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河北美麗休閑鄉村(美麗鄉村在河北)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6)
#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頭條帶你樂享河北##河北惠民演出季#
古色古香的張家樓
張家樓是邯鄲市峰峰礦區彭城鎮東南部的一個古老村落,當地人俗稱它為“樓當”,是磁州窯的主要瓷土產地。村內建筑風格多為平房,多建于民國年間和解放初期,沿河兩岸建筑,隔河對面相望,建筑材料采用燒制陶瓷時廢棄的匣缽(俗稱籠盔)壘建院墻或房屋的主題墻,形成一種特有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被稱為“陶瓷壘成的村莊”。

村內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用夯土搭建的、頗具風格的土屋,屋子方方正正,屋頂尖斜,四壁均為原木壘砌。小屋旁邊三三兩兩地散布著滄桑的槐樹,而枝干雪白的白樺樹,則一棵一棵散落在槐樹中間,十分顯眼,再加上蓬勃的樹冠,似一把把大傘。每家房子后面都有長長的柵欄,頗具流線美。

(張家樓藝術公社門樓)
張家樓藝術公社就在這里,一座古老的村落,一條古巷幽深,一條河流自老槐山山澗流出,在村中匯流至滏陽河上流,一段古老的傳說,這一切的古色古香形成了張家樓。
關于張家樓的傳說,或可追溯至宋代或金元時期。當時,張家樓所處的古鎮彭城,土地肥沃,鄉民憨厚樸實。于是,因災荒背井離鄉的流民,從四面八方匯聚于此,分散在各個陶瓷窯廠做匠人。

(饅頭窯遺址)

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張家樓的村民們慢慢搬離了窯洞,只剩歷經千年的古村落還靜守在青山的懷抱中。上百座的民居院落大部分保留了下來,舊廟宇、古井樁石磨石碾石馬槽。

(磁州窯制作體驗工作室)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人。如果說青磚綠瓦是江南的符號,那么籠盔就是張家樓特有的景觀了,如今成了磁州窯民俗文化村的代表。漫步在街頭,籠盔抬眼可見。籠盔就是在燒造瓷器素胚時使用的匣缽。

漫步張家樓,你會發現籠盔有各種各樣的壘法,最講究的,莫過于“頭朝外”的壘法。籠盔的古銅色再配上粗獷的外形,整面墻透著滄桑和大氣。“張家樓五里長,旮俚拐彎籠盔墻”。

張家樓老宅多沿河而建,參差錯落,隔河相望。屋后緊靠黃土層,家家戶戶的后院,大都具有陜北風格的窯洞,“山坡窯場野河套”,或許就是對張家樓最好的詮釋了。

老缸調、硫磺燒制和剪紙是該村寶貴的歷史遺存,是目前保留下來的唯一完好的體現磁州窯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傳統文化--老缸調)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764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