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安踏跑鞋系列哪款好穿(養秋膘與跑步并不沖突)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5)
誰說養秋膘就不能鍛煉?這兩件事一進一出,完全不沖突啊。而且現在秋風涼,太陽暖,跑起來也舒服許多,搞一雙合腳的跑鞋,晨起出門溜幾圈,晚上運動場甩汗半小時,回來夜宵擼串嗦粉,壓力就小了許多,也不怕周圍人揶揄。你說我吃得多!可我好歹也出去鍛煉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你腦滿腸肥的,吃完走幾步了么?
今天這篇小文,跟大家聊聊我的跑鞋。入手1年多,除了盛夏和長跑時不穿它,其余時間我都在腳上穿著,主要是腳感舒適,緩震效果不錯,所以日常慢跑和上班代步都是它陪著我。

簡單開個箱。這雙鞋來自安踏,但屬于和另一個品牌咕咚的聯名款,有個“創1.0”的官方名稱,不知道現在有沒有2.0。

聯名這塊兒出了品牌LOGO之外,主要是用上了咕咚智能跑鞋的大數據,隨鞋附帶一個咕咚的智能硬件“咕咚跑步精靈”,這樣一來,鞋子就有了智能屬性,可以隨時計步,利用APP進行運動健身指導。

熒光綠鞋盒 安踏大LOGO,鞋子有黑白灰藍4種配色,我選的是淺灰配色。吊牌標有“智能分子吸震科技”,右下角就是已經拆開的咕咚跑步精靈了。

淺灰色也有深色和熒光綠點綴,Anta的LOGO和英文也清晰可見。鞋身擁有流暢的線條,鞋幫、鞋底銜接處打膠細致,做工方面沒什么可挑剔的。

大面積的升級版A-Web彈性呼吸網加持,穿著透氣不悶腳,鞋體也輕盈許多。此外,整體的包覆感不錯,系好鞋帶,有一種鞋腳一體的感覺。

跑步久了有點挑鞋。除了包裹感舒適,緩震也是我的一個剛需。穿上安踏&咕咚聯名跑鞋,跑步的第一個月感受很明顯。比如加厚的鞋舌,鞋跟加厚泡棉的包裹性,整體貼腳,但沒有緊束感。

再如踏地時可以感到足量的緩沖,腳踝和腳掌不易疲憊,行走跑步站立,室內外鍛煉都比較舒服。

之所以有較好的緩震效果,一方面要歸功于SMART S.A.M分子結構的材料,這種材料主要用在腳跟中底,運動時產生的沖擊和震動傳到這里會被大量吸收,分子結構“抱團”后再恢復原狀,效果比傳統中底強一倍。另一方面,中底采用了A-FlashEdge回彈科技,彈軟兼具。現在跑了大半年,換上其他緩震效果弱的鞋子就不太適應了。

另一個感受是抓地力。各位看下鞋底就知道了,中央凹陷處增加了抗扭穩定支撐片,腳掌的TPU支撐到位,鞋底曲面前后高度差10mm左右,重心稍稍向前移,蹬踏時會省力許多。

再說幾個細節。比如鞋后跟拉繩有反光效果,鞋頭雙層織物的內層也有反光效果,可以增加夜跑時的安全性。

鞋帶和鞋墊特寫:多出1対系帶孔,必要時可以加強包裹,腿粗腳胖也不要緊。鞋墊來自歐索萊,屬于安踏定制款,承托腳掌,增強了包裹感,也增加一層緩震效果。

安踏與咕咚聯名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引進了智能大數據。用過咕咚APP的朋友都知道,有了這個智能跑步精靈,普通跑鞋就可以變身智能款,可以在日常行走奔跑時記錄運動數據,走跑軌跡,并于所有咕咚跑友線上拉練,玩轉智能運動社區。

下圖就是咕咚APP的界面,簡單幾步綁定咕咚跑步精靈之后,就可以通過APP同步運動數據,日常跑步的配速、卡路里消耗量、行程軌跡、邁步頻率、腳掌沖擊力等等都可以直觀地用圖表展現,初學者也可以借助咕咚的在線教程或教練指導,逐步掌握科學的跑步/運動方法,比如糾正不良跑姿,系統地安排訓練時段等等。

咕咚智能跑步精靈的拆裝比較簡單,下面有個托片,上面是主體,二者隔著鞋帶卡在一起就可以與鞋子合為一體。這種卡扣的方式可以讓它隨意“切換”到其他跑鞋之上,也就說有了一個“精靈”,就擁有了許多雙智能跑鞋,你需要做的只是拆一下再安一下,不一定非得用在這雙安踏之上。

雖然可以隨意換鞋“變智能”,我也只試過換到其他鞋子上兩次。這雙安踏&咕咚聯名款的跑鞋減震效果更強一些,穿的時間也相比其他鞋子要久,咕咚跑步精靈和它綁定算是珠聯璧合,干脆不再換位置了,把鞋跑廢再說吧。

寫在最后
還記得上學時選鞋,總是沖著阿迪使勁,不惜重金上腳。上班后開始腳踏實地,把銀子花在刀刃上,愛選國產性價比。這幾年,某些國際品牌的嘴臉大家也都見識到了,大家也開始擁護安踏李寧鴻星爾克,這是好事。
國產鞋本來就不差到哪兒去,只要穿得舒服,就沒有看不起的道理。咕咚安踏聯名的這款鞋子可以算作一個實證,減震,穿得舒服,支持智能計步和在線運動指導,大家可以對比參考,自行斟酌。
平心而論,鞋子是用來護腳的,那些腳蹬AJ,脫鞋淌水的做法簡直本末倒置。幾百塊平價鞋多穿幾年,和上千塊混個LOGO臭顯擺,兩種消費觀念,你更傾向于哪一種呢?#跑步# #頭條創作挑戰賽#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