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2)
文?卿晨,圖?網絡
系鞋帶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件小事。然而看到一個新聞卻讓人很驚呆,原來有很多初中生、甚至30多歲的孩子都不會系鞋帶。

根據一項調查統計,僅有5.1%的孩子到了初中還不會系鞋帶,還有3.4%的至今還不會,甚至還需要50歲的媽媽幫忙。


媽媽好累
一根小小的鞋帶,怎么就難倒了13.14歲,甚至更大的孩子們了呢?
對此,大部分網友覺得是父母沒有教的原因!這讓很多人感慨:連鞋帶都不會系,這簡直是“巨嬰”。

如果孩子穿上一雙鞋帶松開了的鞋,在跑步走路過程中非常容易被自己的鞋帶絆倒、摔倒。因此很多家長就特地為孩子選擇了魔術貼或者一腳蹬,不僅方便穿,也免去了被絆倒的風險。等到上了初中,絆倒的風險減小,鞋帶才會粉墨登場。
所以孩子不會系鞋帶,很可能是他根本沒有練習的機會!

練習系鞋帶,除了可以讓孩子多掌握一個生活技能,還能夠練習孩子的手部精細運動,在穿鞋帶時,練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手、手腕及手臂。
孩子在3~5歲的時候,手部精細運動達到一個質的飛躍。這個時候讓孩子練習系鞋帶,把鞋帶從鞋洞洞里穿過去,再穿過來,再將鞋帶綁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方式,除了手部控制,還能練習孩子專注力。
這時,又有很多家長叫苦了:讓我系,我會,讓我教,我改怎么給娃講?
把鞋帶這樣穿過來,那樣穿過去,這樣、這樣、然后打個結就好了。
我想起我媽就是這樣教我系鞋帶的,全程演練。用“這樣、那樣”這種代詞就將整個過程描述完了。再也不能更科學的描述了…
學習的結果就是偶爾給自己打個死結。
直到前兩天,在西瓜視頻里看了一個動畫片,才發現原來讓孩子學習系鞋帶可以如此簡單。
跟著動畫片學習系鞋帶
動畫片中,將系鞋帶簡單的分4個步驟,同時用歡快的音樂,簡單的歌詞,一邊演示一邊唱出步驟。
?第1步:系一個平結,兩只手各拿鞋帶的一頭,一根穿過另一根。
?第2步:再系一個平結,不過要松松的,不要拉緊,要留一個小圈。
?第3步:把兩條鞋帶的頭分別穿過中間的洞洞,不要拉緊
?第4步:從兩端拽中間的“耳朵”,拉緊鞋帶,鞋帶就系好啦!
在這首兒歌中,歌詞不再是“這樣那樣”的代詞,而是一些名詞,方便孩子理解和記憶;而動畫片的音樂,能讓我身邊這個1.4歲的寶寶也主動跟著動起來,可見它的韻律多強,多么適合小朋友。
《小寶貝布姆》首批上線900首兒歌,在西瓜視頻免費獨播。具體的系鞋帶步驟可以觀看視頻內容,在頭條免費觀看,點擊下方卡片搜索動畫片《小寶貝布姆兒歌:系鞋帶》即可。這個視頻只有兩分多鐘,小朋友不容易疲倦,但卻將系鞋帶的步驟講解得很清楚。
而且不止《系鞋帶》這一首,小寶貝布姆系列涉及自然、成長、家庭、習慣等,兒歌在生動的故事情節中伴隨著音樂郎朗響起,寓教于樂又輕松、生動、歡快有節奏,并且有中文和英文版本,完全可以作為孩子的啟蒙教育。
“我們分析的敘事動畫片與經典故事(導言、正文和結局)有著相同的結構,所以很容易理清思路。而在我們分析的非敘事性動畫片中,事件并不是發生在相同的背景下,人物不斷地從一個日常環境跳躍到另一個虛擬環境中,觀眾很難理解事件發生的因果關系。更重要的是,非敘事性動畫片不斷使用一些決定性論據,” 研究人員Eider Oregui說。
也就是說:動畫片的敘事或非敘事結構類型會影響兒童對敘事技巧,和價值觀/反價值觀感知方面的接受、處理、理解、記憶以及對信息的深化
即便是孩子的鞋沒有鞋帶,也可以讓孩子用大人的鞋來練習哦!
暑假來了,和孩子一起看起來吧!
我是卿晨,白天全職媽媽,凌晨碼字寫文看書。一邊學習育兒知識,一邊分享育兒經驗。關注@卿晨養兒記,一起聊聊育兒那些事。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