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售賣假冒化妝品的處罰(廣州開展夏季治安專項行動)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1)
7月8日,廣東今日一線欄目報道了一則《廣州:制售假化妝品 6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的新聞。據報道,廣州市荔灣區警方摧毀了一條以海淘、代購為名,實際是以生產銷售假冒國際品牌化妝品的生產鏈,并抓獲了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6名,其涉案物品價值約300萬元。

近日,廣州海珠警方在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和“藍劍”專項行動中,搗毀了2個生產、銷售假冒知名品牌化妝品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查獲假冒化妝品、制假包裝材料和設備一大批,初步估算涉案價值達2300萬余元。

目前,楊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海珠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高檔化妝品價格不菲,不法商人為了追逐暴利,鋌而走險,知法犯法。據犯罪嫌疑人楊某供述,他在網上看到很多知名品牌的“爆款”化妝品、護膚品都十分昂貴,售價動輒幾百上千元,而且十分熱銷。他聽別人慫恿說,只要通過制造假冒化妝品的方法,就能以幾塊錢的成本仿造上千元的名牌化妝品,以假亂真,輕松獲利。雖然明知道這是違法犯罪行為,但是在巨額利益的驅使下,楊某最終還是選擇干起了制假售假的勾當。

楊某和同伙通過網絡供應商購買所需的生產原料和包裝材料,然后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批量生產,將來歷不明的液體作為原料,按照名牌化妝品的樣式進行封裝,最終將成品推向市場,牟取巨額利潤。

與此同時,廣州黃埔警方也搗毀一個涉嫌制售假冒品牌化妝品的團伙,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查獲假冒注冊商標化妝品一大批,涉案價值達180萬元。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直播平臺、社交網絡媒體等多種途徑,銷售假冒品牌化妝品來牟取高額利潤。這些化妝品售價僅為正品售價的約十分之一,在網絡直播平臺售賣時,還設有許多優惠吸引買家。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林某在網絡上以極低的價格大量采購假冒知名品牌的化妝品,以出租屋作為儲存、包裝及銷售的窩點。團伙其他成員則通過網絡直播平臺、社交網絡媒體吸引買家,最后由林某打包、寄送假冒商品。

目前,林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黃埔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廣州全力推進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縱深開展,聞令而動,沖鋒在前,重拳出擊,繼續對各類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查處制售假化妝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予以打擊確保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假冒注冊商標的化妝品,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還可能損害群眾的身體健康。廣大化妝品企業應誠實守法經營,切勿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嚴懲。消費者購買化妝品時,應到正規商場、專賣店進行選購。對價格比正規渠道要低得多的產品,要提高鑒別能力,以免上當受騙,損害健康。網購化妝品,應選擇信譽度良好的網購平臺。如果發現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可向相關部門反映或報警。

據了解,自新規發布以來,國家藥監局也在不斷收緊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管,不斷開展“線上凈網線下清源”等市場監察活動以打擊懲治市場上違法生產、銷售化妝品的行為,深查深究相關進貨渠道,涉嫌犯罪行為的將移送公安機關。

實際上,很多經營化妝品的商家在選品及進貨時,很少關注產品注冊、備案及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明的真實性,溯源自審力度不強,導致其因疏漏而頻踩“紅線”。然而,即使商家對產品未經注冊、備案的事實毫不知情,同樣也會受到罰款等行政執法的制裁。情節嚴重者,將被責令停產停業,吊銷化妝品許可證件,甚至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圖截自《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自2021年各項新法實施后,監管部門對化妝品經營的檢查力度明顯加大。在化妝品店的管理上,化妝品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查驗供貨者的市場主體登記證明、化妝品注冊或者備案情況、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明,如實記錄并保存相關憑證。這不僅能保護門店自身,也能使化妝品店經營走向正規。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969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