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4)
“媽媽,我知道為什么葉子到了秋天就變黃”
“媽媽,我知道天上為什么有時候下雨,有時候下雪,有時候又是下冰雹”
“媽媽,你還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訴你”
好家伙,小勛現在已經變得這么狂妄自大?看樣子,我以后得喊他大勛了,他再也不是那個整天用奶萌奶萌的聲音問我“十萬個為什么”的好奇寶寶了。
好吧,不得不承認,孩子總會慢慢長大,總會翅膀變硬,甚至還會嫌棄父母“你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呀”。

很多人說,父母總要接受自己的孩子終歸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其實啊,父母還得接受孩子總有一天會變得比你強,懂得比你多,總有一天,他們也會用那句話來形容我們:
媽媽,你要不停的學習啊,不前進就等于退步。
你看,當初我們教育他們的話,現在都成了他們反過來教育我們的至理名言了。
我仔細一想確實是的,小時候我每天陪著他看科普動畫片、讀繪本、看百科書,自己的確學到了很多知識。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尤其是他現在會自主閱讀之后,我就開始放養。他一問我問題,我就說:你自己學著上網找答案呀、你自己學著讀書呀、你很棒的,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后來,答案是找到了,結果就是他越來越“百曉”,我越來越“白癡”,最后演變成他越來越盲目自信,認為自己無所不知,比媽媽還要厲害。
我怎會輕易認輸,所以又開始和他一起看百科書,畢竟學海無涯啊,不學習就等于退步啊,都是自己說的話(挖的坑),不得自己去實踐嘛。
前陣子他迷上了養小魚,又開啟了“十萬個為什么模式”。很多問題老母親也無能為力,為此特地買了一套《小亮老師的博物課》,其中有一冊就是講“深不可測的水生動物”。

以前我們一起看《動物兄弟》動畫片時,其實也了解了很多動物的特點和習性。但畢竟那些動物離我們太遙遠,很多動物只能在動物園或者書里能見到,生活中就很難接觸到。
小亮老師的博物課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里面介紹的生物非常接地氣,就拿小勛最近迷上的養小魚這件事來說吧,水生動物這一冊里就講到了我們平時會吃到的鰻魚飯、公園池塘里的魚是什么魚、什么魚適合小朋友養、魚也分地盤?
我一看這也太接地氣了吧,平時我們看到的科普書都是:美洲虎,它主要分布在某某地區,從某某時代開始……
這本書倒好,全是和小朋友息息相關的話題,果然還是中國人了解中國小朋友的小腦瓜。小亮老師在全網有2000萬粉絲,最擅長動植物科普,還被這個科協評為“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之一。
下面我來給家長朋友們答疑了,好讓你們也可以在小朋友面前顯擺顯擺:你看,老媽/爸也是知道點干貨知識的吧,下次別再在我面前狂妄了啊。(是不是想想就覺得揚眉吐氣)
1、我們還能吃到鰻魚飯嗎?
2018年,有人發了一條微博,說他了解到鰻魚已經被吃到瀕危,即將滅絕。

什么?那我們還接著吃鰻魚飯可不就是加速鰻魚的滅絕了?我們都成幫兇了?
鰻魚確實已經是瀕危物種了,尤其是歐洲鰻鱺,我們平時吃到的是日本鰻鱺,也臨近瀕危。
那么為什么還是有很多餐廳在賣鰻魚飯呢?那是因為宣布鰻魚瀕危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沒有法律效力,它只能宣布哪種動物瀕危,但不能禁止動物買賣。所以日本鰻鱺雖然瀕危,但捕撈、買賣都是合法的。這也是為什么餐廳還在賣鰻魚的原因。
又有人疑惑了,既然野生鰻鱺瀕危,那我們可以人工養殖呀。可是鰻魚并沒有那么好養,很多小鰻魚會在一個關鍵時期——柳葉鰻期死亡。
這個時候的小鰻魚全身透明,像紙片一樣薄,形狀像樹葉,所以叫“柳葉鰻”。這個時期的鰻魚在人工環境里什么都不吃,餓死了。因此,人工繁殖一直沒有成功。
后來雖然有科學家研究了柳葉鰻愿意吃的食物,但是這些飼料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只能在實驗室里完成,花費十分昂貴,因此這樣養出來的鰻魚價格也非常高。

我們現在在市場上買到的鰻魚,依然是從野外捕撈魚苗,然后人工養殖長大的。
其實,鰻魚對于我們中國來說,本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食物,所以為了拯救鰻魚,我們就先不吃鰻魚吧。
2、公園池塘里的魚是什么魚?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以前小勛就問過我幾次,我都沒找到答案,這次終于在書里翻到了答案。

一般來說,池塘里比較常見的有原生的、本土的小魚,還有斗魚、蝦虎、鳑鲏等。
斗魚:俗稱國斗,它分為圓尾斗魚和叉尾斗魚兩種。它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好養活。只需要找一個干凈的玻璃瓶,裝上水,把它放進去,每天喂一點米飯粒,它就能活好長時間。

因為它生命力非常強,對水質的要求也低,并且它喜歡安靜的水,不喜歡流水,只要用小盆裝點水,它就能活。
不過,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你要養斗魚的話,一個缸里最好只養一條。因為它們愛打架,可能會導致受傷或死亡。

蝦虎:經常趴在池塘的底部或邊緣,像壁虎一樣垂直于地面,吸在池壁上。
它的腹部有一對腹鰭,兩個腹鰭長在一起,變成一個圓圓的像吸盤一樣的鰭。這是因為蝦虎蝦虎呆在流動的水里,為了不讓自己被水沖走,就進化成小吸盤,固定在石頭上。
蝦虎的得名是因為它很兇,喜歡吃蝦,人們覺得這種虎頭虎腦的魚吃蝦的樣子很像老虎,就叫它“蝦虎”。

麥穗魚: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你一定看過這種魚。它長得細長細長的,經常在荷葉或水草之間游來游去。
我們常常能在國畫里看到這種魚,比如齊白石先生的畫。
麥穗魚身體側面往往有兩條黑線,常被用來喂烏龜。

下次去野外郊游,或是公園野餐時,我們再看到這些小魚,記得趁機向小朋友科普一翻,讓他那崇拜的小眼神再次回到你身上。
3、什么魚適合小朋友養呢?
這個問題可來得太及時了,相信很多父母帶小朋友逛公園時,都會看到賣小魚的,可是有的小魚很難養,沒幾天就養死了。
下面我們來看幾種適合新手小朋友養的魚。
孔雀魚:因為雄孔雀魚的尾巴特別大,還有各種好看的花紋,就像雄孔雀的大尾巴,因此而得名。

養魚技巧:
·不必買純種魚,因為太貴,買雜色魚,它是純種孔雀魚交配之后生出來的一些雜色魚,同樣很好看。
·即使雌孔雀魚沒有雄孔雀魚漂亮,但也要買一條雌孔雀魚回家,他們會進行交配,不久之后,雌孔雀魚就會直接生出小魚。一般來說,買三四對孔雀魚,一年之后就能變成好幾十條孔雀魚。
·不需要過濾器,孔雀魚只需要一個玻璃缸。隔半個月或一周換一次水,換水的時候不要把水全部倒掉,用小管子把三分之一的水抽走,再倒進三分之一的新鮮水就可以了。

·如果給它加一點燈,或是放在光線好的地方,孔雀魚會更漂亮。
斑馬魚:身上有斑馬一樣的條紋,因此而得名,它繁殖速度快,很好養,和孔雀魚一樣,只需要一個小缸子裝點水就可以了。

泰國斗魚:這是一種特別漂亮的魚,鰭就像一條絲綢一樣飄來飄去,特別漂亮。

養魚技巧:
·不需要很多水。因為它的魚鰓可以直接呼吸空氣,不需要從水里獲得氧氣。
·每條泰國斗魚都要單獨放在小杯子里,因為它擅長搏斗、脾氣暴躁。如果有兩條雄魚碰到一起,就一定會打架,甚至把對方的鰭咬壞。
·不需要過濾器,泰國斗魚喜歡安靜的水,如果有水流的話,反而影響它。
·可以買兩條泰國斗魚,分別放在兩個透明的玻璃缸里,讓它們看得到對方,又咬不到對方,從而激起它們的斗志。它們就會向對方示威,把身上的魚鰭全部展開,像孔雀開屏一樣,非常華麗。

這樣我們就可以欣賞到泰國斗魚最漂亮的樣子啦。
·一定要有魚缸蓋子,因為它們的斗志很強,很容易從水里跳出來。
了解了這些好看又好養的小魚,周末可以帶著小朋友去花鳥市場行動起來了。
由于篇幅有限,就先把書的內容分享到這里了,其實《小亮老師的博物課·深不可測的水生動物》里面還講了很多有意思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接地氣。比如,怎么會有五顏六色的寵物?為什么淡水魚到海里活不了?魚也分地盤?
你聽我說了這么多關于魚的干貨知識,估計以為這是一本枯燥的文字書,其實并不是,它圖文并茂,非常適合6——12歲的小朋友看。
但是,家長朋友們可以自己先悄悄把書看完再給小朋友,這樣我們才能堵住小朋友的“囂張”氣焰呀。等小朋友來你這里顯擺的時候,你可以假裝漫不經心地回他一句:哦,這個啊,媽媽早就知道了。

寫在最后:
其實呢,小朋友總有一天會變得比我們知識淵博,比我們更厲害的。真到了那一天,也挺好的,且行且接受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465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