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6)
追熱門產品開實體店的風險真的蠻大的,喝到頭口水的賺得盆滿缽滿,后面跟風進去的大多沒那么滋潤了,外人看起來你在這個行業里,也算是參與了熱門,實際付出與收益比其實并沒有那么可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韓國化妝品實體店開店?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韓國化妝品實體店開店
追熱門產品開實體店的風險真的蠻大的,喝到頭口水的賺得盆滿缽滿,后面跟風進去的大多沒那么滋潤了,外人看起來你在這個行業里,也算是參與了熱門,實際付出與收益比其實并沒有那么可觀。
2013年左右,韓國品牌的護膚品風潮開始刮起來了。最先開始的是一些廉價的低端品牌,比如愛麗小屋,悅詩風吟,自然樂園等,然后之后的一年有人認為看到了商機,沒有加盟的選擇加盟,已經加盟的擴大門店,一家門面的改成兩家。
那時在愛麗小屋干過兼職,社長韓國人,也是在那個時候,她在間隔步行5分鐘的另一條街上開了一家自然樂園。說實話,我認為這兩家店都是靠中國游客撐著的。中國人確實能買,要是再搞個滿多少減多少的活動,人能使勁給你湊,加上搭配售賣,店里能賣的和不能賣的都能賣出去。還有泰國人也很能買,泰國人來一般是旅行團,也是朋友幫朋友帶的,整理成一份list,還帶圖片的,直接讓你拿,這個10個,那個20個的。一團人來了能把店里熱門產品掃蕩一遍,最后以告訴他們「沒米沒米」結束。(注:沒米,沒貨了的意思)
相比之下,韓國人的購買力度那簡直是比相差十萬八千里還要十萬八千里。由于這些品牌走的是低端路線,韓國有錢人也不會來買,來的基本是高中生,初中生。一群人試用半天,可能就買了一個5000韓幣(人民幣30)的眼影。蹭妝的也不少,拿試用化完一整個妝然后走了……
但是好景不長,這一陣風火了沒多久。首先是韓國品牌相互之間的競爭開始,這個和中國人對韓國品牌的認知度有很大的關系,初期對韓國品牌不了解,從價格有優勢的低端產品入手,但是幾年后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很少有在用這些牌子了,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端的,比如雪花秀,后等。再后來即使最高端的韓國品牌也無法滿足中國人了,這陣風繼而刮向了日本,然后歐美。這過程很像中國人打開國門,然后一步步走向世界……
這股熱門風離開韓國品牌之后他們的處境是怎么樣的呢?其實真正的轉折點我認為是在薩德事件,也就是在大量實體店擴大規模后不久。那時突然整個韓國似乎都沒啥中國游客了,各個化妝品店裁員首先從兼職的中國職員開始,因為沒有中國人來,中國職員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不過中國游客變心了之后,還有中國代購。你要知道很多店鋪其實不太愿意做代購的生意,一個原因是代購要的折扣太低,店里利潤太少;另一個原因是總部不允許。有些品牌的總部制訂了嚴格的要求,經常會有排查,比如正常消費者買東西都是這個買一點,那個買一點,不會在一家店里只買某幾樣東西,然后數量驚人。所以他們的結算系統中是不允許出現這樣一件商品在同一時間大量出貨的交易的。
總部維護的只是整體品牌形象,不在乎加盟商的利潤,但是加盟商要賺錢要生活啊。游客走了,只能抓住代購,以前一般店里正常的折扣7折?退稅,量大可議。能議到5折的已經很不錯了,后來3折4折都感覺高了。有些店鋪地段也不算很差,如果沒有代購來訂貨,純靠散客,一天的營業額才人民幣三四千。當時聽了感覺這也太難了吧。
總部不讓賣代購,加盟商自然有自己的辦法,比如幾百片面膜,我沒辦法一次性結算,我就花一天的時間,分時間段結算,讓系統感覺我這是分了好幾批客人在賣的。
但其實現階段與價格已經沒太多關系了,實體店即使使勁想拉住代購也沒太大作用,因為中國顧客的心已經不在這些品牌上了,代購想幫你使勁,都沒處使。
說了那么多,就是想說,很多能賺錢的機會其實不是你抓得住和抓不住的問題。當然有人就是有這種判斷力,決策力和行動力,這種人活該他成功。但是更多的人是,風水輪流轉,這陣子剛好轉到這兒了,恰好我也在而已。不是跟風不行,但在這種變化極快的競爭關系中,前期的投入是否值得還是需要好好考量的。
再說一個國內的例子。杭州四季青的中星服裝市場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四季青有好幾幢樓,基本每一幢樓都有自己的風格,中星服裝市場在其中并不算有多大的名氣。轉折點大概就在2010年,突然網絡紅人這個概念出來了,中星的服裝風格比較適合年輕人,很多網紅來這里進貨。
檔口的老板爭先恐后地把自家的衣服推銷給網紅,希望能被她們選上,一旦選上了,不光網紅能走很大的量,跟網紅單的人的量更大。淘寶上看到的某某網紅同款,有些是仿的,有些是真的就是和網紅同一地方拿的貨。
于是中星那時成了四季青最熱門的市場,所有人一窩蜂地涌向了這里。有些檔口的老板已經在這里開店十多年了,不溫不火,能賺錢,可從未如此火爆,如今因為另外一個行業的興起帶動了老市場的繁榮。與此同時,檔口擁有者也笑開了花,以前檔口合同巴不得你簽個幾年,怕檔口被空置下來,現在一年一簽,盼著第二年繼續漲價,就在那幾年內,這里的租金翻了好幾倍。
后來,前期累積了老客戶的檔口老板很多搬出去了,因為租金實在太高,新進來的檔口老板呢沒辦法,沒有前期的客源,得靠市場引流,不得不承受著高租金。錢是能賺了,只是沒那么如魚得水,每天忙活的收益中大部分給了租金。當然,現在的模式又有了變化,大的網紅不愿意被人跟款,很多和廠家直接合作,直接跳過了檔口。檔口老板的生意又被挖走了一些……
所以還是那句話,吃不到頭口水的生意如果前期需要的投入太大還是要謹慎考慮。目前日本的珍珠奶茶店的話題,很多人在討論,是生意就有周期,肯定不會一直火下去,幾翻炒結束之后就是走下坡的開始。但是也不是說現在開的店以后都會不行,總會有一些領頭的一直會做下去,而大部分只是參與過了的過客。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865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