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每天更新潮鞋穿搭 千年穿搭記錄之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4)
在2013年的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里,有一句火遍網絡的經典臺詞:“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
雖然這只是一句曲解成語的調侃,但仔細想想,它倒也不失道理:現代人一旦失去鞋子,那可真是寸步難行!
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穿鞋早就成了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大家有沒有好奇過:以前的鞋子是什么樣的?最早的鞋子又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緊實親膚“獸皮鞋”

裹足皮
古老的先人們,為了保護雙腳不受傷害,往往就地取材,利用身邊的獸皮、草木等天然材料來保護雙足。
他們用鋒利的石器把捕獲來的野獸皮肉分離,再用石器把獸皮切割成數塊大小合適的毛皮和一些窄皮條,然后用皮條將整塊切割合適的獸皮包扎在腳上。
這種方法,被后人稱作“裹足皮”。
清涼“草編鞋”

古埃及草編鞋
除了毛皮外,生活在炎熱地區的先人們,也會選擇利用草木制鞋。
圖片里這雙做工精細的草編鞋,是在埃及十八王朝的貴族由亞和他的妻子圖玉的墓葬中被發現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當時在古埃及,這種鞋可不是人人都能穿的。只有法老王、皇宮中的妃子、神職人員和貴族才被允許穿鞋。
等級森嚴“身份鞋”

舄
不止古埃及,我們國家的人同樣把鞋子作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
早在商周時期,國家就設置了一個專門負責給天子制鞋的官職,叫做“屨[jù]人”。并且只有天子才能穿雙層底的舄[xì]鞋。

絲履 毛履
不光天子的鞋子有講究,貴族和普通百姓穿的鞋子也分三六九等。
貴族才能穿用絲綢制作的鞋履,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穿用麻布、葛布和毛皮做的履。
持久耐磨“厚底鞋”

兵馬俑跪射手的鞋底
單層底的鞋子很容易磨損,那古時的人們是怎么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想出了通過增加鞋底針腳密度的方法來減少磨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納鞋底”。
圖片中是兵馬俑里名叫“跪射手”的士兵的鞋底,可以看到它的鞋底上有著十分明顯的納鞋痕跡。
國王專屬“高跟鞋”

穿著紅底高跟鞋的路易十四
隨著制鞋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鞋子的要求不再僅僅滿足于舒適,而開始追求鞋子的格調。于是,在現代時尚中最具代表性的鞋子——高跟鞋由此誕生。
而歷史上最有名的高跟鞋愛好者,當屬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身材短小,為了增加國王的威儀,他熱衷于穿高跟鞋。不光如此,他還命人將鞋跟漆成紅色,這也是現代紅底鞋的雛形。
休閑大眾“膠底鞋”

現代運動鞋底的發明者——比爾·鮑威曼
伴隨著現代工業出現后,制鞋的材料出現了巨大的改變。其中,一種新合成的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鞋子的制作,它就是橡膠。
不過,最早的橡膠鞋,鞋底是完全平滑的。改變這一現象的,是美國俄勒岡大學的一名名叫比爾·鮑威曼的田徑教練。
他從烘烤蛋奶餅的鐵模里受到了啟發,制作出了最早的花紋鞋底。
早期人類穿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腳部、御寒防凍。然而走著走著,人類走出了足下的千年變遷。
鞋子的變化,承載著人類科技、歷史、社會、文化的無數符號與變遷。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解碼科技史
《千年鞋履》
監制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483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