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土特產農產品帶動鄉村振興(讓土字號農產品變身)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3)

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省鄉村振興駐長潭鎮幫扶工作隊隊長劉超越。

白馬村黨總支部書記林金華。

廣東桂嶺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丘榮山。
黨的十九大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擘畫了中國鄉村發展的美好未來,把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成為廣東今后五年深化落實的九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南都·灣財社攜手國臺酒業,以“促消費·共振興”為主題,啟動“2022鄉村振興廣東實踐深調研”活動,將走訪廣東15個特色村鎮,深調研鄉村旅游、預制菜產業園、生態農業、鄉村民宿等,發掘一批廣東“三農”發展的鮮活故事、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成效,展示各地鄉村發展的新模式和新前景。
9月19-21日,南都·灣財社攜手國臺酒業發起的“鄉村振興 廣東實踐”深調研第三站走進梅州,調研白馬村、百美村、桂嶺文旅等案例,涉及種源培訓、鄉村文旅、研學旅游等內容。
A
農文旅融合,打造康養特色小鎮
紅色小火車載著客人,叮叮當當的,穿行在黃色稻田中。視野隨著無人機來到空中,稻田中藏著兩匹白馬雕塑,以及“鄉村振興 美麗長潭”幾個白色主題大字。這里是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也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這里原來是一大片撂荒地,”白馬村黨總支部書記林金華告訴調研團,“在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駐鎮幫扶工作隊幫助下,從村民處將其租借過來,清理雜草、復耕復墾,以‘農業 景點’為主題,打造成白馬農業主題公園。”
省鄉村振興駐長潭鎮幫扶工作隊隊長、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副處長劉超越則表示,接下來將把長潭鎮打造為康養旅游特色小鎮,推動一產、二產、三產聯動發展,帶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吸引更多的人來這邊游玩,增加村集體收入。”
撂荒地變農業主題公園
成遠近聞名網紅打卡點
“去年我們來到白馬村時,這里還是一片雜草近人高的撂荒地。”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駐長潭鎮幫扶工作隊隊員、白馬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延志告訴調研團,在工作隊的積極推動和白馬村“兩委”的努力溝通協調下,這片荒地的使用權被統一流轉過來。之后,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農村發展基金會等社會力量,以百畝復耕土地為核心,著力挖掘客家、數學、藝術等文化元素,打造稻田花海、田間觀光小火車、黨建廣場、農產品展銷中心等景點,建成了白馬農業主題公園。
對于村里發生的這些變化,白馬村黨總支部書記林金華印象深刻。“我們白馬村去年以前,村集體收入一直是比較低的。”林金華表示,從去年開始變化就很大,特別是今年通過駐村工作隊把這100多畝地打造成主題公園,“公園建成之后,很快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不僅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糧食安全也有了保障,更是帶動村民和村集體增收。”林金華給調研團算了一筆賬,按照現在情況,周邊村民可以就地有工作,這個主題公園每天都要請好多本地的人,一天150塊錢,還有就是地租金可能也有幾千塊錢,“再加上小火車的運營收入,預計今年村集體收入超過10萬塊錢是沒有問題了。”
將打造研學等功能的農旅融合示范點
除了稻田小火車,白馬農業主題公園還包括迎賓廣場、鮮花大道、稻田花海、農產品展銷中心等旅游打卡點。“觀景平臺還在打造中。”駐鎮幫扶工作隊的隊員介紹稱,改造完成后,游客站在觀景平臺上,整個公園的風景都可以一覽無余。
李延志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完善民宿、觀景臺、四合院、花廊、腳踏水車等配套設施,推進白馬農業主題公園建設,打造集餐飲、研學和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示范點,并與省內大型旅游公司合作開發旅游資源,帶領更多群眾致富。
在民宿開發方面,劉超越補充介紹稱,鄉村振興要持續發展,必須有穩定的造血功能,幫扶工作隊現在正聯合社會企業,利用長潭鎮的水庫優勢,規劃建設一批有蕉嶺特色的鄉村民宿。現在還是在打基礎,除了民宿方面的規劃,看哪些地方適合做民宿,比如說像石窟河對面有一個小組,那邊風景非常好,還有很多這種老的民居在那里閑置,“我們希望能夠有實力的大公司,進行一個統一的打造。”
對金桔品種優化升級
將建200畝金桔標準化示范基地
長潭鎮地處石窟河畔,水質優、土壤肥,擁有以絲苗米、蜂蜜、金桔、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精品農業產業為代表的長壽概念農產品。在白馬主題公園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文化長廊,也展示了梅州市獲批的1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信息。駐鎮幫扶工作隊表示,發揮市場監管部門職能優勢,既提高了農產品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也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到,由產品到產業、由增 量到增效轉變的農業升級之路,“把人氣的吸引力轉化成促進村集體和村民增收的經濟力,用美麗鄉村拉動美麗經濟。”
距離白馬村11公里的大山深處,百美村以金桔產業遠近聞名。百美村黨支部書記何展鋒介紹,百美有4個自然村,有11個村民小組,總共263戶,百美村主要產業是金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1000多畝近2000畝,現在失管了很多,“這幾年因為鄉村振興,美麗鄉村治理,很多老百姓也開始回來。而且,一村一品方面,我們帶動老百姓打造了100畝的金桔基地。”
在何展鋒種植的金桔園,山上種滿了金桔樹,“明年就可以采摘了。”何展鋒表示,村里計劃建設200畝金桔標準示范基地,大概明年4月建成。廣東省農科院的技術人員也對金桔的品種進行了優化升級,以前賣8塊錢/斤,以后可以賣到60元/斤,以前的產量是1000斤/畝,以后可以提高到3000斤/畝。金桔苗一般都要滿三年才能長成,何展鋒對帶動村民種植金桔很有信心,“村民們看到有錢賺,就會自動自覺地來種金桔。”
打造電商平臺直播室
準備直播帶貨做大金桔產業
作為蕉嶺縣長潭鎮曾經的“后進生”,百美村也是省鄉村振興駐長潭鎮幫扶工作隊的重點幫扶對象。劉超越介紹稱,工作隊注重培育“領頭雁”,采取示范培訓、實踐鍛煉、觀摩學習等方式,提升黨員干部加強鄉村治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何展鋒便是這樣的“領頭雁”。在何展鋒的發動帶領下,全村黨員和村民齊心協力,打造出以金桔種植、林下經濟和休閑農旅為核心的鄉村產業。“我們計劃推進拆舊復墾工作,建設近1000平方米的農產品保鮮庫、加工車間和農旅配套基礎設施,帶動更多村民致富。”何展鋒說。
除了提高金桔的產量,金桔的銷售同樣是何展鋒關注的內容。在百美村村委會,一間擺滿綠茶、蜂蜜等特產的直播間也準備妥當。“這個是我們準備做的電商平臺直播室。”何展鋒準備用直播帶貨的方式做大做強金桔產業,村里已經建好了電商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地培訓電商人才,“百美村有個村小組組長,名叫馮金海,是專門做農村電商的,我特意把他叫回來,等11月金桔一成熟,就開始做直播帶貨。希望能帶動把老百姓的金桔全部銷出去。”
金桔等農產品直播帶貨,也離不開駐鎮工作隊的專業幫扶。劉超越表示,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助力鄉村振興的優勢,推動“標準化 鄉村振興”,大力實施標準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知識產權 鄉村振興”,充分挖掘蕉嶺地理標志資源,培育鄉村區域地理標志優勢產業,提升地理標志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農民農企商標品牌意識;推動“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質量認證體系建設,推動檢測認證服務進鄉村、進農企、進農戶,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認證機構積極為有機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提供檢測認證服務,支持鄉村產業升級。
B
揭秘壽鄉秘訣,發掘開發長壽食品
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的蕉嶺人文展示空間,一面由照片組成的“長壽老人的多媒體笑臉墻”特別引人注目。點開每一張老人的電子圖片,背后都藏著一位百歲老人的健康作息與生活寄語。“國內5個世界長壽之鄉中,梅州就占2個,其中1個就是蕉嶺。”會議中心講解人員指著“世界壽鄉分布圖”向調研團成員介紹。
60多名“百歲老人”
揭開蕉嶺壽鄉“長壽秘訣”
2014年5月30日,“世界長壽鄉——中國·蕉嶺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蕉嶺繼廣西巴馬、新疆和田、江蘇如皋之后,成為第七個躋身“世界長壽鄉”之列的地區。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長壽梅州”、“世界壽鄉”也成為這里的關鍵詞。
“長壽老人的多媒體笑臉墻主要顯示95歲以上老人的資料,其中百歲及以上的老人60多人。”桂嶺文旅副總經理譚穎瑜表示,通過展示百歲老人的健康作息與生活寄語,揭開蕉嶺人的長壽秘訣。“通過蕉嶺老人的微笑與良好生活觀念的宣導,為觀眾們樹立健康生活的正確榜樣。”
除了寫有老人寄語的“長壽老人多媒體笑臉墻”,在“世界壽鄉”長壽文化休憩空間的蕉嶺生態氧吧,以蕉嶺與自然對話為靈感,展示桫欏等多種珍稀植物及種子樣本;富曬作物園地,展柜精致陳列冬筍、黑花生等富曬農作物,并將數字AR技術與作物生長環境深度結合,仿真種植并展示當地農作物生長過程;而空間中部一棵名為“生命之樹”的藝術裝置,與年輪地花緊密呼應蕉嶺城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奧秘與智慧。
開設“客都優選·鄉村振興館”
為梅州特色農產品提供展銷渠道
近年來,蕉嶺充分發揮世界壽鄉品牌、富硒資源和生態優勢,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方向,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企業帶動,著力培育綠色農業,大力扶持一杯茶、一瓶水、一粒米、一棵筍、一瓶蜜“五個一”富硒長壽食品開發,打響富硒長壽品牌。
這些長壽之鄉的農產品,有不少還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展示區”,展出桂嶺蜂蜜、蕉嶺綠茶、蕉嶺冬筍和三圳淮山四種產品。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介紹,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優勢,推動蕉嶺深挖資源稟賦,加強品牌培育,強化標準引領,加速價值提升,立足“小地標”打造“大產業”,擦亮“土字號”變身“金名片”,為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地標力量”。
為了讓這些特色農產品有更多的展銷機會,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和客都文旅合作,在游客接待中心開辟“客都優選·鄉村振興館”——蕉嶺分店。店內主營銷售“客都優選”系列自營產品,主打產品有柚子酥、柚子蜜、蕉嶺特色產品黑花生、腐竹、大米等。廣東桂嶺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丘榮山告訴調研組,鄉村振興館通過“線上 線下”消費幫扶模式相結合,利用“梅州所長”發揮“梅州所能”,利用蕉嶺特有的優勢,打造“五子登科”(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茶罐子、水缸子)優質農特食品,通過與龍頭生產商、依托客都優選品牌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好價格、好商品和好服務的高性價比購物體驗。
結合壽鄉豐富的人文資源
推出半天游和一天游的研學線路
除了長壽之鄉的IP,梅州蕉嶺的另外一個名片就是數學,這也是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得名的重要原因。丘成桐是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梅州蕉嶺也是丘成桐院士的家鄉。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是蕉嶺縣乃至廣東省,首個以數理為主題的國際性多功能文旅服務綜合體。
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還是蕉嶺乃至廣東省的熱門研學打卡點,自2020年9月底試運營以來,會議中心充分發揮名人效應和數學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研學模式,全力推動文化旅游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出了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研學旅行產品,打造富有蕉嶺特色的“行走課堂”。丘榮山介紹稱,作為研學熱門打卡點,會議中心以數學大會的召開為契機,擴大盛會效應,結合壽鄉豐富的人文資源,推出半天游和一天游的研學線路。
丘榮山表示,“在推出研學游線路的基礎上,公司還串聯丘成桐祖居、丘逢甲故居、會議中心、卡拉比-丘廣場音樂噴泉、長潭旅游度假區、謝晉元故居等人文節點,形成一天游的人文旅游線路,讓大家對壽鄉蕉嶺的數理、人文以及城鄉發展有整體的認識,線路推出后頗受歡迎。”中心還與梅州市佳美職業培訓學校合作成立新公司經營廣東(蕉嶺)鄉建館,鄉建館位于蕉嶺縣蕉城鎮龍安村,是未來鄉建發展的智能場館。鄉建館可以舉辦夏令營等特色活動,讓孩子體驗農耕種植采摘,體驗蕉嶺非遺食品制作,學唱客家山歌等,為市民游客提供鄉村休閑好去處。除此之外,培鴻鄉墅也在緊鑼密鼓籌建中,里面有92間客房,可以給研學團隊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
點評
鄉村振興需要人才 農旅結合將有很大空間
作為本次調研團企業代表,貴州國臺酒業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華南分公司總經理戚馬帶對白馬村的小火車、稻田畫,百美村的金桔園印象深刻,“經過在白馬村和百美村的深調研,我們充分認識到了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特別需要像何展鋒書記這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領頭雁’。”
另外,戚馬帶認為美麗鄉村不僅要環境美,更要產業興、農民富。比如百美村立足生態資源優勢,依托“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采取“合作社 農戶 公司”模式,積極引導村民大力發展金桔種植,并朝向規模化、集約化、電商化發展,進一步做大金桔產業、做優金桔品質,真正把“美麗資源”轉變為“美麗經濟”,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調研團還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大宇之旅”專題展示空間,數理競賽活動空間、蕉嶺人文空間展區、“世界聲音”丘成桐人文走廊、蕉嶺城市客廳等展區。戚馬帶表示,經過2個多小時的參觀學習,盡情地領略丘成桐先生的風采,發現數學之美,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在客都優選·鄉村振興館,看到了桂嶺蜂蜜、大米、嘉俊九蒸梅菜干、蜜柚果干、黃金姜糖等壽鄉特色的農產品,“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量浩大的偉大工程,離不開市場監管部門對農產品標準、質量的提升,也需要企業尤其是涉農企業對產品銷售、包裝進行專題研究,尤其是農旅結合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A04-07版
策劃:王瑩
統籌:甄芹 陳養凱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陳養凱 馮家鉅 許琨
攝影/視頻:謝桂成 余鑫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4192.html
下一篇:蟹膏是什么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