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美麗鄉村情歌(美麗鄉村進行曲)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2)
【中國故事】 作者:黃亞洲(浙江省作協名譽主席),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美麗鄉村情歌?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麗鄉村情歌
【中國故事】
作者:黃亞洲(浙江省作協名譽主席)
杭州:三墩的美麗鄉村
我看見了樹型很小的檸檬
看見了奇特的樹葡萄
看見了熱帶作物在亞熱帶的蓬蓬勃勃
看見三墩鎮的一位姑娘
嫁給臺灣人以后,就把
那位臺灣夫婿
以及他精湛的園林技藝,整個兒
拖到了這里
我再放大了看
其他七彩的神奇項目
也都一個個跳了出來:
花木大世界、鮮花港、親子活動中心
森林公園、生態民宿
盆景展銷區、假山展銷區
我卻習慣用多年前的陳詞濫調讀這些詞:
污水溝、破屋、臟村、泥濘
瘧蚊、臭水塘
閉眼想想
燈彩墩、水月墩、文星墩
三墩鎮的得名,原本也是一幅好畫
三墩鎮美麗鄉村建設的十九個區塊
現在
都已交付給了行動迅速的春天
果實累累的秋天也已經準備搶先接棒
燈彩、水月、文星
轉了一個大圈,全都回來了
不僅骨肉水靈,而且著裝時尚
一走出規劃圖
她們就向我跑來
用檸檬和樹葡萄的芬芳
從兩頰親吻我
知道我是老杭州人,不見外
黔東南:丹寨小鎮的春耕儀式
斗牛場大門前的臺階上
苗族老者終于出現
他將一株稻秧,蘸上春分這個節氣
蘸上他蒼涼而頑強的語調,然后
突然,灑向我們
我們的臉上沾滿了季節
沾滿了布谷鳥的叫聲
我們在臺階下站得整整齊齊
像一塊塊秧田
我屬牛,我站在這個位置上
當然十分貼切
接著舞蹈的,是苗家兒女
他們一個個都是早春的年紀
他們奔下臺階速度很快,都端著米酒
他們灌我的動作,可以命名為
喂牛
我很喜歡這個儀式
由于牛與秧苗的緣故,土地把身體
翻了過來
這是豐收剛被分娩,哇哇啼哭的一刻
不是丹寨人故意要把春耕搞成圖騰
勞作,本來就是人類的圖騰
現在我喝了酒,乖乖站著,低頭
靜候一桿鞭子,打上
我的身體
這種快意的疼痛,是我的圖騰
衢州:大陳村的村歌村舞
這個村子的嘴
是云雀的嘴與夜鶯的嘴
這個村子的腳
是大嬸子與小嫂子的舞步
這個村遠遠看去,就微微晃動
三拍子或者四拍子
確實如此,每當太陽升起
村前村后的歌聲就像稻花與茶花那樣
亮亮的盛開了
每當雨水下來
文化禮堂的旋律就像彩虹那樣
寬寬地濺上天空了
女鼓手在猛烈打鼓
這個村有三個舞臺
三個舞臺這一刻都是鼓面
莊稼與溪流總是結伴兒震顫
村支書在帶頭高歌
這個村,就這樣,成了一首歌曲
所有的大叔大嬸婆婆奶奶,都自愿
成為和聲
于是一切都順理成章
中國首屆村歌大會選在這里召開
“中國村歌發祥地”的榮譽,鈣化成
村口的一塊石頭
一切都順理成章
這里隨便種下一株莊稼
結出的,都是音符
顆粒飽滿而明亮
只要聽見文化禮堂響起鑼聲
水田里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會赤腳上岸
興高采烈地奔向鑼鼓
一首頭尾完整的歌曲,就這樣,瞬間
站成了
三拍子,或者,四拍子
婺劇唱腔,或者,流行調門
松陽:陳家鋪村的鄉村書店
一家最先鋒的書店
其鋒利如一只鷹,棲落于
一座峭壁上的村莊
其實,喻為鷹并不恰當
書店更應如一只鴿子
羽毛柔軟,孩子們喜歡摟著
孩子來了,家長就來了
城里的人也就四面八方來了
雙休日的書店水泄不通
對知識高度的攀登
同山村所在的峭壁
形態般配
陳家鋪村的手工番薯干算是天下一絕
因此,賓客們的擇取很清楚
農家飯菜歸村子
精神食糧歸書店
據說這是這家書店
在全國的第十四家分店
也是鄉村分店的第三家
以城市書店的利潤,反哺鄉村
或可理解為
這是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致敬
峭壁支撐著高度
書店的經理
是一位來自連云港市的小伙子
我問他久居山村,寂不寂寞
他指著云外的一只鷹說
習慣了
桐鄉:石門灣的農家集市
一個農家集市的靈魂
其實,并不體現在這些特色商攤上:
鐵皮石斛饅頭、桂花年糕、秘制醬鴨
石灣大米、蘿卜絲餅、春卷、關東煮
新市茶糕、海棠糕、藍莓、雙孢蘑菇
甚至
也不體現在我們帶來的書畫作品上
這是一次鑼聲很響的拍賣
省城書畫家的心血
惠農的價格
農民買家的仰天大笑
開出了同一朵花
一個農家集市的靈魂
連村里的小河都感覺到了
它們笑出了一個又一個
初夏的漩渦
村民們擠過石橋,一齊涌過來了
說到底,一個農家集市的靈魂
就在于一個理念
就在于執政為民
在于,專心思考老百姓喜歡的事情
就在于此刻
我們大家啃著桂花年糕與蘿卜絲餅
說著流通、文化、經濟、恢復
這些令人開心的字眼
聽著,又一記鑼聲:
一個農民大伯,買下了一幅牡丹
他要掛在新房的中堂上
《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18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30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