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農村殘疾修鞋哥(四川殘疾修鞋哥)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11)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攝影 楊濤
3月5日上午,王先生來到成都市青羊區草堂北路附近一家皮具美容店內,一口氣取走了自己拿來美容的6雙皮鞋。“我都是老顧客了,他們做得好。”王先生說。
這家皮鞋美容店的店主名叫曾廣輝,是一名殘疾人,從2005年開張,店鋪開了已經13年了。肢體殘疾并未讓他失去生活的信心,反而成為他奮斗的理由。現在,店鋪每月營業額過萬不成問題。
除了讓自己生活更好,曾廣輝還不忘幫助其他殘疾人,經過多年發展,曾廣輝已經擁有40多家修鞋連鎖店,其中大部分由他的學徒獨立開設。此外,他還成立了愛心公益助殘組織。曾廣輝稱,十多年來,自己先后幫助了約千名殘疾人從事皮具美容崗位培訓,為大約300多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

小兒麻痹癥致右腿殘疾
少年學習修鞋手藝
曾廣輝幼時因小兒麻痹癥造成右腿殘疾,行動不便。小學上到5年級,他便輟學跟父母在家做農活。“小時候經常被其他人笑話,還有人學我走路,說一個瘸子能做什么。”曾廣輝說,那時的自己非常自卑,自己和母親常常偷偷掉眼淚。
15歲時,母親覺得應該讓孩子學個手藝。那時,農村常見的修鞋匠,時不時背著背簍走家串戶。有一天,一位修鞋匠來到他家補膠鞋,曾廣輝的母親就拜托師傅,收小兒子為徒,讓他學門手藝。師傅向鄰里四處打聽后,曾廣輝提了只雞、打了點酒,拜師學藝,開始與“鞋”結緣。
曾廣輝回憶,那時候,他每天拄著木棍和師傅一起在鄉里跑來跑去,給師傅打下手,學了一年,就開始自己到場鎮上擺攤了。最開始是在樂山研經場鎮上擺攤,從家里到場鎮有十幾里土路,早上5點,他就要開始趕路,普通人1小時能走完的路,他大約要走3小時。
場鎮上補鞋的日子過了兩年,曾廣輝琢磨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得出去見見世面。

異鄉奮斗十年后回成都開皮鞋美容店
一邊創業一邊幫助殘疾人
去哪里?出去做什么?對于那時的曾廣輝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考慮到自身情況,最終,他決定前往姑姑嫁去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安頓好后,他找了一處“口岸”,開始了內蒙古的打拼。這處空地上,聚集了許多手藝人,修自行車的、修傘的、開鎖配鑰匙的。因為善于與人聊天,為人處事好,曾廣輝與其他人的關系都不錯。
在內蒙古待了10多年,曾廣輝憑著雙手和頭腦,修鞋的手藝也進步了,還跟著一起擺攤的伙伴們學會了修自行車、修傘、配鑰匙等技能。
2000年春天,曾廣輝聽說西部大開發,他帶著妻子和兒子,用7個麻布口袋打包了謀生的家當,一家三口坐上了南歸的火車。擺了一陣地攤后,他在燃燈寺附近租下了一間十多平米的小門面,隔成兩層,平時就住在閣樓上,樓下便作為鋪面。
創業之初,除了修鞋的主業,曾廣輝還幫人清理下水道、配鑰匙、修自行車……從前在內蒙古看來學來的技能,他通通派上了用場。
“我就是要爭口氣,不讓別人瞧不起。”他說。2003年,曾廣輝又在燃燈寺附近租了一間小鋪,開始創設自己的品牌,專門做皮鞋美容。曾廣輝說,最開始招殘疾人學徒,一是店里確實需要人手,二也是自己得到了很多幫助,也想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教他們一項手藝,重拾生活的信心。
為大約300名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
打算再開小工藝品加工點
到目前為止,曾廣輝的修鞋連鎖店,大大小小的鋪面,已經有40多家,業務范圍也從皮鞋過度到皮具護理,其中大部分店都由學徒獨立開設。成名后,他還成立了愛心公益助殘組織。曾廣輝稱,十多年來,自己先后幫助了約千名殘疾人從事皮具美容崗位培訓,為大約300多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
“學會之后,他們有條件的就回去開店,沒有條件的就去找店鋪幫工。”曾廣輝說,自己也是殘疾人,能夠理解他們的難處,也希望能夠盡量幫助到他們。
曾廣輝今年50歲,他依然在思索著如何將日子過得更好。他正考慮著要在皮具店內,開設一個小型的皮制小工藝品加工點,將業務范圍擴大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曾老板人好,我們在這里吃住都靠他。”店鋪里,左腿殘疾的云南臨滄人曾先生說,一次偶然,他在電視上看到了曾廣輝幫助殘疾人就業的事情,從云南坐車輾轉來到成都,找到曾廣輝學習修鞋,現在,他打算留在成都,跟著曾廣輝做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58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