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kk法式極簡風白貝耳環 小Z老師聊首飾面飾美物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34)
每天出門前你會?
洗臉洗頭?
搭配服飾?
各種化妝打扮?
......
基本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各位小主每天用到上面這些吧
然后你的臉將經過

但,在以前,出門前會這樣裝扮面容


其實,除了化妝,我們面部還有很多裝飾方式
比如說
額部裝飾
流行于新石器時期,或用繩帶,或將獸骨、玉石打磨穿串,套于頭部約束頭發的一類額頭裝飾品

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

早期為北方少數民族避寒之物
唐宋時材料顏色樣式豐富
明代盛行于男女婦幼間
清代流行且款式工藝考究











花鈿,也稱花子、媚子,施于眉心。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形狀多樣。常見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或以金、銀制成花型。

魏晉南北朝時受佛教影響使用普遍
唐至五代盛行樣式多樣制作精美
南宋儒家思想致妝容簡化日漸失色
元代推崇“理學”花鈿漸漸隱去











臉部裝飾
原指古代婦女面部的妝飾物。現可指用于面部裝飾的一切飾物

妝靨,也稱面靨。即嘴兩邊的小紅點兒,即為“人工酒窩”。

流行于唐宋時期
是古代婦女施于兩側酒窩處的一種妝飾
多在頰邊畫二新月樣子或錢樣
或在嘴角酒窩間加二小點胭脂
或用金箔花形或翠羽貼在兩頰,也稱"靨鈿"
平民一般用金箔片、螺鈿殼、花草、榆錢等





據說面靨早期為月事來潮,拒絕“御幸“之妝容標志

斜紅,即在眼旁兩側太陽穴處各畫一條豎起的紅色新月形彎線。

三國時期流行起來的一種遮瑕妝容




眉飾,戰國出現畫眉之習,后經發展延續至今。當代眉部裝飾還包括了眉釘、眉環等。

中國古代其他眉的形式還有:云紋眉、蝶翅眉、鴛鴦眉、環眉、五岳眉、垂珠眉、卻月眉、涵煙眉、拂云眉......





鼻飾,距今發展已有千年歷史,南亞婦女的一種獨特的傳統裝飾,常見鼻環、鼻釘等形式。









唇飾,除涂唇妝外,如今常見唇釘、唇環類用于裝飾唇部的飾品。





其他裝飾
當代面部裝飾類別豐富,例如面具、面紗、眼鏡類等。










小Z老師和你說......
這些面飾發展至今仍被保留可謂是各有千秋
有傳統
有創新
有大眾
有個性
那么
我只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珠寶圈子里的你
打開腦洞 揚長避短 獨具匠心 創出特色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