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最美鄉村教育實踐基地(信陽市第三小學)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28)
鄉土是家鄉的源,是自然的脈,是文化的根。鄉土課程是家鄉的韻味,是連接學生與家園之間的一道橋梁,信陽市第三小學開展黃色鄉土課程,就是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讓兒童回歸自然的環境,讓學生們以全新的視野看待自己的家鄉。

群山綿綿,
水流潺潺,
幾戶人家,
數棵銀杏,
構成了一幅美麗和諧的畫卷。

“走進大別山,流連在新縣,記住鄉愁留住夢,美在九鎮十八灣……”八百里大別山,橫亙在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這里既有北國江南的風光旖旎,也有江南北國的豫風楚韻,伴隨著美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大別山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走近散落在大別山那些依山傍水的村落,一幅幅現代版“九鎮十八灣?富春山居圖”徐徐展開……




HELLO,winter

迎著清晨和煦的暖陽,信陽市第三小學五(2)中隊走進銀杏小鎮——楊高山村,開展了“走進美麗村落,感受鄉土鄉情”的主題研學活動。


楊高山村位于新縣千斤鄉的東南部,距新縣縣城33公里,村內革命志士眾多,是千斤鄉紅色革命的發源地。“中原銀杏數千斤,高山王洼最有名。”楊高山村生態風景區,有著“中原銀杏第一村”的美名,村子里有著2400多株的古銀杏,其中百年以上古銀杏樹310棵,千年以上古銀杏樹66棵。



山水田園里,銀杏落晚秋。時值深秋,一把把小扇子染上了滿滿的金色,把這個村落變成了金黃色的童話世界。楊高山村名牌坊前,有一潭清水,潭邊一棵樹齡五百年的銀杏,合著老屋紅墻黛瓦,背依山嵐,建構了一幅水墨丹青。

山水,炊煙,銀杏,人家。這是山村最樸實無華的狀態,草色煙波里,滿村的銀杏在深秋的眼眸里飄落得不露聲色。走進銀杏林,金黃的葉子把銀杏樹裝點得一身高貴,大大小小的銀杏葉揮動著她的無數個“小手”;風吹樹梢,葉子落得更加歡實了,有的像扇子輕輕搖晃,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落在地上,綿軟無比,給大地也染上一層金黃。






山中村落藏幽靜,銀杏落葉遍地黃。本真娃們走出課堂,到鄉村田野間呼吸清新的空氣,輕嗅泥土的芬芳;了解鄉村歷史的厚重,感受鄉土鄉情的濃郁。努力吧本真娃,家鄉的藍圖已經展開,家鄉的建設必定有你的參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444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