝可是抵得上十幾套球衣了。劉巾杰撫摸著被護膝捂得嚴嚴實實的膝蓋,責備的話怎么也說不出口。
李帆好像看穿了妻子的心思,“嘿嘿”一笑:“大海能治愈心靈,但治不好你的膝蓋。等你痊愈了,咱們先把安安接回來,再去湖南把爸媽接到身邊。下次趕海,帶上安安和爸媽一起捕魚,抓螃蟹。”
劉巾杰鼻子酸酸的。
原來,藏在心底的母愛和不能陪在父母身邊的自責早已被丈夫洞察。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老人需要孩子盡孝。然而,正是我們的奉獻,讓千千萬萬個父母有機會陪伴在孩子身邊,千千萬萬個孩子可以在父母身邊盡孝。這是航天人的情懷。”李帆又說。劉巾杰“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心情也隨之舒暢了很多。
枕著海浪聲,聞著海水味,她很快就有了睡意,那是安安被爺爺奶奶接去成都后睡得最香的一個晚上。
后來,劉巾杰給李帆貼上了“暖男”的標簽。
2021年秋天,得知自己被選為問天實驗艙發射任務的“金手指”,劉巾杰說:李帆是藏在她身后的英雄。

03
實現夢想,寶媽與萌娃有個約定
其實,成為“金手指”前,劉巾杰與安安有個約定。
安安回到劉巾杰身邊時,已是兩歲的萌娃了。錯過了孩子第一聲叫“爸爸”和“媽媽”,她不能錯過和孩子一起見證中國的大火箭夢想。于是,每逢火箭轉運或發射,她都要將安安帶到發測站,安安成了發測站的“老朋友”。

見證了多次火箭發射,安安對火箭情有獨鐘。劉巾杰給他買的每一款火箭模型他都愛不釋手,還不時地嚷嚷著要造火箭。于是,劉巾杰又給他買來手工畫冊和全套制作材料,鼓勵安安自己動手做火箭模型。
外婆怕他用剪刀傷到手,提出幫他一起做。安安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婆插手就不算自己的事了。”第一個火箭模型做出來后,安安特別興奮,晚上睡覺都要抱著。
轉眼安安到了上幼兒園中班的年齡,火箭模型的主體材料由紙片升級成了塑料瓶,做出來的火箭模型更有立體感也更逼真。
“火箭升空了”,是他剛接觸火箭時知道的基本常識,后來,他將手工模型拿給媽媽看,媽媽夸他做的火箭很棒時,他會刨根問底:火箭升空后去哪兒了?
劉巾杰回答:“火箭去宇宙了”。
安安又問:“火箭在天上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樣的?我想去看宇宙。”
劉巾杰說:“好,媽媽一定帶你去看宇宙。”
2021年5月29日20時55分,搭載“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安安風趣地跟媽媽說,他是“天舟一號寶寶”,“天舟二號”就是“天舟一號”的弟弟,所以,他這個“一號哥哥”一定要提前到發射場,而且等觀禮結束后,要爸爸媽媽陪他一起回家。
天舟二號運抵發射場時,劉巾杰和李帆都陪著安安在現場加油。發射完后,轉到保障系統擔任指揮的李帆開始疏散人流和車輛,劉巾杰去做撤收工作,兩人忙碌起來早已忘了和安安的約定。
安安站在參觀場坪一直等到10點多鐘都不肯離去,直到趴在外公身上睡著了才被抱回家。
原以為安安早已習慣了媽媽的不守時。有一天,安安突然氣鼓鼓地對她說:“媽媽說話又不算數,你不是個好媽媽。”
后來,她開始注意遵守跟安安的約定。能守信的一定守信,如果確實做不到,也要提前跟孩子打招呼。4歲的孩子同樣需要被尊重。
2021年9月,海口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組織的天文科普活動在海口市萬綠園舉行,周末劉巾杰決定帶孩子去兌現自己的承諾。

第一次通過天文望遠鏡“近距離”觀測木星后,安安十分興奮:“媽媽,我看到那顆星星了,黃黃的、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我還看到了木星,在木星周邊還圍繞著衛星”。近距離觀察星空,對安安來說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回家路上,他豪情萬丈:“長大了,我要跟著火箭一起去星球上玩。”
看到孩子興趣廣泛,劉巾杰又給安安買了《繪畫書》《恐龍百科》《國家地理》《成語故事》等一系列百科全書。然而,忙碌起來,她并沒有多少時間陪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安安的外公和外婆輪流給他讀故事,外公還順便教安安識字。
有一天,劉巾杰正常時間回到家,安安正捧著一本《恐龍百科》在翻看,劉巾杰湊過去要給安安講故事,被安安“拒絕”了。
安安說:媽媽有個“金手指夢”,他有個“造火箭上星球”的夢。之后,他要自己讀故事。不打擾媽媽,媽媽就會離夢想更近一點兒。說著,還跟媽媽“拉鉤”,約定要一起實現夢想。
勾住兒子小手指的那一刻,劉巾杰眼圈紅了。4歲的孩子突然“長大”讓她有種失落感,在兒子眼里她就是一個媽媽,而她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她對自己說:這個缺憾她一定要補上!
2022年7月24日,劉巾杰按下紅色“點火”按鈕,長五B火箭拔地而起,安安興奮又自豪地跟老師和小伙伴們介紹:“我媽媽就是按紅色‘點火’按鈕的人,我媽媽是‘金手指’。”
晚上,當劉巾杰回家時,安安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媽媽,你今天的動作真帥!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媽媽!”
劉巾杰緊緊地摟著兒子:你和爸爸才是媽媽心中最棒的英雄!
“手里有活兒,心中有夢,身后有家。”這是劉巾杰最向往的幸福生活。
本文摘自《婚姻與家庭》雜志
原標題《航天“金手指”:心中有夢,身后有家》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3483.html
下一篇:一把石手倒放過來是什么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