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玉雕制作的步驟(玉雕制作四個步驟)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2)
和田玉是一種名貴的玉石,其承載的玉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所以中國人十分喜愛佩戴和田玉首飾。完成一件和田玉首飾需要經過挑選原石、切割原石、設計、玉雕制作四個步驟。

一、原石選擇。原石選擇是制作和田玉首飾的第一步。選石者不僅要有對和田玉足夠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經驗,還需要有過人的膽識。原石外部多有不透明皮殼,無法直接觀察內部玉質如何,所以選擇原石需要選石者能夠從原石表面的形態去推測內部玉質的好壞。若選石者能夠通過預判選出玉質較好的子料原石,再經過玉雕師的雕琢做出高品質的首飾,那么就意味著他將會收獲豐厚的經濟效益。選擇和田玉原石有以下幾點需要考慮:①種類,即判斷和田玉原石的種類是山料、山流水料、子料,還是戈壁料。②皮色,原石的皮色極為重要,皮色不僅能夠用于雕刻,為玉雕設計添彩,而且也是預判玉質的重要依據。③體積,和田玉原石的體積是決定能否做首飾、能做何種首飾以及能做多少首飾的關鍵因素。④形狀,和田玉原石形狀各異,對于制作首飾種類有明顯影響。⑤裂紋,裂紋的多少對原石的首飾產出量有直接影響,即使玉質再好,裂紋過于明顯或者過大,也難以做出高質量首飾。

二、切割原石。切割原石即使用切割機把原石切開,能夠仔細觀察內部玉質如何,從而為下一步的設計提供思路。切割時要遵循以下原則:①根據裂隙分布情況去切割。和田玉原石表面出現明顯或者較為深的裂隙的部位,會難以制作首飾,不妨直接沿著裂隙去切割,從而避開裂隙這一“硬傷”。②通過觀察和田玉原石表面,推斷內部雜質分布情況。有經驗的玉雕師能夠從表面捕捉到內部雜質分布的信息,從而選擇把切割位置放在雜質較多、玉質較差的部位,不傷及玉質較好的部位,正所謂“去臟肉,留好肉”。③規劃原石不同部位在制作首飾上的合理運用。玉雕師對玉料內部不同玉質分布的情況做出預判,推斷什么部位能夠做出手鐲,什么部位能夠做出手把件,什么部位只能做珠子,使一塊原石的首飾產出量最大化。④從保留原石表皮角度考慮切割方案,合理運用原石表皮為玉雕設計添彩。如果原石表皮本來就呈現出雅觀美麗的圖案,可以將其運用于玉雕創作,在切割時要避開這部分表皮。

三、設計。玉雕設計是制作首飾的關鍵環節,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一塊原石需要經過精雕細琢才能成為首飾。好的設計能夠把玉質最美的地方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使一塊好玉經過雕刻后更加美觀,從而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遇到品質較次的部分玉肉,經過合理設計,通過運用俏色、“剜臟去綹”等手法,也能化腐朽為神奇,賦予玉石觀賞價值。同時,也要“量料施工”,盡可能把玉肉都“吃透”,減少浪費玉料,提升首飾產出量。設計過程中,玉雕師會先確立首飾類別和玉雕題材,然后畫出設計初稿,再在玉料上勾勒出預想的雕刻圖形,以觀整體效果,在雕刻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四、玉雕制作。經過設計步驟之后,玉雕師開始著手制作首飾,此過程需要用到玉雕機和其他各類玉雕工具。玉雕的技巧千變萬化,玉雕師因材施藝,根據先前設計的款式對玉料進行雕刻。玉雕基本手法和步驟是沖、磨、鈍、勾等。不同的雕刻手法需要運用不同的玉雕工具,如串錘、釘子、棒挺、平口等。玉雕技術需要通過不同的線條去體現作品的動態、勢向、韻律,以達到寫神、寫性、寫心、寫意的目的。不僅如此,還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需要盡可能把玉料用盡,以獲取最多的經濟效益。
玉石精雕細琢之后需要經過一道的重要工序——拋光,未經拋光的和田玉只能算是半成品。拋光的目的是使和田玉表面不再有雕刻后留下的細紋和凹坑,從而變得光滑,更有光澤。最終,經過拋光工作后,一個完整的和田玉首飾便完成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