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25閱讀(17)
“明末四公子”中的冒辟疆人長得最帥書法也漂亮
2019年1月9日
張傳倫
老早就想收藏一幅冒辟疆(襄)的字,無奈其人名氣太大,明季之后,仿冒他的假字偽書太多,充斥廠肆坊間四百年至今未絕。
“尋尋覓覓”,冒辟疆的字我找了三十年。
這期間,我一點兒不著急,還要借用李清照的四個字:“冷冷清清”。這種心境也最合乎收藏雅道,燥競火大,急火火地去買古玩字畫,一不留神,有多少錢也不夠造的。
一物一主,造化靈淑,是你的早晚歸你,然必待人而顯,不遇知音,則其奇終晦。
2018年春,奇緣驟降,傳倫夙愿得償,于日本橫濱國際拍賣會上,經幾輪競投,競得冒辟疆行草條屏真跡一幅,不唯倫之幸亦襄之幸也!

冒辟疆行草自作七律詩條幅
我慕辟疆久也,若起復襄公于地下,亦必揖手許我為異代知交!
冒辟疆,名襄,別號巢民,如皋人。少年英才,十歲能詩,董其昌為之作序,書法亦學董其昌,別有風裁。董其昌書法家字,冒辟疆文人字,韻致幽淡,據說善持斗筆作擘窠大字,世人多寶之。

冒辟疆讀書圖

冒辟疆行草書條屏
四百年時光遞嬗,辟疆大字法書,不知幽隱何處,時人憾不能見,條幅、中堂多書以密字,以自做詩賦為主題。著作亦豐,有多種詩文集傳世,最稱遐邇傳誦的是薄薄的小冊子《影梅庵憶語》。

冒辟疆《影梅庵憶語》書影
傳倫少讀襄公《影梅庵憶語》,于男女情事,處于似懂非懂的懵懂時期。及長,每每展卷攬閱,辟疆于此《憶語》中追憶與愛姬董小苑自初始識至死別,九年之間的患難真情,足稱哀感頑艷,誠天下第一情書。后人謂襄公是亂世中一大有福澤之人,享高年、享清福、享大名。
我甚以為冒辟疆得享大名,其中十之六七端賴明末清初最具傳奇色彩的絕世佳人董小宛的成全。

蘇文畫董小宛像
明末美女真正可稱傾國的絕色不外二人一為董小宛,一為陳圓圓。
清初順治帝“岀家”,系因情困小宛,可謂“傾國”。
小宛即順治之董鄂妃,對此,史學界其說不一,孟心史著《董小宛考》、《世祖岀家事考實》,力辟其誣,考證董鄂妃另有其人。我讀過臺灣高陽《董小宛入清宮始末詩證》一文,遂深信不疑,高陽之論,可為定讞:董小宛即清帝順治之董鄂妃。
所以然之故,方可深至理解明亡后,冒辟疆堅不岀山,不仕新朝。《清史稿》本傳記“襄即隱居不岀,名益盛,督撫以監軍薦,御史以人才薦,皆以親老辭。康熙中,復以山林隱逸及博學鴻詞薦,亦不就”。
“冒辟疆不是淡泊自甘的人,自謂‘名心’甚重,而居然不作清朝之官,以隱士著稱,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人人可做清朝官,只有冒辟疆因為董小宛入宮的緣故,不能受清朝的征辟,否則就太沒有骨氣,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
何以然,至少在“明末四公子”中,襄之名氣最大,非以學識宏深遠在那三公之上所可成之。一言以蔽之:人太帥!
美女更其愛慕有絕世美風姿的美男,尤是當這個男人又是一個才華卓異的奇才。此情千古不易,民國才女趙蘿蕤愛上了陳夢家,晚年記者采訪,問她怎么就愛上了家境并不如趙家的夢家,此一問一定勾起了趙老太太美好的回憶,她說:“陳夢家漂亮。”
想知道冒辟疆有多漂亮嗎?看看他的好友,與之有金蘭之交的明末名士張明弼對冒辟疆豐采的深刻形容,便知“其人姿儀天岀,神清徹膚,余嘗以詩贈之,目為’東海秀影‘。所居幾女子見之,有不樂為貴人婦,愿為夫子妾者無數。”
美女見過冒辟疆,不愿嫁入富貴之家,甘心做冒辟疆的侍妾,可不是明弼替辟疆吹牛,絕非諛詞。
前文述及明季有兩大傾國絕色董小宛、陳圓圓,世間多知冒辟疆與董小宛的關系,罕有知之冒辟疆與陳圓圓亦曾有嫁娶之約,愿為夫子妾者竟有令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
吳梅村有贊美陳大美女的《圓圓曲》:“教就新聲傾座客”,說圓圓臺上的風采迷人,歌喉美妙。
陸次云作《圓圓傳》亦談圓圓善歌,尤好淡妝,于美人堆中,獨見韻致:“群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眾音。”

陳圓圓像
上之所錄皆不及冒辟疆《影梅庵憶語》所記初見“陳姬”,即圓圓之印象:“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真如孤彎之在煙霧。是日演弋腔《紅海》,以燕俗之劇,乃岀之陳姬身口,如云岀岫,如珠在盤,令人欲仙欲死。”
……
遺憾的是,辟疆未及下聘,陳圓圓已為“竇霍豪家掠去。”辟疆聞之慘然。
我言《憶語》是情書,是寫給愛姬董小宛的,這話大抵不錯,也是寫給陳圓圓的,《憶語》中多處岀現“陳姬”,言極溫婉殷勤:“至果得見,又如芳蘭之在幽谷也。”
不論與小宛如何譴惓,辟疆又如何忘得了獨出冠時,花明雪艷的陳圓圓。
而小宛才是他生命中的守護神,辟疆初識小宛,先自生岀無限愛憐之意。

董小宛小影
時在崇禎十二年,當日,董小宛濃睡不消殘酒,嬛婢扶岀曲欄,仿佛驚鴻一瞥,《憶語》記小苑“面暈淺春,纈眼流視,香姿玉色,神韻天然,懶慢不交一語。余驚愛之,惜其倦,遂別歸。”
冒、董第二次見面簡直神奇,愰如三生的命定,初見之時,小宛礙于醉眼迷離,這一次一見辟疆,便覺“神怡氣王”,甘心“愿為夫子妾”。
“崇禎十五年中秋,在桃葉渡水閣為冒、董預祝良緣的公宴,裙屐聯翩,為一時盛會。自此以往,風流云散,為秦淮艷跡盛極而衰的起點。”
崇禎十六年癸未三月,董小宛始得“入門”居側室。《憶語》中記小宛歸冒家水繪園后,先稱其德后稱其才,然而閑雅安逸的日子并不久長,世人謂辟疆亂世中一大福澤之人,也未必全然如此。

故居“得全堂”冒辟疆與董小宛像
董小宛隨冒辟疆避難避仇避兵,歷盡人生坎坷,這些還算不得最為椎心的磨難,此其間辟疆“五年危疾者三,而所逢者皆死疾,”得必死之病,而起死回生,小宛的愛是回春之術,精心侍奉。病中的冒辟疆因病痛而失常性,時發暴怒,每遇此情,小苑疼愛不已,百般撫慰,用辟疆的話說是“惟跪立我前,溫慰曲說,以求我之破顏一笑!"
九年相聚,雖曰伉儷情深,得享清福的日子真的不多。冒辟疆由不得不感慨:“余一生清福,九年占盡,九年折盡矣!”
董小宛這個如夫人,冒辟疆真真娶得太值了。
“襄無小宛何以致大名”?!此言不虛,且與辟疆無傷,實乃才子佳人千古之傳奇!
我慕辟疆三分,二分在小宛。
甲申之年,神皋橫潰,江南士族感國破之哀痛,水繪園風景殊甚,辟疆舉目見山河之異,不能造哀臨文,久不操觚,偃蒼波于楮上,穎毫之色黯絕。
自公元一六四四年之后,冒辟疆幾無雪夜詠梅之作,憶昔故家園池亭館之勝,詩酒流連,名士悅傾城,辟疆固一代清貴之雅士,玉樹臨風,鳴鳳喜棲枝頭,名媛如董小宛、陳圓圓何其清高,紛紛上趕著親近,辟疆本性又何其高傲,冷面鐵心,更令佳人春心萌動,不可自持……
“明代四公子”中屬辟疆最有女人緣,此非辟疆精嫻馭女之術,然其自然流露的“高冷”氣質,此乃他人格魅力的重要一端,無疑起著主要作用,如若不然,佳人當不會如此情深神迷。
男士對女人冷淡些,不必憂心“遠則怨”,許多時候“欲擒故縱”之術挺好使,可我總是學不來,性情使然,不學也罷。
辟疆終歸對得起小宛,小宛愛月愛梅,辟疆從此很少月下賞梅之雅集。
橫濱拍賣競得此幅冒辟疆行草書條屏,縱66厘米,橫28厘米,絹本上書其自作七言律詩一詩,是乃友人邀辟疆賞梅時即席而作,落“巢民老人冒襄”款。鈐章兩方:“巢民冒襄之印”、“辟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10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