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喪事穿孝服要穿什么(穿白色的鞋子就能作為喪服)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18)

實際生活中,遇到喪事,有的家庭圖省事,直接購買白色的運動鞋作為喪服“孝鞋”。操作上可以理解,但在禮儀上是很不嚴肅的。我們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供大家參酌。
1、任何禮儀都應當與時俱進,符合當時的生活實際,不違背當時的生活規制,所以,禮儀上聯系具體生活實際做一些發揮、發展、演義、演進是必要的
嚴格按喪禮的規范文本《儀禮》《禮記》的規定,孝鞋是喪服全套的組成部分。喪服全套包括帽子、帽兩邊下垂纓穗、頭帶、喪服上衣、腰帶、喪服下裳、鞋子、杖等。現實生活中簡化為孝帽、孝袍、孝鞋、哭喪棒等。
按《儀禮》的要求,喪服一等“斬衰”二等“齊衰”的孝子孝孫及同堂人員,喪服孝鞋是菅草、藨草、蒯草做的。喪服三等 “大功”四等“小功”的同族人員,喪服孝鞋是麻(黃麻、苘麻等)和布(麻布、葛布等)做的。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隋唐之后棉質品的出現和近現代以來化纖制品的廣泛使用,喪服的材質、做工和款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現實生活中的喪服,普遍使用化纖制品和棉質品。
實際生活中,孝鞋的使用情況較為復雜。有主家自己組織人手直接手工制作的;有直接在穿鞋上蒙上一層白布充當孝鞋的;有直接購買制成品專用孝鞋的;有直接購買白色運動鞋等作為孝鞋的;等等。各地傳承不同,各人認識不同,操作上都有差異。

2、禮的內在核心是規矩,禮的外在表現是位分,禮的目標狀態是和諧和秩序,以服飾標識身份是禮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手段,所以,喪服“孝鞋”必須有特定標識,不能用白色鞋子替代
中華民族是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作為禮儀的規范典籍文本,《儀禮》商周時期就有,一直到晚清四千多年,也一直是各種禮儀操作的規范依據。解讀《儀禮》的《禮記》,自隋唐開始,一直是辦學和科舉考試的指定教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君賢、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等等,都是《禮記》的內容。這些主流意識形態倡導和推介的做人的基本的德行與操守,至少統治者中國兩千多年,現在依然還有重要影響。
在所有禮儀當中,喪禮是最苛刻和復雜的。其一,喪禮的規定是最嚴格的,不管在家庭層面還是在政府層面,違制和越禮都是要受到嚴厲懲處的。其二,喪禮的規定十分細致具體,整個宗法制度運行層面的規矩規范,喪禮中都有。包括“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五服”“九族”等,都源于喪禮的設定內容。
喪服是什么?是標識,是參與喪事的當事人的特定服飾,是喪事活動的特定標識。孝鞋是喪服全套的組成部分,應當是有規定和規矩的,用白色的運動鞋或其他白色鞋子充當孝鞋的,肯定是不嚴肅的,也是不講究的,是不符合禮的一般要求的。
遇到天寒地凍,保暖也很重要,為了嚴守禮儀把腳凍壞也是不值得的和不提倡的。一定要用白色運動鞋做孝鞋的,可以在鞋面蒙上一塊白色孝布,喪事過后將孝布扯下來就行了。這樣顯得慎重、莊重和孝道。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