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樂昌市精準扶貧匯報(輸血活血造血)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3)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通訊員 劉敏 賈鵬 郝坤 張梓琪 德州報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樂昌市精準扶貧匯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樂昌市精準扶貧匯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通訊員 劉敏 賈鵬 郝坤 張梓琪 德州報道
一個人養牛不算牛,牛的是一群人共同養牛共同致富。8月27日,在德州樂陵市丁塢鎮大楊寨村的金億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只見在4座鋼筋結構的牛棚內,一頭頭披著黑白花色外套的奶牛正低頭吃著草料。“不用操心,不擔風險,只要把奶牛交到合作社,貧困戶月月就能領分紅。”曹寨村村民張金德喜笑顏開,他是最早參加金億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富民農戶貸”項目的貧困戶之一,就在今年4月,他已經拿到了3年的分紅共計1.05萬元。
近年來,樂陵市聚焦精準扶貧,145個產業扶貧項目靠“輸血、活血、造血”三管齊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樂陵模式”。種植、養殖、光伏發電、扶貧車間……多元互補促增收路子,全面落實各項扶貧政策,有效增加貧困戶收入的途徑,鞏固脫貧成果,讓“副”業變“富”業,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目前,樂陵6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4598戶、 8317人繼續享受政策。因工作成效突出,樂陵先后榮獲“2018年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德州市脫貧攻堅工作優秀縣市區”等稱號。
輸血:探索產業扶貧新路徑
初秋,在德州樂陵市朱集鎮紅棗合作聯合社,一座由棗樹及農作物組成的“后花園”呈現在人們眼前,園子里棗樹掛滿香果,樹下種植了油菜、牡丹、芍藥、盆栽等經濟作物,秋風裹挾著棗香彌漫在采訪團周圍,沁人心脾,心曠神怡。讓人想象不到,早年當地棗農竟會把棗樹砍掉種上玉米、小麥等農作物,一口一木成了“困”。
作為金絲小棗的主產地,樂陵的扶貧項目積極做好紅棗文章,打破“困”字。朱集鎮王雙志村把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和紅棗種植融為一體,在棗林上搭建光伏大棚,在實現清潔發電的基礎上,還解決了當地紅棗的裂果問題,實現了扶貧和紅棗收益的雙贏。據統計,在全市69個省定貧困村中,共有58個村實施了光伏發電項目。
在鐵營鎮的孟氏集團飛蝗漁業小鎮,只見一個個塑料薄膜大棚與長方形蝦塘鱗次櫛比,整齊排列,“塘下對蝦岸上螞蚱”的新奇養殖模式讓來訪者嘖嘖稱奇,“飛蝗騰達”“蝦開心”等美味休閑食品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幾年間,孟氏飛蝗漁業小鎮項目由最初的853個養殖棚發展到現在的3200個養殖棚,由原來60平米的小型養殖棚改進為100平米的大棚。其中,僅2019年就新增養殖大棚800個、蝦池19座,今年計劃再擴建2000個養殖棚,預計年產東亞飛蝗96萬斤,帶動就業100余人,目前已建成600余個。
產業扶貧之所以能呈現出多路出擊、多點開花、精準且長遠的格局,主要得益于自2017年起,樂陵市縣級層面就實現了對扶貧項目的統一規劃和調度。全市積極依托紅棗、調味品、馬鈴薯、畜牧、蔬菜等與貧困群眾關聯度高的產業,制定了管長遠、負責任的脫貧致富計劃,深入實施光伏發電、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棗樹流轉、特色種養加等項目,為脫貧致富輸入了新鮮血液。
據統計, 2015年至2019年,各級專項扶貧資金共投入14560.95萬元。樂陵共實施產業項目145個,總投資11620.5萬元。項目種類涵蓋光伏類、種植類、養殖類、旅游類、農機類、廠房出租類、資金對外投資類等類別。其中, 2019年度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3個,共投資3162萬元,全部為資金對外投資類項目,共實現收益1047.405萬元,全部用于貧困戶分紅。
活血:貧困戶“進會入社”展笑顏
扶貧要扶智扶志相結合。樂陵發展的產業項目,不僅為貧困戶增加收入,還帶動他們進企入廠,進會入社,促使他們自立自強,活躍起來,改變“等、靠、要”的生活方式。
8月27日下午3點整,花園鎮周家村56歲的貧困戶周吉勝騎著電動三輪車,準時到明鑫種植合作社的大棚里上班。
“不耽誤種自己家的地,還能在瓜棚里干活掙一份工資,年底貧困戶的分紅款也按時打到一本通上,我覺得這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說起自己家的情況和收入,憨厚的周吉勝靦腆地笑了。
樂陵市鐵營鎮扶貧創業示范基地“東亞飛蝗”項目幫扶名單
周吉勝年輕時就體質不好,年紀大點后又得了腰椎間盤突出不能干重活,妻子常年臥病在床,一個15歲的女兒讀初一,一家三口生活拮據,被認定為貧困戶。
從拿政府補貼到當上“現代農民”,讓周吉勝高興的是,既有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日漸輕松,更多了一份與人相處的自信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像周吉勝一樣,黃夾鎮王香匠村貧困戶田春燕,早在2017年就感受到村里建設的蔬菜大棚給她生活帶來的變化。“自從村里建了蔬菜大棚,我們家每年有兩次分紅,再加上其他補助,生活有保障了。”田春艷說,她也成了蔬菜大棚里的工人,每天按時上下班,日子越過越有勁兒。
進廠入企也是解決貧困戶脫貧的一個渠道。樂陵樂飛棗制品有限公司在車間內設置虛擬崗位,通過讓貧困戶的親屬或家屬到崗工作,在到崗人員本人每月獲得2000多元工資的基礎上,每個月額外通過他們給貧困戶發放150元錢的補助補貼,幫助他們脫貧。農民當起了產業工人,貧困戶有了穩定的補貼,而政府也發展了特色產業,實現一舉多得。
不僅如此,樂陵還積極將產業項目、涉水涉地重點工程、生產基地向貧困村傾斜,促進生產要素和資源向貧困村、貧困戶精確配置。樂陵市財政補貼近5000萬元為23個重點村和164個薄弱村新建公路200余公里,實現了安全飲水、辦公活動場所、文化廣場、衛生保潔制度等全覆蓋,徹底改善貧困戶的生活環境。
據了解,在全市69個省級扶貧重點村中, 67個村建立了71個合作社,一共391戶、 887人加入合作社,實現了進會入社上鏈,在“輸血”基礎上更“活血”,貧困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頭。
造血:延伸產業鏈、創造品牌價值求長遠
2020年6月4日-6月5日,由聯商網、搜鋪網、知了殼主辦的2020聯商網大會在杭州雷迪森鉑麗大飯店召開,大會以“商品的力量”為主題,深入探討如何讓商品自帶力量和故事以及如何提升零售商的商品經營能力等行業痛點。德州樂陵市孟氏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凡佳產品也在該大會上亮相。
孟氏的蝦和螞蚱兩款產品在大會上首次亮相便受到眾多人的圍觀,新穎的包裝以及美味的口感吸引了眾多參會者。“蝦開心”的紙袋包裝清新亮眼,充滿活力,符合年輕人對休閑食品的需求與調性;“一驚一蚱”的螞蚱產品更是受到關注,與會者爭相品嘗并給予很高的評價,盒裝的包裝規格使得螞蚱產品在中規中矩中有一絲調皮活潑,此外還有五連包的童子脆蝦,眾多口味使得品嘗者稱贊連連,孟氏趁熱打鐵,與對口的經銷商簽訂訂單協議。
身為一家政府扶貧企業,孟氏積極探尋,針對在零售模式下的差異化產品和服務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現狀,以及零售渠道需要的是全新概念、全新定位的品牌產品的特性,在著手引進技術門檻低、市場前景廣闊的飛蝗養殖項目后,形成了“飛蝗—黑麥草—散養雞” 綠色生態模式,將螞蚱和蝦的產品由直銷餐館的銷售模式轉化為二次加工在商超進行售賣的銷售模式,聚焦休閑小吃的市場,積極挖掘市場空白,促使產品暢銷。從原料生產到食品加工,均來自公司的基地,真正建起了從地頭到餐桌、從初級產品到終端消費無縫對接的產業體系,不久前獲評山東省農業“新六產”示范主體。
在推進產業扶貧中,樂陵市還強化黨建引領,發揮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的帶動作用,使扶貧產業有序持久發展。比如,大孫鄉的桑葚種植,花園鎮的甜瓜種植,化樓鎮的汽車線束加工,不僅帶動了貧困戶脫貧,還實現了產業聚集發展,促進了集體經濟的壯大,增強“造血”功能。
“不興產業窮根難除,不壯產業富不長久。” 德州樂陵市扶貧辦主任聊秀武感慨地說,“脫貧攻堅絕不是解一時之貧,在輸血基礎上更活血、造血,持續、穩定地增加農民收入,達到長期富裕的目的。”
據統計,目前,樂陵69個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6年初的平均不足3萬元增長到13.36萬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106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