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文化傳承型美麗鄉村建設(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文化)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2)
一、田園綜合體是什么?
(一)田園綜合體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二)田園綜合體的提出是基于一種商業模式方法論。其出發點是主張以一種可以讓企業參與、帶有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城市元素與鄉村結合、多方共建的“開發”方式,創新城鄉發展,形成產業變革、帶來社會發展,重塑中國鄉村的美麗田園、美麗小鎮!
(三)田園綜合體經濟技術原理,就是以企業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鄉村社會進行大范圍整體、綜合的規劃、開發、運營。
1.首先企業化承接農業。企業承接農業,就可以避免實力弱小的農戶的短期導向行為,可以做中長期產業規劃,以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的方法提升農業產業,尤其是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
2.規劃打造新興驅動性產業——綜合旅游業,也可稱之為文旅產業,促進社會經濟產生大的發展;
3.在基礎產業和新興驅動性產業起來后,當地的社會經濟活動就會發生大的改變,該地區就可以開展人居環境建設,為原住民、新住民、游客這三類人群,營造新型鄉村、小鎮,形成社區群落。所以也可以這樣描述,田園綜合體最終形成的是一個新的社會、新的社區。
綜上,田園綜合體就是農業+文旅+地產的綜合發展模式。
早在2012年底的時候,我國就有8.5萬個村開展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活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主體達到170萬家,其中農家樂150萬家,從業人員2800萬,占全國農村勞動力的6.9%,年接待游客8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中國休閑農業產業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亮點之一,并彰顯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四)田園綜合體綜合產業體系構建
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綜合產業鏈包括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衍生產業四個層次的產業群。
1.核心產業是指以特色農產品和園區為載體的農業生產和農業休閑活動;
2.支持產業是指直接支持休閑農產品的研發、加工、推介和促銷的企業群及金融、媒體等企業;
3.配套產業則是為創意農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的企業群,如旅游、餐飲、酒吧、娛樂、培訓等等;
4.衍生產業是以特色農產品和文化創意成果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業群。
二、田園綜合體搞什么?
田園綜合體的定義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定義,第一是關于主體的定義,它強調要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主要不是別的,但是主要也不是說完全就合適,農民能夠充分參與和受益。第二是在產業內容上是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三個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意思是參與建設和受益主體必須是。
(一)循環農業就是利用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多層次利用技術,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廢棄污染最小化的一種環境友好型農作方式。
(二)創意農業是以審美體驗、農事體驗為主題,具有養生、養美、體驗品味的功能和快樂,提供給在快節奏工作中的人放松的地方,增添被高樓大廈包裹外的樂趣,目的是讓農民增收、農村增美、企業增效、城市增輝。其借助創意產業的思維邏輯和發展理念,人們有效地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地現代農業,即現在所謂地創意農業。
(三)農事勞動就是休閑農業將農業生產、自然生態、農村文化和農家生活變成商品出售,城市居民則通過身臨其境地體驗農業、農村、農民資源,滿足其愉悅身心地需求。
三、田園綜合體怎么搞?
田園綜合體具體怎么搞?我們來看看我國臺灣以及國外是如何發展田園綜合體,他們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之處呢?
臺灣

總體特征:分享型經濟模式,經營形態多元,大致可分為休閑農場、休閑漁業、展示中心、觀光農園、農村民宿及森林旅游等。在經營上結合了農業產銷、技工和休閑服務等三級產業,生產、生活與生態三位一體,具有經濟、社會、教育、環保、游憩、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的功能。
典型案例:大地震曾讓臺灣南投縣埔里鄉桃米村的房屋倒塌,而當地擁有29種臺灣原生青蛙,臺灣島共143蜻蜓,在桃米發現56種,于是村民不斷宣傳當地種類豐富的青蛙和蜻蜓,用紙、布、石頭等制作手工藝品,還建成了全球唯一一座紙教堂,把地震造成的洼地改成人工湖,湖邊設有彈簧,托起一只小船,人在船上可以體驗模擬地震的情景,村民將小船命名為“搖晃的記憶”。周末和節假日,桃米村日接待游客近1500人,每年門票收入有200多萬人民幣。


可借鑒之處:臺灣休閑農業成功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情景消費”,創造出大量的奇觀、風景和主題。注重定位、強調特色,在“體驗經濟”理念之外,還出現了“分享經濟”理念,即休閑農業經營者與游客分享鄉村生活,變“消費者為上帝”為“與客人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韓國


總體特征:韓國發展休閑農業的經典形式為“周末農場”和“觀光農園”;注重資源整合,海灘、山泉、小溪、瓜果、民俗都成為鄉村游的主題;注重創意項目開發,深度挖掘農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歷史等并使其商品化;注重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注重鄉村旅游嚴格管理。
典型案例:江原道旌善郡大醬村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勝地由和尚與大提琴家共同經營,利用當地原生材料,采用韓國傳統手藝制作養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醬,既符合現代人的養生觀念,還可以讓游客親臨原初生活狀態下的大醬村,傳承民俗文化特色,此外,休閑農業的經營者還特別準備了三千個大醬缸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會、綠茶冥想體驗、赤腳漫步樹林及美味健康的大醬拌飯,增加了游客的體驗性。

可借鑒之處:以“奇”為突破口,突出鄉土氣息。
日本

總體特征:日本政府積極倡導和扶持綠色觀光產業;法律法規和財政預算齊頭并進,并科學制定綠色觀光農業經濟發展規劃,同時重視民間組織的作用,并且適時對其進行財政支持。在綠色觀光旅游產品開發中,日本注重環境保護和當地居民的主體性,尊重農村居民和地方特點,不過度關注經濟利益;另外,日本不斷拓展綠色觀光農業的內涵,在觀光農園、民俗農園和教育農園等方面進行創新。
典型案例: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大王山葵農場,該農場以黑澤明的電影《夢》的拍攝地點而聞名,這種以農場為依托,以媒體傳播為宣傳手段也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方向之一。

可借鑒之處: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機制和政府激勵措施,并能充分發揮民間組織(NPO 等)的參與促進作用,生產手段也逐漸向自動化、設施化、智能化,生產經營管理向網絡化發展。
意大利

總體特征:意大利農業旅游區的管理者們利用鄉村特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將鄉村變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空間。這種“綠色農業旅游”的經營類型多種多樣,使鄉村成為一個“寓教于農”的“生態教育農業園”,人們不僅可以從事現代的健身運動,還可以體驗農業原始耕作時采用的牛拉車,甚至還可以手持獵槍當一回獵人,或是模仿手工藝人親手制作陶瓷等。
典型案例:意大利現有1.15萬家專門從事“綠色農業旅游”的管理企業,它們管轄的景區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托斯卡納、翁布里亞、馬爾凱大區,南部的坎帕尼亞大區以及北部的威尼托、特倫蒂諾和利古里亞大區。據意大利環境聯盟執委會官員魯杰羅介紹,這些景區為不同的游客提供了類型不同的個性化服務。目前,這些景區中70%以上都配有運動與休閑器械,供那些喜歡健身運動的游客使用;55%的景區為游客提供外語服務,為外國游客解決語言不通的困難;50%以上的景區提供包括領養家庭寵物在內的多種服務項目。

可借鑒之處:意大利人喜愛“綠色農業旅游”,這與該國政府重視環保,發展生態農業不無關系。尤其是近幾年間,意大利的生態農業發展很快,生態農業耕地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美國

總體特征:美國市民農園采用農場與社區互助的組織形式,參與市民農園的居民與農園的農民共同分擔成本、風險和贏利。農園盡最大努力為市民提供安全、新鮮、高品質且低于市場零售價格的農產品,市民為農園提供固定的銷售渠道,雙方互利共贏,在農產品生產與消費之間架起一座連通的橋梁。
典型案例:美國Fresno農業旅游區由Fresno city東南部的農業生產區及休閑觀光農業區構成。區內有美國重要的葡萄種植園及產業基地,以及廣受都市家庭歡迎的賞花徑、水果集市、薰衣草種植園等。采用“綜合服務鎮 農業特色鎮 主題游線”的立體架構,綜合服務鎮交通區位優勢突出,商業配套完善;農業特色鎮打造優勢農業的規模化種植平臺,產旅銷相互促進;重要景點類型全面,功能各有側重。

可借鑒之處:采用資源導向型的片區發展模式:產業強者重在生產銷售,交通優者重在綜合服務,生態佳者重在度假;要做足體驗性,同時把握重點人群需求:針對青少年家庭市場做足農業體驗,針對會議人群做強硬件設施與配套娛樂等;另外,通過豐富的節慶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法國

總體特征:自從法國推出“農業旅游”后,以農場經營為主的休閑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這些農場基本上是專業化經營,其中主要有九種性質:農場客棧、點心農場、農產品農場、騎馬農場、教學農場、探索農場、狩獵農場、暫住農場以及露營農場。
典型案例:地中海沿岸的普羅旺斯是法國最美麗的鄉村度假勝地,特色植物薰衣草幾乎成為普羅旺斯的代名詞,其充足燦爛的陽光最適合薰衣草的成長,不僅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欣賞花海,還帶動了一系列薰衣草產品的銷售。除了游覽,其特色美食——橄欖油、葡萄酒、松露也享譽世界。還有持續不斷的旅游節慶活動,以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和藝術氛圍。

可借鑒之處:法國休閑農業的發展得益于多個非政府組織機構的聯合。具體是指各行業協會在政府的政策指導下制定相關的行業規范和質量標準,推動以農場經營為主的休閑農業得到快速發展。
發展田園綜合體一方面是為了解決人民休閑旅游的需求,一方面是為了發展農村經濟。這將是大勢所趨。但不得不提到的是,發展田園綜合體一定要做到發展優勢項目,做出特色,只有這樣,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才能不斷發展下去。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田園綜合體規劃戰略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與小編聯系,將及時更正、刪除。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425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