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5)
鼓浪嶼隸屬于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街道,下轄龍頭社區、內厝澳社區,轄區禁止機動車輛通行(警消等除外)至高點為日光巖,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1]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鼓浪嶼福音堂
與上述名勝景點不同,這些老房子今大多為私人住宅,少部分為營業酒店,并不接受游客參觀。
林氏府(八角樓):位于鹿礁路11-19號。原主人板橋林家林爾嘉。林氏府副樓已于2006年5月倒塌。
英國領事館位于鹿礁路14號。
日本領事館:位于鹿礁路26號。
天主堂:位于鹿礁路34號,建于1916年。為哥特式建筑。
美國領事館:位于三明路26號。現為酒店。
番婆樓:位于安海路36號,建于1927年。原主人旅菲華僑許經權。
楊家園:跨安海路4號至鼓新路27~29號。建于1913年。
八卦樓:位于鼓新路43號。建于1907年。是鼓浪嶼標志建筑。原主人為林爾嘉的堂弟林鶴壽。是廈門市博物館、管風琴博物館。6月24日,八卦樓將于7月10日啟動修繕提升工作,工期約為一年。這是申遺成功后鼓浪嶼最大規模的修繕提升項目,同日起暫停開放。[37]
船樓:位于鼓新路48號。原主人醫生黃大辟。
匯豐銀行經理公館:位于鼓新路57號。建于1876年。
林屋:位于泉州路82號。原主人林振勛。
金瓜樓:位于泉州路99號。原主人菲律賓華僑黃賜敏。
觀海別墅:位于田尾路17號。建于1918年。原為丹麥大北電報局公司經理公寓。
三一堂:位于筆山洞口。建于1934年。
怡園:位于福建路24號。原主人為詩人林鶴年。
黃榮遠堂:位于福建路32號。原主人菲律賓華僑施光、黃仲訓。建于1920年。現為廈門演藝職業學院。
海天堂構:位于福建路42號。建于上世紀20年代。原主人菲律賓華僑黃秀烺和他的同鄉黃念憶。
白家別墅:位于復興路,原主人白登弼。
廖家別墅:位于漳州路44號,原主人廖翠鳳。1919年8月,林語堂和該樓主人家的小姐廖翠鳳在此結婚。
瞰青別墅:位于永春路71號。建于1918年。原主人黃仲訓。1949年,瞰青別墅作為蔣介石的“行轅”裝修一新。后因局勢變化太快,蔣介石只于7月23日在此逗留一晚。1962年,郭沫若曾在此寫《鄭成功》劇本。此樓現為鄭成功紀念館的藏書資料室。
西林別墅:位于永春路73號,建于1926年。現為鄭成功紀念館。
圃庵:位于雞山路16號,原主人鋼琴家殷承宗。
容(榕)谷:位于旗山路7號,原主人李清泉。
黃家花園:位于晃巖路25號,建于1918年至1923年間,原主人華僑巨商、“印尼糖王”黃亦住。五十年代,這里為廈門政府的“國賓館”,接待過鄧小平、尼克松、李光耀等國家政要。
公審會堂:位于筆山路1-3號。
林文慶別墅:筆山路5號。原主人新加坡華僑林文慶。
觀彩樓:位于筆山路6號。
亦足山莊:位于筆山路9號,原主人越南華僑許澗,建于20世紀20年代。
春草堂:位于筆山路17號,原主人廈門建筑公會會長許春草。
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著名詩人王心鑒的《鼓浪行》一詩,寫道:“世外有鷺嶼,巉巖鎮海門。碧波連碧空,白帆載白云。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撫琴思國士,竹影拭劍痕。”即說明了鼓浪嶼的厚重歷史和秀美風景。隨著廈 門的發展,鼓浪嶼成為觀光、度假、旅游、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游區。2007年5月8日被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120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