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一圈釘子的板鞋叫什么(原來鞋的古音是hai)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0)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是一句我們所熟知常用的俗語,比喻要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只是按這字面意思,就是為了要想打到狼有時候,不擇手斷,必要時能以舍棄孩子做為代價。
仔細想想這句話,真不合人情,讓人難以相信:為了打到一只狼,會不惜冒著讓一個孩子丟掉性命的危險,來捉住狼。這種做法,實在太殘忍、代價也太高了。
事實上,這句俗語,應該為:“舍不得鞋子套不著狼”!意思就是,要想捕捉到狼,就要翻山越嶺,不怕走山路浪費鞋。
“鞋”字,很多方言中仍讀作“hai”,這是古音的遺存。而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則讀成了“Xie”。
于是流傳于我國許多地區方言中,"鞋子"發音,仍類似"孩子"。如叫“鞋”字,讀“hai”的地方有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湖北、安徽、廣東等地。 只是在流傳過程中,俗語變形成為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產生了歧義。
如下列三首唐詩,“鞋”字讀成hai,就符合古音,全部押韻:
【春詞】盧綸
北苑羅裙帶,dai
塵衢錦繡鞋。Hai
醉眠芳樹下,
半被落花埋。mai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范元凱
神女初離碧玉階,gai
彤云猶擁牡丹鞋。Hai
應知子建憐羅襪,
顧步裴回拾翠釵。cai
【贈太常王建藤杖筍鞋】張籍
蠻藤剪為杖,楚筍結成鞋。 hai
稱與詩人用,堪隨禮寺齋。 zai
尋花入幽徑,步日下寒階。 gai
以此持相贈,君應愜素懷。 wai
今天的各方言向上追溯,大體也都能追溯到隋唐時期的韻書《切韻》時代的中古漢語。通過語言學界的多年研究,中古漢語時代的漢語讀音基本被構擬出來,“鞋”在當時讀為ghrai(hai)。“gh”是聲母,“r”是介音,“ai”是韻母。用“xie”類比,x是聲母,i是介音,e是韻母。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如陜北人把“買鞋(xie)”讀成“買鞋(hai)”、“閑(xian)得沒事干”讀成“閑(han)得沒事干”、“飯太咸(xian)了”讀成“飯太咸(han)了”,把“去(qu)不去(qu)”讀成“去(ke)不去(ke)”,把“上街(jie)”讀成“上街(gai)”等等,都是古漢語發音。(客家話發音也基本類同)--文中部分網絡摘抄,僅供學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477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