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如何說鞋的版型好(鞋的性別內涵之女鞋篇)
發布時間:2024-08-25閱讀(11)

《欲望都市》中的 Carrie 在劇中有無數關于鞋子的故事。比如,她在遭受打劫后苦苦哀求歹徒:“你可以拿走我的戒指,我的手表,我的法棍包,但求你別帶走我的高跟鞋!”
如今,鞋對于女性的意義,可能比男性重要的多。女性對鞋的感情,也不是男人所能理解的。
上一期,我們聊到了男鞋時尚。今天,我們繼續從文化藝術作品中,和大家聊女鞋的文化內涵。
女鞋的暗示
《絕代艷后》中洛可可時期高跟女鞋
而到了18世紀,高跟鞋在男女性別中出現了分水嶺的變化。如果說之前的這些高跟鞋只體現了男性專屬,那高跟鞋退出男人們的生活舞臺走向女性專屬,則是在洛可可時期。
男人和女人穿的鞋在18世紀開始有所不同,是有原因的。男人多在戶外活動,穿更實用、更結實的鞋子,而女人的鞋子往往被限制在家庭空間里,變得更具裝飾性。如果在公共場合,女士們就要與那些紳士們一樣,穿著華麗的服飾與鞋履來吸引人們對她們的喜愛和聲譽的關注。
昂貴的鞋子是她們表演的關鍵:在跳舞或散步時,可以瞥見閃光的鞋子,也許上面裝飾著珠寶、羽毛和精致的刺繡正是傲視群雄的資本。

雖然華麗的洛可可風格女鞋在英國并沒有像在法國那樣受到追捧,但批評家們依然抱怨了這種“輕浮、荒謬和不雅”的時尚,因為他們認為這腐蝕了的英式服裝。其中一個被洛可可追捧的是“蓬帕杜”宮廷鞋,它以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夫人的名字命名的。

蓬帕杜夫人
在一個女性舉止至關重要的時代,鞋子是出了名的難穿。因為本來也不是為了穿的,而是一種暗示。
它們是無背的,類似于拖鞋,有一個不穩定的彎曲,還加上一個高跟。小腳被認為是美麗的,于是女人經常綁住她們的腳,使之看起來更小青,甚至出現過由于收縮得太緊而暈倒的。在弗拉戈納爾的調情杰作《秋千》中,華麗的粉紅色綢緞拖鞋從有婦之夫的腳上飛過。毫無疑問,這得是雙誘惑的雙高跟鞋。

弗拉戈納爾《秋千》,畫家用這只迷途的小跟鞋來象征她失去的貞潔。
在二十世紀的許多藝術作品中,鞋子都被用作性別的符號和隱喻,而且這種對女性的暗示性與象征意味日益增強。
威廉·尼克爾森對通過服裝展現個性特別感興趣,在《杰基爾小姐的園藝靴》中,園藝設計師格特魯德·杰基爾設計的疲倦、不系鞋帶的工作靴代替了她作為女性的身體。盡管她本人的形象缺席,可鞋子代表了她性格的本質。

《杰基爾小姐的園藝靴》
在英國具象繪畫大師梅雷迪斯·法拉姆頓的肖像《瑪格麗特?凱爾西》這種,畫家用白色衣服的高冷和鮮花的樸素冷淡與腳上那雙“紅鞋”做了鮮明的功能性對比,并作為一個醞釀著激情的寓意。畢竟,紅,在藝術家的眼里,是與女人纏繞在一起的顏色,象征著人類最本真的欲望,代表一種致命的感召,和永遠無法割舍的偏愛。

梅雷迪斯·法拉姆頓《瑪格麗特?凱爾西》
到了英國波普大師艾倫·瓊斯這里,1966年經典的波普藝術作品《Wet Seal》,高跟鞋的尖頭細跟與裹著乳膠的腿和臀部的面料難以區分,是女性性感魅力的縮影。這種大量帶有暗示意味的女性藝術形象沿用至今,也經常在流行作品中被引用致敬。比如,電影《盜夢特攻隊》中出現過推著童車女人的兩條腿,正是借鑒了《Wet Seal》。用鞋來傳達對女性的暗示意味,還真是越來越極致了。

艾倫?瓊斯《Wet Seal》

《盜夢特攻隊》中的致敬
最后,
我們還是回到一個正常視角,來看待鞋與人的關系吧。
戴安·麥克萊恩1995年創造的雕塑作品《鞋》,是為基爾德魯米城堡制作的。在這件作品中,她用松木和鍍鋅鋼制成了不朽的涼鞋。一個人可以走過去,與坡道的規模彎曲鞋底,和踝帶形成一個開放的塔。麥克萊恩對歷史鞋的當代詮釋,在過去和現在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系,或許恰如其分地抓住了我們對鞋一直保持興趣的原因:畢竟它既是功能性的,也是象征性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99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