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16閱讀(12)
現任《港澳日報》社長田炳信曾對87版《紅樓夢》中襲人的扮演者袁玫進行過一次深度的訪談。
從演藝生涯到生活體驗,從小角色扮演到《紅樓》十二釵副冊,袁玫一直屬于比較幸運的那一類人。

1978年,袁玫考入安徽省藝術學校學黃梅戲。恰逢“紅樓”劇組在全國海選演員,被譽為黃梅戲劇屆“五朵金花”之一的袁玫由于與曹雪芹筆下的襲人長相比較相似,因而被劇組看中,遂以臨時客串的身份輾轉到劇組。
這一去就是三年,對于一個女演員來說,如果這三年離開這個舞臺,觀眾會把她忘記的。舍和取之間,必須只能做出選擇。

對于這段經歷,袁玫在其《踏上北去的列車》一文中有過很深的感慨。她說,當時去“紅樓”組的時候非常猶豫,不是很堅定,總覺得前方會有更有魅力的東西,當時畢竟年輕,總希望能夠探索一些東西,但是又是些朦朦朧朧東西。不像今天的孩子很自信,有目標,敢追求。被選,還是很猶豫的。
當時一共有50多個女孩來到劇組,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就在封閉式的學習班里上課、排練,聽專家講《紅樓夢》,包括紅樓泰斗俞平伯,學術大咖周汝昌、馮其庸等等,而且自己還經常演出小品,從角色里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感覺。

從劇本,到道具,到演員,到拍攝,到制作,前后一共歷時三年。在當時,中央電視臺用這么長的時間,動用這么多專家學者來栽培一部戲,是十分罕見的。
一分汗水一分收獲。終于《紅樓夢》播出后迅速風靡大江南北,席卷全國男女老少。據不完全統計,《紅樓夢》從30年前播出到現在大概播了700多遍,實際情況恐怕還不止。田炳信說,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第一個美人沖擊波。

對于這種熱烈的反響,各界媒體與紅學界組織了各種專業評論會紛紛進行賞析評價。其中,《人民日報》的《文藝版》還專門開通專版報道,對包括袁玫在內的五個演員給予非常高的評價,比如鄧婕的王熙鳳是“光彩照人”,袁玫的則是“恰如其分地演活襲人”。
但藝術的成功并不代表生活的處境從此就被改寫。87版《紅樓夢》總共36集,扣除各種補貼費、單位勞務費用等后,最后演員們拿到手的實際還不到一千塊錢。這群女演員的個人命運也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樣,因為演紅樓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袁玫說,我們這一批紅樓演員雖然說名氣很大,但是個人的命運都不是特別好。當時為了留在北京,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部主任和中央臺臺長,請了文化部部長王蒙、原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吃飯,想把鄧婕、陳曉旭、歐陽奮強、沈琳、張莉、東方聞櫻和自己的戶口留下來,就這么幾個戶口指標,在那時候動用這么大的社會關系,但最后只給了兩個名額。
而且,一群十八九歲的女孩,有的還沒有談過戀愛,有的情竇初開,對待感情很單純、簡單,雖然個個都很漂亮,但不會像現今時代的某些女郎一樣,懂得利用自己的美麗去把自己最大利益化,因而,她們的婚姻也并未因“紅樓”而發生“奇跡般的轉折”,用田炳信的話來說,就是“都是一幫漂亮的傻子”。

然而,袁玫卻認為,不管到哪,只要有人說這女孩挺好看,就高興了,什么都不需要了:
一個長得不錯的女孩過著一個正常的中國人的日子,有的連這個都沒達到,還過著艱難的日子。所以不同的年代對美的認識不一樣,認識不一樣,美的經濟價值就不一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196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