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湖北省嘉魚縣城三湖連江好玩(三湖連江的美容)
發(fā)布時間:2024-08-09閱讀(11)
來源:咸寧日報
全媒體記者 向東寧 程昌宗 周萱 劉震 章文靜
掌上咸寧報道
如果說嘉魚縣城區(qū)是一幅江南麗人圖,三湖連江就是那清澈流波的眼睛。

三湖連江總面積14.4平方公里,由梅懈湖、白湖、小湖三個天然湖泊串接而成,連通長江,因而得名。
秋日暖陽下,微風習習,碧波蕩漾,湖水輕輕拍打護坡。湖邊步道上,游客或三三兩兩閑聊漫步,或擇休閑長凳坐看湖光秋色。
“早些年,三湖連江可遠不是這番清爽景象”,嘉魚縣三湖連江水庫管理處副主任戚波說。
沿著湖畔,記者開始探訪三湖連江的“美容”密碼。
拆,還湖面一片通透

“環(huán)湖那些養(yǎng)殖30多年的魚塘,說拆就拆了”,戚波告訴記者。
以前,傳統(tǒng)的“靠水吃水”觀念下,三湖連江以各種形式承包給了私人,湖面攔網養(yǎng)魚、筑壩攔汊等現(xiàn)象隨處可見,無序開發(fā)的后果是湖面垃圾飄蕩、養(yǎng)殖戶過度投肥導致水質一再惡化。
家住湖畔球場小區(qū)的章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年夏天里都不愿意從湖邊走,“氣味難聞”。
2017年,嘉魚縣成立三湖連江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第一步就是解除所有承包合同,清除撕裂三湖連江的“魚簍子”。
150多個環(huán)湖魚塘,歷史最久的已經經營養(yǎng)殖30余年,拆除難度可想而知。
“當時心情多少有些復雜,養(yǎng)魚這么多年,又是家里經濟主要來源,自然是舍不得的”,承包了90畝湖面的養(yǎng)殖大戶黃雄時任三湖社區(qū)主任,他說,作為黨員干部,必須要帶頭響應政策,除了率先簽字拆除,還積極去做其他群眾的思想工作。
魚岳鎮(zhèn)人大副主席吳昊說,有一次在養(yǎng)殖戶家中從晚上7點談到快12點,終于達成一致。
挖掘機揮舞巨臂,三湖連江上的2800多畝魚塘拆除清理完畢,橫七豎八的自建塘埂、星羅棋布的攔網……全部成為歷史,湖面重現(xiàn)一望無垠的通透景象。
“在2019年12月31日前,我們對轄區(qū)內27家畜禽養(yǎng)殖場全部關停,對其中18家完全拆除,對17家叉尾鮰孵化企業(yè)進行關停”,吳昊說,禽畜養(yǎng)殖場污水偷排、叉尾鮰孵化企業(yè)大量投料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都是水質污染的重要原因,“點穴式”的環(huán)湖整治使得三湖連江得以重現(xiàn)“花容月貌”。
截,留湖水一汪碧波

行走在梅懈湖的沿湖棧道,可以看到數個從湖畔居民區(qū)延伸而來的封閉式管網設施。
戚波告訴記者,早些年,污水管網建設不到位,城區(qū)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三湖連江,造成水質惡化,也嚴重影響周邊環(huán)境。
環(huán)湖魚塘、畜禽養(yǎng)殖場等污染源頭已經雷霆拆除搬遷,居民生活污水如何妥善處理?
2018年,嘉魚縣啟動建設總投資5000余萬元的三湖連江生態(tài)截污工程,全力推進清淤和截污,鋪設3000米截污管道。

吳昊說,這個工程好比是“拿金箍棒給三湖連江畫了一個圈”,周邊1萬余戶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環(huán)湖市政管道。
與此同時,嘉魚縣對所有城鎮(zhèn)生活排污口按照“一口一策”“一牌一碼”原則設置標志牌,公開排污口名稱、編碼、責任單位和責任電話。污水從哪來,誰負責,一目了然。
如何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嘉魚縣給三湖連江劃了三條線:按照水庫最低蓄水水位28.5米的標準劃定藍線,線內屬于保護區(qū),禁止任何經營開發(fā)行為;藍線以外50米為綠線,線內修建環(huán)湖綠色步道、開展生態(tài)修復與保護、規(guī)劃建設景點;綠線以外為灰線,發(fā)展綠色環(huán)保經濟。
戚波說,這三條線,就是保護三湖連江的“高壓線”。
“通過水生植物種植、增殖放流等方式,也進一步提升湖水自凈功能”,陸碼河·小湖綜合整治指揮部項目經理周洋告訴記者,早在2019年,嘉魚縣就向三湖連江投放魚苗200萬尾,栽種水生植物8000余株。
建,靚沿湖一路風景

如何讓三湖連江切實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記者到三湖連江之一的小湖實地走訪。
驅車方逢時路一直前行,面積1.8平方公里的小湖出現(xiàn)在記者眼前。
“這里原本是一片裸露亂石淤泥的荒坡,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湖畔小游園”,沿著新鋪設的塑料顆粒步道,記者一行來到親水棧道。
眼前的小游園樹木郁郁蔥蔥,近水灘涂上綠草如茵,湖面微波粼粼,水天一色。
此時,同行的縣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員電話響起,有熱心群眾反映此處有一處泡沫垃圾。前后查找了一圈未果,得知是15分鐘前已被保潔員在日常巡湖檢查中清理。

“通過對小湖及周邊地區(qū)開展環(huán)保清淤、雨污分流改造、環(huán)湖綠化、市政配套等綜合治理,打造集水利、生態(tài)、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嘉魚核心區(qū)水生態(tài)公園”,戚波說,沿湖環(huán)境變好了,周邊老百姓的環(huán)保自覺性也大為提升。
穿過新建通車的小湖大橋,前方就是小雅公園。
占地面積17000余平米的小雅公園緊鄰小湖,分廣場區(qū)、兒童活動區(qū)、疏林草地區(qū)和濱水休閑區(qū),園內設計精巧,一步一景。
暖陽微醺,68歲的舒永平老人瞇著眼睛坐在公園休閑座椅上聽收音機,眼前是開闊湖景,身邊是舒適公園。

“這幾年,不光是湖水變干凈了,湖邊也搞好了,我們老百姓打心里感到高興”,舒永平老人對記者說,以前出門遛彎沒什么地兒可去,現(xiàn)在到湖邊公園坐會兒都覺得很舒服。
水景相映、綠水相親、人水相近,三湖連江已經悄然起了大變化。
記者手記:
在當地采訪時,從每一個受訪對象的言談之間不難看出,三湖連江是嘉魚人引以為傲的“城市名片”。
肆虐的無序開發(fā)讓這張名片一度黯然失色,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早行動,早整治,為了還一湖碧波于民,當地打出了拆、截、建組合拳,成效明顯。三條“高壓線”更是勾勒出三湖連江的美好未來。
風來拂水清,坐看一湖晴。
今日之三湖連江,熠熠生輝,已經當仁不讓成為嘉魚明珠。
責編:張敏
編審:向東寧
本文來自【咸寧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fā)布傳播服務。
ID:jrtt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582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