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教育孩子不愛打扮(打扮和不打扮)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6)
大家好,我是果媽~
寶媽們回想一下,有多久沒有好好打扮一下自己了?
這個問題,也是果媽曾經問過自己的問題。
買衣服,永遠都在看童裝童鞋,出門前,永遠只將孩子收拾精致,自己匆匆拾掇一下就出門。甚至有一次在超市,老公好奇地問:“媳婦兒,你的襪子怎么兩個顏色?這是你的新搭配嗎?”
那時候,是我剛成為全職媽媽的第一年。還好,我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只是有些寶媽,可能會在比較尷尬的時候認識到這個問題,甚至一直認識不到。那么等待寶媽的,是什么呢?
01 “你媽媽真丑”
前些時候,果媽和往常一樣去接開心果放學。不少小朋友到了校門口,也不著急離開,還要彼此打招呼,興奮異常。
忽然有個小朋友大聲地說:“XXX,你媽媽真丑!”
一瞬間,周圍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位寶媽的身上。寶媽穿著純棉的老式長裙,皺巴巴的,還沾著面粉,領口有一大塊油漬,腳上套著一個非常普通的塑料拖鞋,頭發扎著,有些油膩。
但是,這位寶媽真的不算丑,長得挺清秀的。

孩子說的丑,是寶媽穿得很邋遢。
雖然孩子這么說非常不禮貌,但是,尷尬的還是這位寶媽。原本,她和孩子牽著手,但是被同學那么一說,再加上周圍孩子哈哈大笑的聲音,讓這個孩子憤怒地甩開媽媽的手,一個人向前走去。
寶媽只能趕忙追去。
這位寶媽,果媽也是見過很多次,穿得是非常“隨意”,有一種放下鍋鏟匆匆趕來接孩子的感覺。但是自從被那個孩子嘲笑后,再見這位寶媽,穿得不再那么隨便了。
02 “打扮”和“不打扮”的媽媽,養出的娃差距挺大
“打扮”和“不打扮”的媽媽,養出的娃差距大不大?老師道出實情。
果媽的一個親戚,是一位退休的小學老師,她見到過的孩子和家長,那是非常多的。她觀察到,寶媽是否打扮,對孩子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果媽再看看身邊的寶媽和孩子,也發現,孩子的心態、行為等,都會受到媽媽的影響。而是否打扮,是直接“看得見”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會更直接。
當然,我們所說的打扮,并非是濃妝艷抹,名牌加持,而是穿著整潔大方,干凈利落,適合自己。
首先,影響孩子的審美、衣著
作為老師的那個親戚,有一位相熟的學生家長。那位寶媽自己穿的都是好多年的舊衣服,但是孩子卻穿得非常整齊如新。
只是,孩子對衣服卻不是很愛惜,都上小學三年級了,還經常把衣服弄得非常臟。衣服穿著不工整,領子翻不全是常見的。而且,這個孩子的書桌也非常亂,作業本也經常臟兮兮的。
所以,即便寶媽將自己最好的都給了孩子,但是,孩子已經受媽媽的影響,在穿著上,很多細節都不在意,工整都做不到,更不提審美了。
會打扮自己的媽媽,生活才會精致,孩子的審美、衣著品味才會提高。

其次,影響孩子的自信
果媽上初中的時候,同桌女生對她媽媽說:你以后不要穿著工作服就來學校!因為媽媽穿著太過隨意,同桌一直很自卑。
不知道寶媽們是否有這樣一個感覺:每次打扮完之后出門,總覺得自己光彩照人。
這樣的心態,會讓寶媽看上去更為自信。而孩子有著這樣一個自信的媽媽,無形之中,自己也會非常自信。
而且,孩子會以媽媽為驕傲。
最后,影響孩子的未來
精致的媽媽,不但對自己精致,對孩子的要求,也更為“精致”。
她們會用自己的言行,去重視、引導孩子的行為素養、知識文化、眼界格局等等。這樣養大的孩子,自然未來會更為優秀!
這些,都是媽媽是否打扮的“背后”所帶給孩子的影響。

再從生活中來說,其實有些老師也會“看菜下碟”。執教經驗豐富的他們,知道一個媽媽的狀態對孩子的影響,所以,看到精致的媽媽,也會“高看”孩子一分。但是媽媽太過隨意,老師對孩子的關注,終究要差上一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有些“刻板印象”的成分在,想要改變這個“刻板印象”,要么是老師深入了解家長、孩子,要么是寶媽有所改變。而我們大多數時候能夠做到的,是后者。
03 當媽后,也該“綻放美麗”
當媽之后,我們要堅信:我們不只是XXX的媽媽,我們,還是自己。
不要蓬頭垢面,將自己收拾一下
寶媽不要覺得自己一點時間都沒有,其實時間,其實擠一擠,總是有的。

果媽之前也覺得自己沒時間,后來發現,一大早上,我做飯、給開心果刷牙洗臉、洗衣服曬衣服,時間都貢獻給家庭了。
然后,果媽開始“甩包袱”,開心果刷牙洗臉穿衣服的事兒,都丟給果爸,這時間,不就出來了嗎?
老公不是擺設,該用的時候,得拿出來用。
然后,搭配好自己要穿的衣服,再用10分鐘時間,給自己簡單化個妝。哪怕不化妝,也要將自己整個人給收拾清爽了。
讓自己變得美美的,連心情,都要好上許多。
不要總想著柴米油鹽,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婚姻,就似一道圍城,將我們困住,所以我們的眼里就剩下了柴米油鹽。那么,柴米油鹽,與我們的詩和遠方,就一定是相悖的嗎?

之前果媽和一些寶媽在一起聊天,說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時間去看自己喜歡的書了,每天只想著房貸車貸,工作孩子,水費電費。重重壓力下,哪里還有時間撿起自己的詩和遠方呢?
然后有一位寶媽說,她全職帶娃這么多年,發現做媽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規劃時間。
比如,每天都愁孩子吃啥,她就專門用半個小時時間,制定一周的飲食,這樣,她就減少了很多猶豫、糾結的時間。
規劃之下,她每天至少能夠多出1個小時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果媽當時跟著她的意見,也開始重新規劃我的時間。然后,果媽每天都會有2個小時的時間,看看書,寫寫文字。
這是屬于我的精神世界。
所以寶媽們,規劃一下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哪怕每天只有10分鐘、20分鐘,那感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要滿眼都是老公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有多少寶媽,弄丟了自己,然后還要去責備老公不顧孩子不顧家,又責備孩子不懂得體諒自己的辛苦。
在家庭中,講究一個“平衡”,媽媽將心思全花在老公孩子身上,就理所當然覺得,老公孩子,該感激自己。只是,寶媽連自己都弄丟了,老公和孩子,該去感激誰呢?他們不但不會感激,反而會覺得這是一種負擔。
在家庭中,寶媽要做的,就是“找平衡”。
一家人,該有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個體,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寶媽也該有自己的生活。
比如周末的時候,讓老公帶半天娃,自己出去和小姐妹喝個奶茶。
寶媽的生活,不只是家庭的,更是自己的。找到了自己,才能讓家庭真正平衡。
果媽寄語
所以,追根究底,“打扮”與“不打扮”在很多時候,都不是寶媽是否懶惰的問題,而是時間規劃、家庭平衡、尋找自己的事情!
當媽媽成為更好的媽媽,孩子,也會成為更好的孩子!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045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