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四川千年原生態古鎮(四川木里-)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8)
編譯:Mintina
本文中的觀點并不代表喜馬拉雅登山論壇,www.2himalaya.com的看法。

一座偏僻的山峰寺廟展示著我們對于烏托邦世界,如香格里拉這樣地點的世俗探尋背后的故事。
木里寺建于16世紀,很有可能是受到傳奇的烏托邦世界,香格里拉這個故事的影響。在重建之后,這座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寺廟有約100名藏傳佛教徒。
作家和美國國家地理協會探險者Paul Salopeks的“走出伊甸徒步”是巖人類先祖的腳步橫跨世界,講述故事的38624.3公里/24,000英里的長期漂泊。此刻,他正身處中國四川省。
臨近中國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
我們正在徒步去往木里。
什么是木里?
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簡單來說,木里是一個經度和緯度:茶馬古道途中一處偏遠的停靠點,在中國西南遠端,四川境內河流蜿蜒流經的天塹和狂風侵襲的山口之間,曾經一度頗為繁榮,如同古老的聯系一般。木里也是16世紀一處藏傳佛教傳道的中心。這里有約100位藏傳佛教黃教僧侶。位于理塘河上端陡峭山谷,這座鍍金的廟宇內壁描繪著神龍和菩薩。歷史上,木里曾經是由地主-喇嘛治理的木府。數個世紀以來,這里被周圍4,877米/16,000英尺高度的山峰包圍,山坡上部閃耀著潔白的雪層,展示著更為廣闊的世界。時至今日,依然鮮少有人來到木里。
這里還有另外一個木里。那個并未在地圖上展示的地方。

一位年輕的藏傳佛教僧侶點燃酥油燈,這是他每日在木里寺廟進行供奉的一部分
照片提供:Zhang Hongyi
對木里的想象如同Amadís of Gaul,之于同樣虛幻的黃金國,對幻想之地的騎士般浪漫的感知如出一轍。的確,香格里拉,虛構故事中的夢境之國 - 類似于烏托邦的地點,因為James Hilton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撰寫的《消失的地平線》而聞名 - 這很有可能以木里為原型。從這個方面來說,這里也成為了內陸腹地間的目的地:令人不禁遐想,充滿魅力的地點。
我們一行四人。
Liu Kankan是一名圖書編輯。她的背包因為筆記本電腦而無比沉重。攝影師,Zhang Hongyi則留在后面拍攝野生蘑菇和陽光。索南德勒,一位藏族登山者在前端勘察密集的山口。
我們從四川永寧鎮出發。鄉間道路散落著因為云南地震而破損的屋瓦。
藍色-綠色松柏和云杉叢林之間一條老舊道路沿四川省的邊界崎嶇延伸。樹木從斧子砍開的裂口中滴出金色的黏液:松節油收集者留下的痕跡。腐爛的松針覆蓋在寬闊的徒步道路,一代又一代人走路通過這里,在中國西藏地區和東南亞區域之間運送茶葉和其他物品。突然之間,山谷在我們面前展開,本地的納西族,摩梭族,彝族和崗巴藏主藏族正在利用人力耕種小麥。水車在溪流中不斷轉動。如同手鼓一般木樁上的蜂巢被淺淺切開。放牧牦牛的人們穿著俏皮,旁邊系扣的外衣,靠在他們的木棍上,在我們通過時臉上展示出燦爛的微笑。他們表示自己遇到的熊。我們則表示自己沒有看到任何其他人。
四日時間里,我們通過海拔3,993米/13,100英尺的瓦長山口。下端垂直距離一英里之外的一個墩子指引著這里是一座村莊。

Pail Salopek(左側)和徒步同伴,Liu Kankan通過木里理塘河上端的一處峭壁
照片提供:索南德勒
“木里,”他帶著勝利的口吻說道。
但是事實上,此刻,這顯得無關緊要。
我的肺部不斷起伏,急促地呼吸著冰冷的空氣。我看向吹過面部,導致皮膚生疼的疾風下不斷飄動,附著著冰凌的經幡/風馬。天空呈現出青藍色。一個杜鵑花森林的世界。木屋和皮革。四川的花椒樹。不同于其他地點的景象。原始且帶著一半狂野。這里對于大多數外來者來說幾乎隱形。即使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也難以辨識。我感覺橫斷山脈隨著地貌有時的展開逐漸變得清晰,但是首先,你需要到達這里。
我們沉浸在木里的感知之中。

木里的藏傳佛教僧侶僧舍,這是在約一個世紀前拍攝,建筑建造在周圍的山坡
照片提供:Joseph Rock博士
讓超凡脫俗的木里引起人們關注的探險者把這里的僧舍稱之為“世界上最少有人知曉的地點之一”和“奇怪的仙境。”
Joseph Rock自己幾乎不為人知。但是,他卻絕非一位奇怪的人。

1931年,探險者Joseph Rock拍攝當時實際管理木里,作為當時木府“國王”的僧侶。Rock把這張照片送給了這位僧侶,他的官員站立在進行供奉的煨桑爐前
照片提供:Joseph Rock博士
1884年出生,作為一位奧地利管家的兒子,Josef Franz Karl Rock在歐洲度過了慘淡的童年,青年時期,他不斷乘坐船只去往那些遙遠的港口。最終,他被海浪沖到夏威夷群島。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而且僅接受了基礎教育,他成為該州最為出色的植物學者。如同很多自學成才的學者,Rock對于世界的好奇近乎癡迷。20出頭,他學習了六國語言,其中包括漢語。1920年,在獲得美國國籍后,他被農業部選中,研究東亞可產大風子油樹木對于麻風病的植物治療和栗子樹的枯萎病。事實上,他并未涉及這些內容。

木里的一位貴族女性,身后是她的侍女
照片提供:Joseph Rock博士
Rock把玉龍雪山山腳下一所石塊搭建的房子作為自己在中國的總部,這是云南省境內一座海拔5,578米/18,300英尺高度的山峰,這里是喜馬拉雅山脈東段的結束點。在勤勤懇懇工作三十年后,他收集了數以萬計的植物,并拍攝了數百張上等玻璃板照片,并捕捉了難以計數的動物和鳥類標本。他把自己稱之為“平和的植物學者”,但是,他卻從未撰寫一篇關于中國植物的科學論文。他對中國西南部藏緬語系少數民族的生活產生了巨大興趣,尤其是信仰薩滿教的納西農民 - 他專注于仔細地記錄他們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在大本營,他堆放了大量字母板,如同盲目無序的初級讀物:
關于“骯臟”的中國城市:“我痛恨去往成都[四川省省會],在自然真正孩子們的居住地點,被雪山包圍,我便感到高興,幸運的是,這些漢族人懼怕來到這里。”
關于現代社會的倒退:“事實上,這是完美的生活,在山峰,天地,花朵和歌唱的鳥兒面前展現出的自由狀態。相較而言,紐約市那些生活在自己住宅內的人們究竟能夠感知怎樣程度的生活,縱使富有,我們并不嫉妒他們并不真實的存在…我對于返回所謂文明世界的想法感到恐懼。”

一名年輕的納西族男性戴著一頂紅色熊貓皮制作的精巧帽子,Joseph Rock對中國西南部藏緬語系少數民族的生活產生了巨大興趣,并專注于仔細地記錄他們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
照片提供:Joseph Rock博士
關于外國傳道士:“‘神棍’…沒有接受任何教育,甚至無法獨立完成一封信件,但是上帝卻呼喚他們的靈魂,胡言亂語,指引這些異教徒。”
關于進行競爭的學者:云南的一位英國植物學者如此懶惰,“他甚至雇用一個人替他遛狗。”
“Rock是世界上最為出色的攝影師之一,而且也是一位足智多謀,隨機應變的探險和地理學者,”一位編輯Rock日記中棘手詩歌的編輯表示。“同時,他也是脾氣最為暴躁的人之一。”

Abercrombie & Fitch品牌產品
照片提供:ebay
乘坐四人抬的轎子 - Rock并不瘦弱 - 這位探險者在現今中國云南,四川和西藏自治區的阿爾卑斯地貌區域旅行,如同一位(前大清)帝國的官員一般(編者按 - 根據清代官員規制,只有四品至六品品級的官員才能乘坐四人轎子)。他喜歡邊緣縫制著獸皮的綢緞衣物。他睡在價格昂貴的Abercrombie & Fitch品牌(!,始于1892年)帳篷之中。他攜帶的私人物品,有時需要數十只驢子運送,其中包括精致的銀質餐具,一個橡膠浴盆,一部能夠播放Enrico Caruso樂曲的留聲機。Rock拍攝到一座村莊人頭攢頭,傾聽這位男高音演唱《阿依達》的情景。當時,為了驅趕藏族土匪,青天白日,他用自己.45口徑的Colt手槍向天空放空槍。他的日記有時透露著孤獨。他一生從未結過婚。

自學成才的植物學者和民族志學者,Joseph Rock與本地人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山峰前合影。他乘坐四人抬的轎子,在現今中國云南,四川和西藏自治區的阿爾卑斯地貌區域旅行。木里令他沉迷
照片提供:Joseph Rock博士
“一些人對他的評價不錯,另外一些人則不然,”Li Jin Hua,一位云南玉湖村,頭發花白的旅游向導表示,這里是Rock生活多年的納西族村莊,Li表示他總是遵循極為繁瑣的禮節,使用西方餐食。“不過我們所有人都贊同,Rock幫助我們保護了我們民族的文化。”
Li所在村莊的博物館,就在Rock居住過的古老農莊,包括探險者出版的第一版人類學巨著,一千頁的納西族獨特表意文字的字典。博物館還展示的“Rock的保鏢使用的馬刀。”
在熾烈,蒼白的冰冷陽光照射下,我們沿山口向下去往木里寺。
這間藏傳佛教寺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重建。這里正在舉行儀式。僧侶們進行六個世紀前,寺廟的創立者,宗喀巴大師圓寂和轉世的紀念活動。桌上堆砌著很多橙子,加了蜜糖的糌粑,炒制的青稞粉,等待著城堡般木質大門前朝圣的人群。黎明時分,僧侶穿著藏紅色的僧袍吹響3.7米/12英尺的銅制號角:喚醒山峰。僧人在湛藍的天空下跳著帶著面具的舞蹈,扮演著神靈和護法。除去用電和更為年輕的助手穿著的400美元Big Baller籃球鞋,自Rock到訪時期起,木里超凡脫俗的氛圍似乎絲毫未變。
“管理這里的喇嘛要求我品嘗木里美食,”1924年,Rock在自己首次與生活在山峰堡壘的宗教/世俗實際統治者見面時寫到。“一個金質托盤里,我忘記自己身處何處,我認為這是土耳其美味,但是里面卻是一塊年久,斑駁的牦牛奶酪,其中還夾雜著毛發。”
木里排外的管理者是一位身高六英尺兩英寸(188厘米)的巨人,Rock把他稱之為楚特強巴。他有著稚嫩的臉龐,“柔軟的肌肉…好似他從不鍛煉,也不勞作。”他詢問Rock,他是否可以從木里騎馬去往華盛頓,探險者的望遠鏡是否能夠看到山峰另外一側。Rock送給強巴一把現代步槍和250發子彈 - 這對于一位只能把自己的農民關在地牢之中,向他自己的軍隊揮舞木棍的封建統治者來說,這是一份適宜的禮物。

雅礱江流經四川省的一處山峰峽谷。1949年,他離開中國。1962年,他在夏威夷孤獨去世。報紙上一篇簡短的文告講述了他在中國山峰區域進行的先鋒民族學研究,而且他向世界介紹了700種杜鵑花
照片提供:Joseph Rock
木里令Rock沉迷。
或許這名社會地位地下的管家之子把這處與世隔絕的地點看做是故事書里中世紀的歐洲,他能夠在此獲得貴族成員的地位。
Rock談及手舉長毛-木棍的木里軍隊巡游。他們穿著深紅色的外套,身上背著上個世紀的(舊式)步槍。他們馬匹的籠頭配有金色的細絲配飾。Rock爬到一架梯子上拍攝木里15.24米/50英尺高的銅佛。他在周圍橫斷山脈收集植物標本,“巨大的叢林海洋,粉色和黃色,黑色的山坡是冷杉林。”
“年幼時,我聽到關于洛克的故事,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如此重要,”達西加措,81歲,木里的一位退休的藏傳佛教僧人使用了Rock的漢語名字。
年老的達西在白色茶杯蓋上一塊藍色粗布。他的大貓蜷縮在廚房里,趴在熄滅的鐵爐上取暖。很小的佛堂內菩薩像前點著酥油燈,這里還有一個毛澤東主席的瓷像。木屋外面是寂靜無聲的理塘河峽谷。僅有烏鴉粗獷的叫聲才會偶爾打破這樣的沉寂。
“一些人相信,”達西說到,“洛克帶來特殊的設備,尋找隱藏的珍寶。”好似木里真的埋有寶藏。
我們繼續行進。
向導索南德勒輕松地通過自然公園內的峽谷。我們在一簇簇樺樹的樹蔭下去往北部,樹木蒼白的樹干如同阻擋湛藍,湛藍天空的堡壘。我們按順時針方向環繞佛塔,我們的全球衛星定為設備/GPS紀錄以如同舞動的圖像。
雅礱江變成綠色,如同氧化銅呈現出的顏色。這處1,219米/4,000英尺的峽谷是此前木里領地的無形邊界。現在,這個區域屬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綿延12,590平方公里/5,000平方英里的尖利山峰 - 比黎巴嫩國土面積還要更大 - 人口卻僅有125,000。
其中一人便是Su Kaichun。
屬于彝族,Su是三羊龍村的村長,1929年,Rock在另外一次木里探險活動期間橫跨了這處有著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地貌的村莊。Su非常友善,他不斷歌唱,直至自己感到暈眩。他從廚房的爐灶上拿起烙鐵,把燒紅的金屬平靜地放在自己的手指上。他沒有表現出任何痛苦。一個世紀以前,使用手繞相機,Rock拍攝了相信萬物皆有靈的云南納西族首領做出類似難以理解的行為。一位薩滿,表現得相當狂熱,舔著購貨中燒得通紅的一塊鐵犁。
“他的舌頭與炙熱的鐵片之間接觸的嘶嘶聲令人無所適從,”Rock寫到,而且感覺相當震驚。
“我也可以做到,”Su表示。“我的祖父教過我。你一定要在夜間很晚的時候學習這些事情,凌晨約2或是3點,在清晨鳥兒開始歌唱之前。”
1949年,Joseph Rock永遠地離開了中國。
事實上數年間,Rock關于其他結束的預感一直出現在他的日記之中。
“桌尼看起來非常安靜,而且似乎是被自己的冬季裝備所遺棄,”疲憊的探險者在甘肅省一間被積雪覆蓋的藏傳佛教寺廟中抑郁地寫到,“而且這是我人生之中那些迅速到來的夜晚之一。”
而且:“我希望在這些山峰之間死去,而非在孤獨地躺在病床之上。”
Rock確實獨自死去,1962年,他因為心臟病在火奴魯魯離世。沒有家人參加這位探索者的葬禮。《紐約時報》發表的簡短訃告講述了他在中國山峰區域進行的先鋒民族學研究,而且他向世界介紹了700種杜鵑花。
Rock揭示了什么?木里滯后于時代的生活?總之,Rock關于木里的故事 - 即使并未展示其他內容 - 也是兩個世界的聞名相遇的故事。
楚特強巴的真名為夏赤真扎巴。他是數個世紀以來統治四川省西南部西區角落,木里貴族巴爾家族的后代,他絕非Rock的卡通故事“土皇帝”中的鄉巴佬。數個世紀以來,他們在清朝帝國的統治下,平衡當地藏族和云南少數民族之間的勢力:“[木里]擁有軍隊,至少他們有拒絕的權利,”一位對此頗為欣賞的歷史學者苦笑著表示。夏的運氣在1934年耗盡,他在本地軍閥的小規模沖突中喪生。
“這是非常糟糕的時期,”次仁平措,一位頭發花白的牧民在康沃山附近說到,他帶著自己的一群牦牛堅實地通過山坡雪層覆蓋的區域。“這里沒有法律。搶掠所處可見。每次馬幫出現,我的祖父都會把我們所有的財產埋在一處洞內。”
現在這個洞依然存在。
我們掙扎著通過Rock曾經到達過的寒冷山扣,這里一路延伸至茶馬古道上的康定。
“山坡旁色澤鮮艷的亭子使得這處城堡失去了險峻的氣勢,更多地是生長在巖石表面花朵散發的芬芳,“這是Hilton在描寫香格里拉寺廟時令人陶醉的話語。木里的傳奇讓《小時的地平線》更增添了一抹色彩。這是“世俗角度的極度自由”的堡壘,時間停滯,人們生活在250年前。
現實與古老的故事如出一轍:美麗且恐怖,安慰著人們,而且沒有終結。拋開Rock的斷言,這里沒有任何異域風情。
木里,木里,木里,我們都曾出現在這里。
信息來源:Paul Salopek,照片提供:Paul Salopek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125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