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吳京攀登者最強陣容(35年的攀登者41歲才走紅)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20)
我相信,比吳京還努力還拼命的人多得是,但為啥還沒成功?
有人說,這充分說明成功不是靠努力,而是靠命、靠運氣、靠貴人!

我不想吹捧任何人,但吳京的成功不一樣,重讀吳京,不只是看熱鬧,還可明心智。

1、出身武術世家,蒸蒸日上時無奈退役
1974年,吳京生于北京,滿族正白旗,族姓烏扎那拉氏,這是一個武術世家,據說祖上還出過幾位武狀元。
就在吳京出生4個多月后,山東青島的老黃家也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黃渤。
1980年,6歲的吳京前往北京市什剎海體校練武。就在前一年,李連杰因傷退出武術界,進軍演藝圈。

小時候的吳京
1988年,14歲的吳京練武時腰部嚴重扭傷,下肢癱瘓,連上廁所都得家人扶著。吳京常常趁一個人的功夫不停的扭動上肢翻身,后來竟奇跡般的復原了,重回武術隊。
1989年,15歲的吳京順利進入北京市武術隊,授業恩師吳彬也曾是李連杰的師傅。
截止1994年,吳京已在武術領域收獲多個冠軍頭銜。所有人都認為,吳京應該會繼承祖上衣缽,成為一名杰出的武術家。

小時候的吳京,多次獲獎
事與愿違,吳京練武的這些年,傷病累累,最終不得不在眾人的嘆息聲中,無奈的選擇退役。
從武?;貋砗?,吳京無所事事,心中迷茫的怒火無處發泄,就穿上一件皮衣到處找流氓打架。
但終究不能沉淪下去,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還要靠自己。
于是吳京按照長輩的建議去開了一家服裝店,當起小老板,干得還不錯,十幾塊錢的衣服愣是被他賣出過七八百的價。
吳京的前二十年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家境雖然不錯,但他運氣真算不上有多好。

俊俏的少年吳京
2、投身影圈近十年,依然只是“功夫小子”
1995年,吳京演了生平第一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這一年,吳京21歲。
這一年,黃渤也是21歲,正帶著自己的樂隊“藍色風沙”走南闖北,追逐音樂的夢想。
吳京初涉影壇,就和當紅名角鐘麗緹搭檔,雖然表現不錯,但沒有師兄李連杰那樣一炮而紅的幸運。大熒屏不行,吳京轉身投入到電視劇。

《功夫小子闖情關》劇照
1998年,吳京在《太極宗師》里飾演楊昱乾,當年這部劇很火,火到萬人空巷,可能有點小夸張,但也差不多。同一年,吳京還出演了《水滸后傳》,飾演西門慶的兒子西門金哥。
這兩部電視劇,奠定了吳京“功夫小子”的美譽,一度成了吳京的金字招牌,但也成了多年以后吳京演藝事業上的軟肋。

《太極宗師》劇照
1999年,吳京在《小李飛刀》中飾演了阿飛,和焦恩俊配戲。
到2002年時,吳京差不多已經參演和主演了十幾部電視劇,這期間他還出演了徐克的超世代電影巨制《蜀山傳》。除此之外,還參演了劉家良的《醉馬騮》,2003年上映。

《小李飛刀》劇照
那個時候吳京也算半個影視“老人兒”了,但有件事也讓他越來越失望。內地基本沒有人愿意投拍像樣的功夫片,制作人都喜歡那些卿卿我我的劇,而吳京心里一直沒放下那個“功夫夢”。
當28歲的黃渤,正為踏進考了三年才考上的北京電影學院而興奮抓狂的時候,28歲的吳京決定再走遠一點出去闖一闖。

《蜀山傳》劇照
3、南下香港打拼又十年,平淡如昨
2003年,吳京正式決定要去香港發展,那時候香港的電影就是標桿級別的存在,加之師兄李連杰也是從香港演藝圈才走紅的,這給了吳京信心。
然而,轉戰香港后,吳京的路走的很不順暢,大概有一年的時間都接不到戲拍。
在內地,吳京再差也算個劇圈兒二線小明星,但那個年代,在香港影圈兒沒人拿你當根蔥。
沒有辦法,一切都只能從頭再來。

《殺破狼》經典打斗
在香港,吳京接到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殺破狼》,但是,在劇中,吳京總共就只有兩句臺詞兒——“槍都掉了,你還怎么殺人”、"我下去等他”??梢哉f是“妥妥的配角兒”……
雖然話不多,但是人“狠”。吳京飾演的白衣殺手動作表現非常扎眼,尤其是與甄子丹在巷道里那一場打斗戲,45秒,相當狠!據說男主打斷了4根棍子,吳京的胳膊差點兒折了。
后來吳京也說過,那段戲到最后,他已經不是在演了,而是來真的,憤怒的表情、夸張的動作,都變成了真的。這也讓他懂得了演戲的真諦——“真聽,真看,真感覺”。

吳京在節目上回想當年
寄人籬下,沒出頭兒之前,只能忍著。
為了生計,也顧不上劇本爛不爛,只要有機會他就去演。結果不少片子讓粉絲挺失望的,吳京自己也很失望,但是更多的還是無奈。
一個人在香港打拼,看不到光的日子,人會特別的孤獨,也很憋屈,無處排解,夜深人靜的時候只能靠聽郭德綱的相聲解悶。

《男兒本色》打斗片段
好在吳京的隱忍和等待沒有白費,2007年上映的《男兒本色》中,吳京憑借飾演劫匪天養生,獲得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的提名。
《男兒本色》之后,不知道吳京是不是“膨脹”(自信)了,第二年自導自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狼牙》。《狼牙》上映后反響平平,沒有給吳京立威。

《狼牙》吳京
隨后幾年,電影電視劇都在接,吳京的事業平淡如昨,年近不惑,愈發困頓。
比他出道還晚的黃渤,在2009年已經憑借《斗?!纺玫降?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影帝。

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黃渤《斗?!?/p>
4、45歲登頂福布斯中國名人榜NO.1
吳京真正意義上的人生轉折點開始于2013年。
時隔五年后,吳京再次執導,這部影片就是《戰狼》。
2015年4月2日《戰狼》上映,上映第一天就轟下了3900萬票房,清明三天小長假報收1.8億票房!這部片子總票房達到5.25億!

《戰狼》吳京
2017年7月27日《戰狼2》上映,上映4小時票房過億、25小時過3億、46小時過5億、85小時超10億、5天突破12億人民幣,僅7月30日一天,就拿下3.597億,刷新了華語影史單日票房第一的紀錄,內地總票房止于56.81億人民幣。“功夫小子”多級跳,晉升“功夫巨星”。

《戰狼2》吳京
2018年11月10日,吳京憑借《戰狼2》飾演的冷鋒一角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12月8日,再次獲得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
2018年12月29日,吳京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同時入選的還有黃渤、張涵予等。

《流浪地球》劇照
2019年2月5日由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上映,中國內地累計票房為46.55億人民幣。
2019年9月30日,獻禮70大慶三部大片中,吳京主演《攀登者》,參演《我和我的祖國》,兩部片同日上映,質量感人,票房趨勢喜人。

《攀登者》吳京海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之前不久,2019年8月20日,《福布斯2019中國名人榜》如期發布,45歲的吳京首次登頂,黃渤、胡歌位列二三。

回顧吳京走過的45年,從令人羨慕的武術未來之星,到人見人愛的功夫小子,再到郁郁不得志的三十幾歲,最終到票房擔當“百億先生”。

百億先生吳京
是什么成就了吳京?
吳京的少年時期斬獲各種榮譽,那時候的吳京并未料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去演電影。
以吳京當年的成長路徑,他應該會在武術體育的道路上拿遍各種冠軍金牌,爾后退出賽場成為一名優秀的武術教練,或者當個官,就跟當年中國女排的孫晉芳、張蓉芳一樣。
進入演藝圈或許并不是吳京所愿,但既然演電影演電視劇同樣可以進行功夫表演,只是換了個舞臺,轉念一想,吳京也算釋然。

袁和平當年和張鑫炎一起執導《功夫小子闖情關》,之所以選了吳京,袁和平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要像捧李連杰一樣去捧吳京,但是沒有捧起來。
后來吳京接拍了《太極宗師》,電視劇火了,太極火了,那個藏在深山無人問的陳家溝火了,陳家溝的大師們也火了,可就是吳京沒有火起來。
《太極宗師》之后第二年,吳京與焦恩俊等人聯合主演了至今無人敢翻拍的《小李飛刀》,這部劇里,連配角都在隨后幾年火出天際,比如某冰冰,但吳京還是溫溫乎乎的。

《老梁故事匯》有一期是講“打不紅的冷面小生 吳京”,里面講到一點,那就是吳京自出道以來,一直處于李連杰的影子下,外人總是期盼他能成為“李連杰第二”。
吳京的出道背景跟李連杰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同一個武校、同一個師傅、都是同一個導演發掘了他們,人們自然而然的認為,吳京應該走李連杰的路。
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境遇,李連杰只有一個,不會再有第二個。吳京的娃娃臉小生形象,也讓他天然少了一份成熟穩重的戲感。

我們看吳京在演藝的路上,不可謂不拼,更不可謂不努力!
努力走過的路,不管走地對與錯,都算數。這話很勵志,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否認,錯誤的路極有可能讓一個人從此沉默,再無機緣。
對于“努力”這件事,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之前有網友評價岳云鵬的成功時,就曾這樣質疑: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我每天加班到深夜,農民也是起早貪黑,我們也都很努力,為什么沒有成功?

就在這條質疑的評論后面,另一位網友緊接著給出了不同意見——
農民起早貪黑那不應該算努力,準確地講更應該算“辛苦”;你每天加班到深夜,如果都是重復同樣的事情,你可以說你很忙,但你不應該認為這就是很“努力”!

“努力”應該是一種“向上”的動作,而不是“原地運動”。

回到吳京身上,在他苦苦思索若干年后,39歲的吳京決定干一件事,就是拍《戰狼》。
戰狼對于吳京而言,不只是一場有關票房的勝利,更是一項策略性努力的巨大成功。
這項策略,在商業競爭中,有一個專屬名詞,叫做“側翼戰”。

杰克·特勞特
“側翼戰”的商業概念,最初由定位理論的創始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在《商戰》這本營銷著作中引入。
《商戰》中一共提到了4類戰略形態,分別是:防御戰、進攻戰、側翼戰、游擊戰。
①防御戰,主要是適用于市場的現有領導者,通過鞏固自己的既得地位,拒阻進入者。
②進攻戰則主要適用于市場老二和老三們,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針對市場領導者的強勢之處,發掘弱點,以此為突破口,發起猛烈而持續的進攻。
③游擊戰比較好理解,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都盡量避免與行業大佬正面硬扛,而是采取靈活的手段、見縫插針式的突擊市場,這個戰法更適合于小公司小品牌。
④側翼戰則與其他3種戰法都不同。在適用者方面,它跟進攻戰和游擊戰的主角們差不多,但它既不像游擊戰者那樣看起來有些投機,也不像進攻戰者那樣顯得殺氣騰騰。
側翼戰更像一場賭局,一場心思縝密的豪賭,而且是跟自己賭。

側翼戰法則一:不追隨不盲從,在無爭地帶下手
發動側翼戰,并不需要生產出不同于市場上任何已有產品的新產品,但是你的產品中必須有創新或者獨特的部分,要讓顧客把你的產品歸為新品類。——《商戰》
那個時候,動作片正統形象有李連杰,喜劇形象有成龍、洪金寶,其次還有甄子丹等中生代演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熒屏標簽——李連杰有陳真有少林寺,成龍有警察故事,甄子丹有葉問,但是吳京什么都沒有。
這一點是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認識到這個問題,對于吳京后來的翻盤至關重要。
正如李連杰沒有成為李小龍第二,成龍也只有一個,甄子丹也壓不下李連杰的光芒一樣,吳京要想在同一條賽道超越他們,很難。
他只能選擇做自己,如何把自己做出個與眾不同的樣子來,才是至關重要的。
《戰狼》就是吳京翻盤的側翼戰代表作。
彼時,在演藝圈最受歡迎的是那些流量小生,拍電影沒個流量人物那是絕對不行的,動輒幾千萬上億的投入,誰都不敢冒險。
吳京選擇做一部現代軍事戰爭片,這部片與以往的動作電影不同,它融入了從不被商業電影人看好的主旋律,而且還嫁接了一直沒人敢碰的個人英雄主義;它也與時下的電影大咖作品不同,沒有眾星云集,吳京自己就是最大的星,更沒有錢請流量小生。
吳京選的這條路線,當時圈兒里沒人敢碰,基本屬于“無爭的真空地帶”。
有朋友聽說他要拍這么一部片,還專門跑來規勸:這些年你掙點錢不容易,不要這么白白打水漂,再好好考慮下。
吳京沒有動搖,2014年上映的主旋律大片《智取威虎山》的亮眼表現,讓他更加堅信自己選對了路。
《智取威虎山》劇照
側翼戰法則二:趁勝追擊,首戰顯威,再戰才能立名
普魯士軍事理論家《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說過一句話:
“如果沒有追擊,勝利就不會有很好的效果?!?/p>
事實上,鞏固勝利至關重要。
很多人很多品牌也好,一旦在某一方面取得一點突破,或者獲得一點成就,就習慣性地做出兩個極端選擇:一是趁機假借名聲撈快錢,二是放下成績轉而繼續去補齊短板。
《戰狼》成功了,必然引起資本的注意,假如吳京此時轉到其他方向去,留下的這個空白必定會很快被其他實力資源更雄厚的電影人介入。那樣的話,吳京充其量只保有一個時代開拓者的虛名。
《戰狼》吳京
而吳京怎么做的呢?
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吳京挺牛的!吳京沒有見好就收,而是孤注一擲趁勝追擊,甚至把前四十年的家底兒全投進去也在所不惜,排除萬難也要拍《戰狼2》。
拍系列電影的風險比較大,哪怕是對成熟的電影人來講,續作爛片的幾率都可能很大。好在吳京作品下力氣,質量扎實。
如果說《戰狼》的小勝還只是吳京踩了個“巧兒”,那么《戰狼2》讓吳京徹底“封神”。
吳京在這個現代軍事動作戰爭片類型里構筑了極高的壁壘,不管誰想進來分一杯羹,都得先好好掂量掂量。
《戰狼2》劇照
側翼戰法則三:善用奇襲,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戰狼系列還不能說明吳京的側翼戰思維,那么《流浪地球》和《攀登者》就足以證明了吳京本能上已經具備了這個意識。
拍《流浪地球》時,吳京最初是被請來友情客串的,后來吳京演著演著,居然主動找到郭凡要求自己追加投資6000萬,當了出品方。
《流浪地球》吳京
吳京腦子有病嗎?沒有病,只有眼光夠毒辣!
《流浪地球》是國內首部大制作的硬科幻電影,拍這樣的電影同樣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因為一旦上映,挑剔的觀眾必然會拿它跟好萊塢去作對比。在沒有看到成片之前,沒有一個人有足夠理由讓自己相信——這部片子絕對挺牛!
而參與拍攝《攀登者》,吳京也是看到了這個影片類型的空白,至少在國內還沒有人敢去觸碰這種題材。其實從吳京自己的回應中,我們也能看到他的想法,就是一種“奇襲”思維。
在這種奇襲思維的加持下,吳京的真正實力也得到了最大化彰顯。人們不會再說:吳京也就只會拍戰狼,除了戰狼他還能干啥?
自《戰狼》開始,吳京的崛起,簡直就是個人成長之側翼戰法的經典實例。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策略性的努力,的確讓吳京少走了很多彎路,但是光有策略是不行的,自身積累的功底還得過硬,這是一個基本前提。也正因為這樣,《流浪地球》可以奇襲成功,《上海堡壘》只能撲街!
努力需要有效策略,你也可以成為厲害的人
在《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本書中,作者闡述了一個觀點:
努力本身也是一種才能。
我認為這個觀點相當具有啟發意義,既然說“努力”是一項才能,是一項能力,那么“努力”就必然有高下之別。
我們需要打破一些舊觀念,即“努力”不等同于“使力、忙活”這么簡單。
努力除了是一種信念和意志力的較量之外,更應該是一種極具策略性的行動。這種策略性,重點體現在行動方向的選擇、可控資源的配置、執行度的把控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性等各個維度上。
所以,在你決定行動之前,需要先對努力這件事,做一個思維層面的深度思考:
什么樣子的努力,能讓我付出的時間精力的價值效益最大化?
當你決定行動起來時,就要堅持到底,我們也看到了,有多少人,在質疑聲中選擇了自暴自棄。
看看吳京,當年的俊俏功夫小子,已經開始滿臉上褶了,再想想那些真正功成名就的人,能讓他們走向成功的,都是必然因素,哪怕是你口中不服的“運氣”。
人生沒有容易走的路,用有效的策略去努力,讓我們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與君共勉。
寧與凡夫論短長,不跟磚家爭高下。
專注創業/管理/品牌/職場與成長話題,用平實文字為你輸送有料兒硬貨。
關注今夜有風,讓我們一起走一段路,看看風景,也聊聊段子。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013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