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在店里學習美發(我去學美容美發了)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3)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青年橫財發展會”(ID:xrich666),作者Sho
在家干躺這么久,想念Tony老師了嗎?反正我是想了。
2020,不僅創下了我歷史不洗頭最高紀錄,還阻止了我一切凹造型的可能。別笑話我,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你們肯定和我一樣一樣的。
就連微博熱搜也出了個“如果理發店再不開門”系列,網友紛紛表示:全國男生即將進入流星花園狀態,女生將要開啟超級女聲模式,再不理發,葬愛家族非主流時代即將重啟。


我給 Tony 算了一卦,只要非常時期過去,Tony 所在的美發行業就會大賺一筆。
為什么?摸摸自己的良心,你會頂著充斥泥土芬芳的一頭臟發去上班嗎?你會留著滿臉的死皮粉刺痘痘給老板看嗎?
我猜不會。發型是留給都市男女們的最后一絲尊嚴,而 Tony 老師能挽救你重新做回都市人。
下面,咱就來聊聊 Tony 老師的前世今生。
別看這會兒光鮮亮麗,你可知道放在過去,Tony 老師們可是聞名世界的放血師 剝皮手 劊子手。
中世紀的歐洲,因醫療水平有限,通過放血釋放身體多余體液的“放血療法”成為當時流行的醫學手段。

在世人眼中,鮮血乃不祥之物,染指鮮血往往有損尊嚴。且部分國家有法律規定,醫師從事外科矯正手術需100%成功,如遇失敗,要接受患者親戚朋友的處置。
醫師們想方設法逃避責任,便找來同樣擅長刀子的理發師來承擔所有手術。
宗教權力凌駕于政治之上,教會對外科醫學的不重視導致手術質量良莠不齊。在158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更是為理發師正名,承認他們是正式外科醫生。底層平民憑著一把手術刀實現了階級跨越。

這樣的狀況持續到了1745年,喬治二世整治議會,發現不入流的理發師也身居高位,于是下令成立皇家外科醫學院。自此,理發師、醫生各分家,而放血術的產物紅藍白條紋也發展成了理發師的職業象征。

依靠放血一炮走紅的理發師在解剖上更是得心應手。在當時,貪官犯事往往要接受剝皮刑罰,而擔任行刑人一職的就是理發師,手起刀落之間,一張人皮已經活生生被剝下。

然而這活剝人皮還不算最可怕的,理發師陶德(Sweeney Todd)聽說過嗎?
相傳在十八世紀的倫敦,理發師Sweeney Todd曾先后殺害 160 多人,行兇過程就是在剃胡子中完成的。受害者的肉會被剔除下來送往肉餅店賣給倫敦人,剩下的骨骼則被擱置在教堂墓室之中。
1802年,東窗事發,Sweeney Todd最終被判處絞刑。

后來,隨著西方醫學的發展以及理發師職業的正規化,Tony 老師才開始從放血剝皮的事業中解放出來。
事物的發展過程總是曲折的,托尼的重生之路并沒有想象中一帆風順。在中國,強制消費、辦卡跑路、虛假宣傳等理發行業相關負面新聞鋪天蓋地,一門好手藝生生被打成了爛牌。
具體爛到了哪種地步,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報告顯示,預計到2022年,中國美容美發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而這樣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在業內鮮有企業能夠企及。
數據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前景看著是一片光明,可深挖資本市場,超過34萬家美容美發企業里竟沒有出現一家上市公司。
不僅如此,據統計,近5年來,12315受理美發行業糾紛共計3013件,投訴案件正逐年攀升。
要問為什么,這就不得不提主角 Tony 老師了。

人世間最長的路就是 Tony 的套路。
想必每個人都經歷過被 Tony 圍堵開卡的第一次,那場面堪比古代青樓現場。小甜嘴兒一口一個美女帥哥的叫著,各種水果花雕恭敬地備著,還時不時遞個曖昧的小眼神,當你拿出信用卡輸完密碼的那一刻,回頭發現 Tony 們早已不見蹤影。看,這場博弈還沒開始你就輸了。
開卡還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的滲透招式能寫成一本《套路秘籍》。

大道至簡,Tony 們巧妙利用了互聯網運營真理,滲透方式分三步曲:拉新、促活和留存。
第一階段:拉新。這就好比找女朋友,女生千千萬,但總有一個認識途徑適合你,自己偶遇、朋友介紹、進入新圈子,而這樣的套路同樣適合 Tony。

帶熟人進店消費即可享受一人免單,這叫老帶新;阿明在這兒剪完頭,被隔壁阿紫碰見,連夸剪的不錯,還打聽在哪兒剪的,這叫口碑傳播;剪完 Tony 說你又變美變帥氣了呢,要不自拍發個朋友圈吧,這叫利用社會化媒體分享拉新;跟旁邊餐廳搞異業合作,剪完頭憑消費流水去旁邊吃飯可打9折,同樣的,在隔壁吃飯滿200后去理發店也可享受7折優惠,這叫流量互換,換量互推。
第二階段:促活。結識到一個女生,不代表對方立刻能成為你的女朋友,接下來還得約她吃飯、看電影、微信聊騷,這樣才能創造條件為下一步發展作準備。Tony 也是深諳撩妹之精髓。

阿紫在做完精致的空氣劉海時,Tony 對著阿紫就是一頓猛夸,臨走還加了微信,“不會打理可以隨時線上請教我哦”,這叫組建產品與用戶關系鏈,提升用戶黏性;發微信給阿紫:“親,你都有兩個月沒來了,劉海應該很長了吧,過來我幫你再修一下唄”,這叫個性化PUSH;臨走時留下電話號碼,每次消費可兌換積分,累計200可免費享受一次洗剪吹,這叫用戶激勵。
第三階段:留存。女生好像對你有感覺,但感覺還不到位,怎么辦?花心思送禮物、提升個人外在形象和內在素養、花時間陪伴她,直到對方最后離不開你。擅長營銷學的 Tony 老師也洞察到了這一點。

原來的單純洗頭,現在上升到豪華套餐洗頭 按摩,這叫優化用戶體驗;同時推出按摩、美甲、整形等一系列適用顧客的服務,這叫不斷拓展用戶場景來滿足用戶核心需求外的長尾需求;阿明賬上充了 1 萬塊后,突然要出國,找 Tony 辦理退款,被他婉拒:”上次你帶過來的阿紫不是也要做頭發嘛,留給她用呀,放心,充值卡終生有效哦“,這叫增加用戶離開的門檻和成本。
套路千萬個,都比不上一顆真誠的心。找女朋友一樣,做理發也一樣。
故事的最后,女孩發現自己被PUA,于是果斷選擇離開。而 Tony 們在送舊人迎新人中度過了幾百個店慶,有時也會懷疑做頭發的意義到底在哪里。畢竟,活累、沒地位、工資還低。

據統計,中國理發師的平均月工資在3000~6000元之內浮動,10%~13.3%的月收入能達到萬元以上。
按照等級理發師可分為:學徒、發型師和店長。學徒平均工資2000元,想要進階到理發師,3年一小成5年一大成,期間還要任勞任怨。學成之后若能順利成為理發師,吸引顧客額外消費就能拿更高的提成,比如引導充值,提成可達到60%~70%。
這種畸形的經營導向模式使得很多發型師不再專注于理發,動起了歪腦筋。
著名的發際線男孩小吳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

此外,充錢就送女朋友也成為一些不良商家的套錢手段。姜先生先后在充值8萬塊后,只換來美發師的一個kiss。一氣之下,姜先生打通了12315的舉報電話。

劣幣驅逐良幣,如此惡性循環,美發行業的名聲看上去被 Tony 們毀于一旦。
但是無辜的 Tony 老師實則也是行業犧牲品。
美發行業門檻低造成了美發師良莠不齊。
即使是小學畢業輟學者,只要能在理發行業忍辱負重干上幾年,混個經理級別輕輕松松不是事兒。
據了解,國家早已制定了理發行業職業技能考核統一標準,但鮮有理發店按此標準執行。取而代之的是高級發型師、創意總監、技術總監、品牌總監等五花八門的自封頭銜。
在理發店,遍地是經理的”頭銜通脹“現象并不是個例。

美發行業的培訓市場混亂。
速成班、全科班、培訓班、進修班,錢只要給到位,一個月就能包出師。就拿國外進修舉例,即使只去了5天(飛2天,玩3天),該有的打卡一項不會落下:參觀當地頂尖級別美發店、同業內大佬合影,朋友圈只要發到位,回國時該漲價就會漲價。
然而熟悉的配方,熟悉的發型,理發師出了個邊境,原價588的套餐瞬間就能飚到988。

如此看來,Tony 也是充當了行業炮灰。
那別的國家也這樣嗎?我們不妨放眼鄰國看看。
以大洋彼岸日本為例,日本是亞洲市場潮流的發源地。戰后在引入西方美發技術后,經過數十年的摸索,日本整合出了一套適合亞洲人頭骨與發質的美發技術體系。

日本美發行業非常重視教育問題。美發教育一般學制為3年,入校第一年學習理論,第二年技能,第三年實習。
這三年看似輕松,實則每年都會設置淘汰率,只有第一學期考試合格才能繼續參加學習,以此類推,能堅持到最后實習的,需過關斬將才能成為行業中的幸存者。此外,日本美發學校大都為私立學校,日間部2年的學費就要將近300萬日元,約19萬元人民幣,學費貴得驚人。
除了重視教育,日本也有規范化的行業管理。
日本設立了專業的美發協會對理發師組織考核、比賽、觀摩、研討活動,在行業里有著絕對的權威性。這樣的認證一方面為人們選擇理發師提供了技術參考,另一方便也促進了行業良性競爭。
大家耳熟能詳的快剪,最早就是起源于日本。創立于1996年的 QB House 因其極簡主義理念,在亞洲火了一把。他們不做發型設計、不染發、不剃須,也不洗頭,一心專注一件事——剪發。
而店內的設備也是遵從”極簡“原理:例如洗發臺、吹風機、熱水設備、洗發水、指甲剪和修胡工具這種傳統設備一律丟掉,只留下了剪刀、鏡子和毛巾。每次10分鐘,每10分鐘約1000日元(63元人民幣)。這樣的經營理念不僅提高了理發店的翻臺率,還大大降低成本,解決了”客流量“問題。

2004年,QB House 上市,公司開始進軍臺灣、香港、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地區,極簡設計得到了商業驗證。一時間,回歸簡單、本真,嘗試做減法成為了眾多企業追捧的商業模式。
在中國因信息不透明,理發價格貨比三家往往是個世紀難題。然而到了日本,市場價格公開透明成為了理發行業一大特色。基于行業健康發展,日本專門設立了美容美發預約網”HOT PEPPER Beauty",為從業者提供公平競爭的平臺。
消費者在預約時,可提前勾選要做的發型、選用的藥膏、是否需要保養等信息,相關價格表也會一目了然呈現出來。到店消費時,理發師會按照預約項目依次進行,中途不會穿插任何推銷行為,其場面和諧到令人詫異。

以網站目前一番人気的發型為例,點擊進去,發型師信息、預約注意事項、適用人群等信息一覽無余。

再看一下價格,剪、染、保養、頭部水療一共算下來才9800日元,合617元人民幣。

大到上市公司、網站,小到個人,日本美發行業從來不缺狠角色。
一位人稱”短發之神“的理發師最近在ins上發起了剪發挑戰,挑戰內容為”相同發型看誰能用時最短“。

短發之神名叫伊輪宣幸,能得此封號也不是浪得虛名。
在2019年個人總業績中,他的成交額突破1億日元,年間接客超8500人,這樣的成績一度成為業界神話。
下面就來見識一下他是怎么化腐朽為神奇的。



綜合看來,日本把美發行業做的是有模有樣,不僅在管理上井然有序,Tony 們也憑著真才實學贏得海內外贊譽。
而中國 Tony 手握人口優勢這一手好牌,結果硬生生把王炸、對子一張張地拆開。
非常時期結束后美發行業的巨大商機, Tony老師們能不能抓住,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青年橫財發展會”(ID:xrich666),作者Sho。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13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