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棒棰島景區介紹(那美麗的棒錘島的文化符號)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5)
文/田櫻(遼寧)
棒錘島,一個大連最美麗的地理坐標之一,它形如農家搗洗衣的棒錘,它有著美麗的傳說,它曾留下偉人和眾多政要及名人的文化符號,它給我留下了溫馨醇厚的記憶。

老作家竣青在這里為我作畫、寫書序
我與著名作家峻青的相識,就是在棒錘島。那是在一九八九年八月,一個燠熱的夏天,當時我將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榴梿情》,欲請一位作家作序。此時,正值峻青與夫人于康來大連采訪,應我之邀,我們相見在棒錘島賓館。





峻青是我心中仰慕的老作家,他被稱為是“一手拿筆,一手拿槍的好漢”。他的作品,我上小學和中學時就拜讀過,尤其是峻青的優秀短篇小說《黎明的河邊》和《黨員登記表》等,是我喜讀的作品。后來大學畢業和工作后,又讀過他的一些作品,《秋色賦》,是我敬仰的散文。因此,能見到這樣一位可敬的知名老作家,我的心情是激動而驕傲的。
我見到峻青時,他年己六十七歲,目光矍鑠,身材魁梧,慈眉善目,豪爽健談,平易近人。在棒錘島他下塌的房間里,我們的交談從創作到外貿工作,暢所欲言,妙趣橫生。他談到了過去難忘歲月和創作生涯:他一九二二年四月二十日出生在山東省海陽縣,幼年家貧,只讀了幾年小學,十三歲便去工廠當童工。抗日的烽火帶引他參加了革命工作,當過昌維地區敵后武工隊隊長,膠東《大眾報》記者,新華社前線分社戰地記者,《中原日報》編輯組長,中南人民廣播電臺編委兼宣傳科長。解放戰爭中,他又逐鹿中原。從一九五二年起,從事專業創作,一九五六年接替夏衍任上海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三、四屆理事,《文學報》主編,上海市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炎黃書畫院院長,《美化生活》雜志社社長兼主編,海墨畫社顧問。他的創作生涯豐富多彩,一九四一年創作了第一篇作品《風雪之夜》,后擔任報紙的記者和編輯工作。解放后任文藝界領導工作。從交談之中,可以看出峻青是擅長寫革命斗爭題材的有成就的作家,他十八歲投身革命,戰斗中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深深地感動著他,他說:“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多少父老兄弟在我的身邊倒下去了,多少英雄兒女的壯烈事跡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里,每一想到這些為了黨和人民的共同事業而慷慨地貢獻了自己的寶貴生命的人們,我的心就情不自禁地跳動起來,發生了一種要用文學創作來表現他們的強烈沖動,這種沖動促使我寫出了這些作品。” 他的小說的共同特點是,善于用濃重的筆墨,從正面描繪革命斗爭的艱難、殘酷,刻畫在艱苦的環境中解放區人民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堅貞,以及他們大義凜然的革命英雄主義和崇高的自我獻身精神,為我們繪制了一幅幅色彩絢麗、氣吞山河的歷史畫卷,為青年一代提供了一部生動形象的傳統教材。上個世紀五十代以后,峻青寫了一些反映膠東人民在和平建設時期的英雄業績小說,《老水牛爺爺》、《蒼松志》》、《山鷹》、《丹崖白雪》等。我讀過他的散文,感情充沛,噴薄欲出,真情實感,迸發出引人共鳴的火花。特別是一九六二年,他寫的膾炙人口的《秋色賦》,給人以正視困難,勇敢地戰勝困難的堅強力量,文字雋永,被譽為佳作;《雄關賦》立意雄渾,語言娟秀,以登臨山海關懷古撫今,抒發激奮自豪;《三峽賦》,文筆酣暢,富有真情實感。此次,峻青還談到他把長篇小說《海嘨》,改編為電視劇的經過。初次相識,親切地交談,美好的回顧,使我深深感到他是我想象中的一位可敬的老作家,一位博學多才的長者。



大連八月,酷暑炎熱,驕陽似火,我幾次到他下榻的棒錘島賓館登門拜訪,他都熱情接待,指導鼓勵我寫作。當談及請他為我的新作寫序時,他欣然應諾,立刻要去了我的手稿。炎熱之日,他不辭辛勞地看完了我的手稿,幾天后我就看到了他為我新書寫的序《身系五洲 情滿四海》。真可謂“妙筆生花”,不愧是位老作家,文字雋永,感情充沛。可見,峻青對我是多么真誠的鼓勵和支持。峻青在大連的日子里,我時任市散文學會會長,專門邀請了市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鄧剛,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于植元聚會,一起相聚在棒錘島,暢談創作,使我深受啟迪。
峻青還是一位丹青妙手,現在出版的《峻青書畫選》,薈萃了他的秀美的書畫作品。峻青和夫人于康,離開大連前夕,在棒錘島賓館揮筆為我畫了一幅題為《聽雨》的水墨畫,磐石突兀,幾束綠葉,幾枝細竹,依偎其側,妙趣橫生,其間亭亭玉立著清芬的水仙花。還有一幅題為《路》的條幅,書寫的“路”字,好似一條崎嶇的路,字旁題寫著屈原《離騷》中的一段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還贈送給我一本他的散文集《三峽賦》。他富有詩意地對我說:“身系五洲,情滿四海,希望你有更多反映外貿事業的作品出現。”
夏日,奇熱。他下榻的棒錘島賓館景區,蟬比往年多,滿耳蟬聲引發人的激情,他揮毫畫了一幅《柳蔭群蟬圖》,并賦詩:“一枕海風送好夢,滿耳蟬聲發詩興。”送給了我。我帶小女兒去看望他時,他還為小女兒畫了一幅題為《蕙蘭》的畫作,畫面是一棵清香溢幽谷的蕙蘭,題詩:“蕙蘭生幽谷,清香溢山川;品高行自潔,色素質彌堅”。
峻青大連之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成了我們深厚友情的良好開端。一九九四年四月,峻青在上海家中,纏綿病榻,已三載有余。此時,他收到我的第五本散文集《草屋情》的書稿,病中毅然拿起了擱置多日的筆,奮筆疾書,為我作序,寫了題為《儒商情》的序文,并寫了一封信,信中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對作者的關切。從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榴梿情》到《草屋情》,五本書中,他為我寫了四本書的序,每一篇都是那么富有激情,那么真摯。
2019年8月19日享年96歲的老作家峻青病故。往事情長, 峻青在棒錘島的日子,一直深留在我的美好記憶之中。
小交會我在這里會友結真情
我和馬來西亞新原集團董事長楊天培先生的相識,回想起來頗有戲劇性。
那是在一九八九年東北地區暨內蒙古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小交會)時。可以說是一瞬間相識而成為多年摯友。
記得,當時洽談會客商,大都下榻在大連棒捶島賓館。那日我去賓館拜會一位客商。在賓館主樓上電梯時,偶見一位身材高大,精神充沛,身著馬來西亞人常見的灰色短袖布衫的人。當時,電梯中只有我們倆人,我們有禮貌的對視后,他首先開口,詢問遼寧省五礦進出口公司談判室地點。我時任市五礦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敏感的神經,立刻驅使我拿出名片與他交換,交換后,知道他是馬來西亞新原集團董事長楊天培。我告訴他問的談判室地點后,邀請他有時間到我們的展室看看。電梯很快到了一層,我們的交談和相識,大概也只有區區的幾分鐘。
翌日上午,我在交易會公司談判室,正在洽談業務。猛抬頭,看到昨日在電梯上見到的楊先生,我急忙上前打招呼,并向他介紹了展間的樣品。我公司宗旨“廣交朋友,奮力開拓”醒目大字吸引了他,他細心觀看了滑石粉和滑石塊樣品。從洽談中,知道他的公司主營化工商品,并經營五金機械產品,在馬來西亞設有多處分公司,規模大,生意紅火。
我們在談判室進行了業務洽談,楊先生誠摯坦率,我們簽訂了滑石粉購貨合同。爾后,我約他參加晚宴,他愉快地接受了。晚宴前,我接到楊先生的電話,他說:“你們公司的宗旨是‘廣交朋友,奮力開拓。’我想介紹兩位朋友與你相識。”我當即表示熱烈歡迎他們一起參加晚宴。
晚宴安排在棒錘島賓館,我在大廳迎接了楊先生和他的兩位朋友。同去的宋兆棠先生是廣源機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一位精力充沛,虛懷若谷的人。楊耀才先生是南隆有限公司總經理,有著博士學位,都稱他楊博士。
晚宴,是在歡快氣氛中進行的。三位朋友對棒錘島賓館美景贊嘆,當時宴會廳墻壁的中國詩畫,深深吸引了他們。一幅畫上有宋朝朱熹的詩“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風光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楊先生吟詩而興:“真可謂此次尋芳棒錘島,碧海美島,光景時新啊!” 接著又指著旁邊一幅詩畫上,唐朝王維的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接著,他余興未盡地說:“吟誦王維的這首詩,我就想起我們馬來西亞的馬六甲,那一座華人華僑保留下來的三保廟,其廟前的那棵紅豆樹,覺得它更富有詩意,表達了我們海外赤子華僑華人對杰出先人鄭和的緬懷與景仰。”
吟詩品畫,氣氛熱烈,那歡快的情景,至今還深深的留在我的記憶之中。此次洽談會上的偶相識,又引來了兩位好友,從此我們結下了悠悠友情。三位好友成了大連小交會的常客,被熱情地稱為交易會上的“三劍客”。我和三位朋友的交往愈來愈多,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常組織貿易團赴馬來西亞考察訪問,每次都受到三位友人的熱情接待。一九九〇年九月,市外經貿委在泰國舉辦招商引資洽談會,三位朋友聽說我們參加這次洽談會,表示一定組團參加。并對我說,參加大連小交會時,看到我公司洽談室掛了許多中國書畫,而中國書畫在東南亞華人中很受歡迎,若來泰國能配上個小畫展,可以錦上添花。由此,我受到啟發。于是我公司與市美協溝通,決定在洽談會時,聯合舉辦小畫展。正值泰國榴梿放香的時節,大連國際博覽會在泰國中華總商會的光華堂開幕了。開幕當天,一個欣喜的場面出現了,一批客商涌到了我們的展廳。我們的展廳里“大連美協和大連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聯合舉辦”的小畫展,數十幅中國山水畫、仕女圖、佛像和書法,引來一批客商,洽談業務,觀賞書畫,場面熱烈。其間,我的三位馬來西亞朋友楊天培、宋兆棠和楊耀才,同時來到我們展廳,出現了“畫招客”的感人一幕。他們一邊觀書畫,一邊洽談業務,他們不僅捧場,而且帶頭選畫,《女媧補天》畫,被楊天培先生選中。宋兆棠和楊耀才先生分別選中了《金石灘》和《棒錘島》畫作。他們既選畫,又洽談業務。由于三位朋友的帶頭,吸引了眾多客商,有的購畫,有的簽訂合同。真可謂“畫招客,畫中情,商中情。”我還曾兩次陪市領導赴馬來西亞參加大連市招商引資說明會,兩次都得了三位好友的鼎力相助,兩次招商會成果豐碩,寫下了大連與吉隆坡的友好佳話。
每當我回憶起當年在棒錘島,相識相交朋友的往事,就倍加懷念那比金子更珍貴的真情。
參加政協會參政議政
每屆大連市政協會,大都在棒錘島賓館舉行。我曾是市政協大連市九屆政協委員,由于會場和住宿都在棒錘島賓館,參加政協會,參觀訪問,棒錘島給我留下了溫馨醇厚的印記。
在會議期間,我作為應屆委員,積極參政議政,每次參加會議前,都到市里有關部門,走訪了解,調查研究,會議期間積極撰寫提案。我曾先后撰寫了關于招商引資、企業整頓和環保衛生等六份提案,并獲得過市政協的提案獎。從中,我深深感受到參政議政的責任感和光榮感。
棒錘島賓館曾留下偉人和眾多政要及名人的文化符號,在政協期間,我還參觀了從1962年到1973年,先后三次接待過周恩來總理的3號樓3001房間,這里如今依然保持著當年的原貌:一間寬敞的臥室里,只擺放著一張雙人床和一個沙發。后來,這里建立了《周恩來總理在大連紀念室》。那次聽賓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總理最后一次離開賓館,是1973年8月1日,那天的告別場面在賓館的樓門口,場面十分感人。周總理和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勸阻大家不要再送了,總理說:“就在這里告別吧。你們一定不要到機場送我,不要耽誤工作,不要浪費汽油。 ”周總理表示以后還要再來,但回到北京后,總理的健康每況愈下,再也沒來大連。
政協會期間,我還來到葉劍英元帥的詩碑前留影,這詩碑是1965年8月24日,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葉劍英元帥,到大連視察軍事工作,下榻東山賓館,面對當時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胸懷天下風云,葉帥憑海遠眺,揮毫寫下七律《遠望》: “憂患元元憶逝翁,紅旗縹緲沒遙空。昏鴉三匝迷枯樹,回雁兼程溯舊蹤。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轉還憑革命功。 ” 葉帥特地注明,這首詩寫“在大連,棒棰島”。毛主席十分欣賞氣勢恢弘、寓意深刻的《遠望》這首詩。在1965年12月26日72歲誕辰時,欣然命筆把這首詩抄贈給前去探望他的毛岸青與邵華。1977年4月6日,毛主席手書《遠望》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同年,建成使用了17年的東山賓館,改名為棒棰島國賓館。
棒錘島,給我留下了溫馨美好的文化符號印記。
作者簡介:本名:田俊明, 筆名:田櫻,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曾任大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大連作家協會顧問、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大連市散文學會會長。著有:《榴槤情》《櫻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吳哥情》《基緯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櫻》等。
投稿郵箱:haijiao424242@qq.com
壹點號 書卷文苑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718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