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走進紅色美麗村莊 湖北(走進紅色美麗村莊)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3)
新華網延安6月9日電(記者孫冰潔)“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朗朗上口的歌詞、耳熟能詳的旋律,讓這首經典民歌《南泥灣》家喻戶曉,也讓南泥灣故事被代代傳唱。
時令剛過芒種,新插的秧苗在水田里泛著青色的光,不遠處的山林綠意盎然,儼然一派“江南風光”。從當年荊棘遍布、荒無人煙到如今牛羊滿川、稻浪起伏,這片紅色的土地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完成蛻變,如今又在冉冉歲月中再煥新顏。

南泥灣稻田(新華網孫冰潔 攝)
坐在自家修葺一新、干凈整潔的磚窯里,望著門前的良田、茂林、花海,年逾古稀的村民侯秀珍忍不住感嘆:“我們南泥灣當真是一點點在變好啊。”1958年和父母逃荒至南泥灣的侯秀珍,一镢頭一镢頭地走過了南泥灣發展的軌跡,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山鄉巨變”。
從當年初到南泥灣時的塵土飛揚、土路難行,到如今綠水青山在望,孩子上學有保障、老人養老不用愁,侯秀珍認為這座紅色美麗村莊始終不變的是“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的奮斗基因——“南泥灣的今天是靠一代代人干出來的。”

侯秀珍收藏的兩把老镢頭(新華網孫冰潔 攝)
立在侯秀珍家中墻角的镢頭,精準地詮釋了南泥灣精神的內涵。這把公公劉寶齋當年開荒時用過的老镢頭,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70多年前的那段艱苦歲月。抗戰一段時期,由于敵人封鎖,邊區糧食和生活用品匱乏。八路軍、新四軍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沒有鞋襪,沒有被蓋。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困難真是大極了”!為突破封鎖,1941年,在“一把鋤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的口號聲中,八路軍120師第359旅在旅長王震的帶領下駐防南泥灣,一邊扛槍練兵,一邊揮鋤墾荒。
劉寶齋和戰友們初到南泥灣時,這里還是“荒山臭水黑泥潭”,他們自己動手搭草棚、挖窯洞,自制鋤鏟,日夜開荒。經過短短三年時間,戰士們就將“爛泥灣”變成了“陜北好江南”,還辦起了肥皂廠、鐵匠鋪、小手工作坊,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揚起“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的旗幟,鋪就了南泥灣精神的底色。

南泥灣黨徽廣場(新華網孫冰潔 攝)
新中國成立后,劉寶齋放棄返城工作的機會,主動選擇留在南泥灣,繼續守護這片土地,講述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精神。1982年,艱苦奮斗了一輩子的劉寶齋,終于告別了土窯洞,住進了磚窯。僅僅過了兩年,老人去世。臨終前,他將講述南泥灣故事、傳承紅色精神的接力棒交給了兒媳侯秀珍。
彼時,南泥灣百姓的日子雖較從前有了很大改變,但卻陷入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怪圈”。1999年,國家開始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侯秀珍和南泥灣的黨員干部帶頭響應國家政策,扛起鐵锨和镢頭上山種樹。“要把樹補回來,不能再破壞咱們的生態了。”
靠著如當年父輩墾荒時的干勁,侯秀珍自家十多畝山地全部退耕。南泥灣的生態環境也有了明顯的改善,最直接的變化是“山上的洪水不下來了,山青了、水清了。”經過20多年的堅守,如今南泥灣植被覆蓋率已經達到87%以上。侯秀珍告訴記者,過去環境不好時,栽下的荷花只見荷葉不見花。令侯秀珍驚喜的是,如今不出南泥灣,就能在夏日看到荷塘的一池荷花。

傍晚,游客在稻田游覽。(新華網孫冰潔 攝)
綠水青山正變成“金山銀山”。近年來,在傳承紅色文化的基礎上,依托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南泥灣開始發展旅游業。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齊聚于此,除了到紅色地標打卡,還可以到稻田、荷塘感受自然之美。過去一年,南泥灣吸引了超過百萬人次的游客。“荷花繁盛的季節,車多得排隊,我的小三輪車都擠不進去。”侯秀珍說。
曾經一心想往外走的年輕人也開始逐漸回流,如今在南泥灣鎮上經營一家菜店的高偉就是其中一員。2014年大學畢業時,高偉聽說家鄉南泥灣正在進行新一輪開發,沒有過多猶豫就毅然選擇回鄉創業,和父母一起經營菜場,通過引入電子支付等方式,如今菜店年收入能達到20萬元左右,高偉也成了遠近有名的致富大戶。在他的影響下,回鄉創業正成為南泥灣青年的一種新趨勢。
南泥灣歷經滄桑巨變,對侯秀珍而言,始終不變的是堅守初心,就是劉寶齋當年一直掛在嘴邊并付諸一生的三個“守住”:守住紅色資源,守住人民幸福,守住革命傳統。

侯秀珍給參觀者講述南泥灣墾荒故事(新華網孫冰潔 攝)
侯秀珍心心念念的“劉寶齋紅色家風館”經過籌備于今年3月7日正式開館,館內主要陳設著第359旅九團九連副連長劉寶齋及戰友們當年生產生活的歷史照片以及當時戰士們使用過的物件。每天在這里接待游客,義務講解南泥灣故事,傳承南泥灣精神,就是侯秀珍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最多的時候,她一天能講六七次;最少一天也要講兩三次。講了三十多年,侯秀珍坦言還沒有講夠。每次女兒女婿勸她搬到城里養老,她都會說:“我走了,誰來講述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呢?”
如今,專門前來聽侯秀珍講故事的人越來越多,只要有人前來,侯秀珍總是熱情接待,直至人們滿意而去。“只要我還有氣力,就要把南泥灣的故事講下去。希望南泥灣越來越好,也希望來的人能受到鼓舞,把南泥灣精神帶到各行各業。”她說。
借助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的契機,南泥灣正開始新一輪的蝶變升級:建強紅色美麗村莊黨組織、深化紅色教育、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高基層治理能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山更青、水更綠、村民生活更富足。”這是侯秀珍期待的美麗村莊,也是南泥灣不遠的明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117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