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每段時光都有著不可復制的美(遺落人間的天使)
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4)
有人說:她的美是上帝的杰作,數百上千年也出不了一個。
還有人說:雖然沒見過上帝,但是我們的確遇到了天使。
她就是— —奧黛麗·赫本

男人沉迷于她的美貌,女人為她的穿搭瘋狂。
亨利·普雷特曾評價赫本說: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蓋過蒂凡尼珠寶光芒的人就是她!
赫本是如此的美,她的一顰一笑,都令人傾倒。但她的美卻并不僅是因為她美好的容顏和漂亮的衣衫,她的美來源于她內心的愛,一種從骨子里散發的純粹和優雅。
正如亦舒所描述的淑女那樣:“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么書,去過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么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天使仍留心間,優雅不曾褪色。
重溫《羅馬假日》,黑白久遠的影片,依然經典動人。所有由心而發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美的東西往往讓人眷戀和緬懷,而微笑能讓這種美更迷人更持久。赫本的清澈眼神和美麗微笑,都是由心而發的,只有對美好不斷向往的人,才會笑得那么美。清新恬淡,大氣婉約, 她是美麗的追逐者和生活的熱愛者。

赫本出身高貴,二戰的戰火將她打入人間煉獄,陷入痛苦的無盡深淵。但是她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反而非常勇敢,在戰爭期間,她甚至曾經裝作采野花的小姑娘,給反法西斯的戰士們通風報信。
童年時,苦難的歲月讓她略顯憂郁;20來歲出演電影爆火,她的眼睛里滿是美麗的星光;中年時,風吹浪打,讓她憔悴中更顯知性從容;60歲以后,歷盡滄桑,有了比中年更優雅的氣質,眼神也如青春時一樣靈動。

這么一個優雅美麗的天使,渴望幸福美好的婚姻而不得。兩段失敗的婚姻讓她遍體鱗傷身心俱疲。幸運的是她有心愛的孩子,也有知心的藍顏,成為她的依靠和慰藉。
作為全球最受熱捧的女演員之一,她是第一個能像伊麗莎白·泰勒一樣要求百萬片酬的人,然而,面對著足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名與利,赫本為了照顧孩子,在最當紅的時候毅然決然選擇了專注于家庭,背對好萊塢,息影長達10年。
“為了孩子,我愿意上月球。”赫本如是說。

世界以痛吻她,而她報之以歌。
失敗的婚姻只能說明她的兩任前夫有眼無珠,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人不懂愛惜,自然也有人懂得呵護和愛惜。只不過他們有緣無分,在人生的兜兜轉轉中無奈錯過。
赫本的第一位藍顏知己是《羅馬假日》的男主角派克。二人因戲生情,雖互有好感,但也只能是“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派克有家庭有孩子,只能把深情埋葬在心底。

在赫本的婚禮上,派克送給她一枚蝴蝶胸針,他面帶微笑,什么都沒有說。 1993年,赫本去世了,派克來參加她的葬禮。白發蒼蒼的派克幾度哽咽,他說:“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為赫本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無比的幸運。”
臨別時,他親吻她的棺木,說:“你是我一生最愛的女人。”這句表白,遲到了整整四十年。

另一位藍顏知己就是時尚界大名鼎鼎的紀梵希。二人相互欣賞,相互扶持,合作幾十年,紀梵希將赫本裝扮得無與倫比,赫本讓紀梵希大放異彩。
2015年,距離赫本逝世已經22年,紀梵希出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做「給奧黛麗的愛」(To Audrey with Love)。
或許這種愛,無關風月、無關愛情,卻比歲月更綿長,能跨越時間和生死。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變的甜。

始于顏值,陷于優雅,忠于人品。赫本最令人稱道的就是她不遺余力的愛心。她晚年投身公益事業,將所有的精力貢獻給了慈善事業。
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蘇丹……她用雙腳丈量受難國家的土地,她用雙手給予每一個孩子溫暖。

1988年至1993年間,她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幾乎走遍了亞非拉的每一個貧困國家,為窮苦的人們募捐捐款,還在重病之時為饑餓的兒童奔波,直至生命的終點。
當她病危之時,所有的修女都徹夜為她禱告,祈禱她能奇跡般的痊愈,禱告傳遍世界各地。

“天使在人間”并非墮入凡間的美貌,而是那顆歷經戰亂和浮華后也未被沾染分毫的心靈。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她的笑容是那么的溫暖,干凈,她的高貴與典雅,來源于她內心的純粹與善良,她的美無法復制、更無法替代。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她雖然早已遠去,但在人們的心中,永遠美麗如初,點亮了星空,溫柔了歲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