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內蒙烏海美食特產(你只知道內蒙古烏海的美麗風景)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7)
內蒙古大家應該都知道,當然也有很多人去過,只要去過內蒙的人都還會想要去第二次,第三次,那么你知不知道內蒙除了美麗的風景以外,還有特別多的特色美食,接下來
1、內蒙古肴驢肉
東營市的廣饒縣有一遠近聞名的名吃--肴驢肉。廣饒肴驢肉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樂安關帝廟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賀。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驢肉受人青睞,被推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廣饒肴驢肉經縣城十一村的武舉崔萬慶舉薦至兵部差務府并受稱道。自此,肴驢肉奉詔納人京城宮廷御膳房,一直延續多年。

2、蒙古餡餅
內蒙古特產—蒙古餡餅,是內蒙古的傳統小吃。距今有著悠久的歷史。蒙古餡餅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遼寧阜新地區后創制的。最初的蒙古餡餅以當地的特產蕎麥面為皮,牛羊肉為餡,用干烙水煎的方法制成。成品皮薄透亮,金黃油亮,鮮香可口。特產文化:蒙古族餡餅是一種風味面食,據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當地特產的蕎麥面制皮,牛羊豬肉為餡,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

3、油鍋牛三寶
油鍋牛三寶烏海市特色美食油鍋牛三寶,在清燉牛尾的基礎上,加上發制并切好的牛蹄筋片,發制改刀成菊花形的牛鞭,再加入發制好的香菇或口蘑等輔料,調上味,點燃酒精鍋蓋上蓋上席,由服務人員起蓋。客人食之有補氣壯陽、提神祛寒、美容潤膚的功效。

4、清湯牛尾
清湯牛尾內蒙古傳統風味名菜。以內蒙古草原鮮牛尾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腿、魚肚、海參、口蘑等煽制而成。此湯萊是解放前由已故特一級廚師吳明在綏遠省省政府事廚時所創。口味咸解,清澈見底,營養豐富。

5、羊肉粥
蒙古族及牧業民族的肉粥分兩種,有肉湯粥和肉丁粥。肉湯粥一般是食用手把肉后。用煮肉湯加大米熬。正宗的肉粥味美無比。

6、金刀拷羊背
這道菜也是蒙古族人在非常隆重喜慶的場合才會制作的一道美食,按照蒙古族師傅的話來說,一頭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也是一道龐然大菜。

7、內蒙金餃駝掌
駝掌煮熟切片,整齊裝碗,添雞湯下調料蒸軟,將駝掌翻扣在盤中澆汁;用雞蛋吊皮包蝦肉餡成餃子型,掛面包渣糊炸成金黃色,圍擺駝掌周圍,澆汁即好。

8、香草烤雞腿
連胸雞腿2個,小西紅柿5個,迷迭香4枚,百里香2枝,香葉2片,蒜頭2瓣,橄欖油4大匙,鹽、胡椒適量 制作方法: 1.雞肉加2小匙鹽擦勻,撒上適量胡椒,蒜頭切成片; 2.雞腿放在烤盤上,加入蒜片、迷迭香、百里香、香葉,澆上橄欖油,放置20分鐘以上以腌味; 3.再放上西紅柿,然后放入200℃烤箱中,烤30分鐘,途中將湯汁澆在雞腿上,重復兩次即可。

9、乳汁軟炸口蘑
內蒙古風味名菜。以內蒙古特產口蘑經掛糊炸制而成。干口蘑用水泡發,去蒂、洗凈后切成長條,放碗內用精鹽、味素、料灑、姜汁腌漬后,瀝盡水份。雞蛋清打成泡沫狀,加淀粉、面粉調成蛋泡糊。勺內添熟豬油燒至4成熟,將口蘑條裹勻蛋泡糊。逐條下入油鍋內,炸成杏黃色撈出裝盤。另起勺添底油,加入鮮湯、蔥、姜、蒜米、味素、精鹽、淀粉等燒熱.隨即放入奶油炒熟,置小碗內,與炸好的口蘑一同上桌.由顧客自己蘸食。此菜乳汁濃白,口磨杏黃,外松里嫩。

10、蒙古羊肉腸
宰羊剖腹后,把羊肥腸取出。羊肥腸粗而且有不少脂肪。用水把腸子沖洗干凈,然后從羊腹腔靠脊骨兩側,用刀割下兩條脆嫩的里脊肉,再割下脖子上的肉,摻進蔥、蒜、姜粉、花椒面、食鹽面,剁成肉餡,剁好后撒上一些炒面,裝填進肥腸里。裝時把腸子一頭扎住,裝好后有脂肪的一面就隨肉餡翻到里面,原來是里面的就翻到了外面,用清水再次沖洗后下鍋煮。煮熟后撈出,切成約三寸長的段,盛盤上桌。在搗好的蒜泥里加上醋,用手拿腸蘸著吃,味道十分鮮美。

看完以后有沒有特別想吃的呀?你們喜歡吃哪個城市的特色沒事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留言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