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海寧哪里的手工活最多(海寧20小店開在景區)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2)
來源:海寧日報-愛海寧
如今
動動手指就能讓
批量生產的衣服送上門
穿針引線、量體裁衣
似乎只存在于久遠的記憶里
但在海寧有位老裁縫
卻把這門手藝做了30年
而且依舊生意紅火
小小裁縫鋪堅守30多年
到裁縫鋪找師傅量體裁衣,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沒有多少體驗。網購,隨時隨地可買各種各樣的衣服。
街上也已鮮少能看到裁縫鋪子的存在。但要換個名詞,“私人定制”就將這門手藝一下子變得“高大上”了。
在鹽官度假區潮韻街有一位裁縫師傅,她叫徐李珍,據說徐阿姨的這家裁縫店已經開了30多年,時至今日,店里的生意依舊紅火。

帶著好奇,報姐來到鹽官度假區潮韻街,根據粉絲提供的線索,找到了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兩個門面,不足二十平米,陳列著大量布料和成品樣衣。

徐李珍徐阿姨就是這家店的店主,這樣一間小小的店面,她已經守過了許多歲月。

靠著一臺縫紉機、一把剪刀、一卷尺子、一塊劃粉和一個熨斗、一臺撬邊機,穿針走線長達三十年。

除了案臺,在店里占據著一方天地的縫紉機和撬邊機算是大物件了。


徐阿姨告訴報姐,這兩臺機器,她也已經用了30多年。


可以說,這兩臺老式機器陪伴了徐阿姨30多年的開店生涯,也見證著服裝行業從30年前的單一款式到30年后的多元化追求。
版型取勝 老店也有“爆款”
徐阿姨靦腆,話不多,見到報姐進門,徐阿姨起身招呼。
當報姐說明來意想要當場定制一款裙子時,徐阿姨開始耐心地介紹起了店里的“爆款”布料。

拿起掛下來的一段段面料,徐阿姨誠懇地介紹:“這些大家做的比較多,涼快一點,做睡衣蠻好!”
“這個花色看起來活潑一點,你喜歡哪一個?”
徐阿姨說,這些棉綢的面料穿在身上涼快,好多人都選這些,做睡衣也舒服。

采訪時有意思的是,當問起店里哪些是“爆款”時,徐阿姨靦腆地問起“爆款”的意思。埋首踩著縫紉機幾十年,守著這一方鋪面,她還沒接觸到這“時髦”的詞匯。

挑好面料就開始量體裁衣,徐阿姨告訴報姐,這是做好版型的關鍵一步,也是大家選擇定制衣服的很大一個原因。

做來穿的衣服要合身,關鍵的數據很重要。徐阿姨說,平時大家定做衣服,都需要到店里面量,大小長短,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
最重要的就是裁剪。裁剪好就能做好,裁錯了就不行。
式樣齊全 照著圖片就能做
一量一畫一裁剪,一條合身的裙子初具雛形。接下去的時間,徐阿姨一頭扎進衣服的制作中,整個過程,都離不開縫紉機和撬邊機這兩個“老伙伴”。

相比過去,今天徐阿姨背后的這面墻上掛著的布料面料更加多樣,花色也更豐富,每一塊布都是徐阿姨親自精挑細選出來的。


有了舒適和好看的布料,剩下的就全靠徐阿姨的這一雙巧手了,為了迎合顧客各不相同的“口味”,徐阿姨依著自己30多年的經驗,練就了看圖制衣的新技能。

“隨便什么式樣都有,客人要怎么做都給他們做,有照片就照著圖片來。看照片里的款式,怎么裁衣服我就能猜出來。”
“就看了這個圖片你就知道衣服怎么裁?”
“對,要動腦筋。”說起自己的手藝,徐阿姨,滿滿的自信。

30多年生意依舊紅火
和徐阿姨交談間,就有顧客上門來取前兩天定制的衣服了,粉色小花搭配新式的領口樣式,阿姨試穿后,很是滿意。

即使門店的位置從風情街搬到了潮韻街,可憑借著徐阿姨這與時俱進的手藝,店里的生意依舊紅火,上門來找她定做衣服的顧客絡繹不絕,這其中也不乏年輕顧客的身影。

做件短袖、連衣裙30元至50元,根據面料、工序的復雜程度調整,做件衣服一般不超過100,在吃碗面就二三十塊的今天,這樣的價格肯定也俘獲了不少人的心。
“客人多是有點多,年紀輕也有,年紀大也有,年輕人大多也來做這些睡衣。做裁縫就一直坐著沒有空,最忙的時候都要開夜工,晚上十一二點還在趕做衣服。”

有顧客說,她經常來做褲子衣服,穿著合身,很舒服,款式經常換。除了自己,這位顧客還給自己的孫女定做。“她態度很好,人很好,大家都信任她。”
面對顧客的肯定,不善言辭的徐阿姨顯得有些害羞,但這或許就是徐阿姨每天最大的樂趣。
從春夏到秋冬
30多年間
經徐阿姨手縫制的衣服
溫暖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老機器踩出了“新時尚”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516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