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為什么小孩不能穿貴的鞋(孩子要穿名牌鞋)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20)
“老媽,給我買一雙Nike鞋!”
“你不是還有雙新鞋沒穿嗎?”
“我要Nike的!最好是這個最新款的,我同桌今天穿了雙新鞋回校。”大寶指著平板里的圖片給我說。
我一看,1299元,“這么貴的鞋,我覺得沒有必要!再說鞋只要穿著舒適就好!沒必要去攀比。”我毫不猶豫地回絕。
大寶聽完我的話,什么也沒說,委屈地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看著孩子的背影,我心里有一剎那地心軟,這是孩子對自己的穿著第一次跟我提要求。(上學后,穿校服為主,孩子的穿著我一直都不太講究,都是選擇的國內品牌為主,鞋一般100-300元搞定。)想到要花1299元買一雙鞋自己還是有點肉痛,何況咱是普通家庭,也不能讓孩子養成這種攀比的習慣。
整個晚上孩子都情緒不高,我覺得不管鞋買不買,都應該和孩子好好聊一聊攀比這個問題,要么心里不踏實。
“大寶,媽媽沒同意給你買Nike鞋,你是不是心里不舒服?”
“是的,但是我不高興主要是你說我是攀比。”
“那你是不是因為XX買了這個品牌的新鞋,所以你才想買這雙鞋嘛?”
“是,也不全是!”
“別人有,你也要,這不是攀比,那你告訴媽媽,這是什么?”
然后,孩子就針對買鞋這個事情和我說了一大堆他的想法,最終結果是:我被“策反”了,只能乖乖地把鞋給他買回來。

孩子的第一雙NIKE鞋
孩子為什么要穿名牌鞋,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晰地接收到孩子的想法,以下整理,已盡可能還原了孩子當時的原話。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的需要:
1. 交往需要
在學校,我們全天都穿著校服,能與別人區分開來的就是腳上一雙鞋,你知道我喜歡運動打籃球,剛升入初中時,在班里成績不拔尖,存在感極低,第一次上體育課和同學們打籃球,要發球時,大家統一說,那我們看誰今天沒有穿專業的籃球鞋,就讓誰發球,然后我們站成一圈,大家低頭盯著彼此腳上的鞋,我才發現,我不僅是唯一一個沒有穿專業籃球鞋,還是唯一一個沒有穿Nike鞋的,你知道我當時的感受嗎?覺得好丟臉,大家雖然都沒有說什么,但是那一場球我打得很不是滋味,感覺和他們不是一類人。可能你會覺得我是虛榮心作怪,在攀比。可我覺得大家穿同品牌的鞋,不是愛攀比,是為了滿足交往需要,也就是你們通常講的要合群,穿一樣的鞋,用相同的東西,喜歡同樣的物品,聊共同的話題,才能更合群,大家才能玩到一起,我不喜歡做不一樣的人,擔心被當成異類,被孤立。
2. 心理需要(安全感)
我的同桌成績比我低,他今天穿了這個最新款的鞋到教室,我們全班男生都圍著他了解這雙鞋,我當時看著,很羨慕,我也想享受一次這種被重視,被看見的感覺。我覺得自從我來到這個初中后,一切都變了,從小學時的班級前幾名直接落到了最后幾名,而且我發現班里不管男生女生90%以上都穿的Nike鞋,成績越好的同學穿的鞋就越貴。我到目前為止沒有一雙Nike鞋,成績一直在努力也沒法達到我自己想要的結果,感覺心里特別沒有安全感,所以想給自己買一雙Nike鞋,指不定一切都會好起來。(事實證明:穿什么鞋和成績提升沒有任何關系,但是自動買了鞋后,孩子明顯精神放松和開心了很多,看來心理影響作用還是有的。)
3. 實用需要
我上網去查了,Nike是大品牌,質量有保證,而且聽同學說,他們家的鞋穿起來很舒服,腳感好,包裹性強,彈跳力也好,就是穿起來又舒服又有面,大家都說Nike鞋好,肯定是對得起它的定價的,關健它價格貴我肯定會好好愛護,減少它的更換頻率,所以我覺得反正都是花錢買鞋,為什么不能挑一雙質量好,既實用,自己又喜歡的鞋呢。(看來孩子為了讓我給他買一雙他想要的鞋,還是做足了功課的。這個需要剛開始我覺得是孩子為了想讓我同意買鞋胡亂編的,畢竟感覺的東西無從考證,現在細細算了筆賬,不得不承認,品牌的價格和他的質量是成正比的,一次花的錢雖多,但孩子對鞋的珍視程度也越高,換鞋的頻率少了,也相當于變相節省了。)
孩子拿到鞋后的那個場景,我至今都印象深刻,抱在懷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那種喜歡和興奮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后來,每次帶孩子去買東西時,我都會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推薦給孩子最新款和比較貴的東西,告訴他,他值得擁有最好的,孩子卻告訴我,現階段他還沒有能力掙錢,不一定要追求新和貴,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解決問題,疏比堵更有效,不僅讓孩子找到“自己值得擁有最好”的自信,也引導了孩子對于金錢的思考,并做出了正確的消費選擇。
父母過程反思:我雖花了高價錢給孩子買鞋,看似滿足了孩子的需要,但是在剛開始時我把孩子的不良情緒做了一次強化。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直接拒絕,把個人認知(攀比)強加給孩子,造成孩子的抵觸情緒,所以,有智慧的父母,你們下次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先肯定孩子的需要,然后聽聽孩子的想法。比如說:“寶寶眼光不錯啊,這個鞋價格比平時穿的鞋貴不少,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值不值得購買?”
結束語:被滿足的孩子才能有足夠強大的安全感去抵制誘惑。給孩子買鞋后孩子并沒有出現對鞋的要求越來越高的現象,后來孩子告訴我,一雙新鞋帶來的關注度頂多維持兩天,穿在腳上,因為他貴,總想著“保護”他,反而受限了。其實有的時候就是那么一個過程,當時想要,得到了,體驗過了,被滿足了,也就是那么回事。所以,寶爸寶媽們,當孩子向我們提出高于我們認知的消費要求時,不要害怕滿足其后會養成他的攀比心,其實只要確認孩子所處的學校環境和群體是良性的,家長適度的滿足孩子的攀比心和虛榮心,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正確引導,只會讓孩子的內心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找到成長的內驅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備注:
寫文不易,歡迎點贊,關注。我是懂你媽媽@載成長,我會每天與大家一起回顧分享陪育大寶16年,升級打怪的育兒經驗,也會分享記錄陪伴二寶的點點滴滴,共同探討正確的育兒方法,做一個孩子心中懂孩子的媽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209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