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溫州皮鞋大王近況(改行賣溫州皮鞋)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6)
1987年的一把火,刺痛了所有溫州人的神經。
在杭州武林門,5000多雙溫州產劣質皮鞋被點燃,熊熊烈火,黑煙四起。
這把火毀掉的不止是5000雙鞋子,最重要的是將溫州皮鞋釘在了恥辱柱上。
溫州皮鞋從此有了新外號,“一鞋”或者“晨昏鞋”,質量差到早晨穿著新鞋出門,晚上就得光著腳回家。
很多商家為了留住消費者,紛紛貼出“此處不賣溫州鞋”的字樣。
溫州皮鞋一時成為千夫所指,人人喊打,整個溫州皮鞋產業陷入寒冰期。
此時,剛滿23歲的錢金波,剛一腳踏入皮鞋制造業,正準備大展拳腳,卻被迫卷入這場浩劫中。

這一把火沒有讓他臨危而逃,反而激發了他的斗志。
都說溫州皮鞋是垃圾,那就做出個樣子來。
8年后,他創辦紅蜻蜓,2015年,紅蜻蜓鞋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錢金波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成為身價超40億的富豪。
溫州摘掉”垃圾鞋“的帽子,被稱為“中國鞋都”。
溫州皮鞋,市場占有率、美譽度不斷上升,成為中國鞋業最具競爭力的品牌群體。
在錢金波的創業故事里,每一個溫州制鞋人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錢金波1964年出生在浙江永嘉。
家里有5個姐姐1個哥哥,父母以種田為生,7歲以前,他沒穿過新衣服,穿的都是姐姐們穿不上、洗脫色的舊衣服。
母親告訴他,穿舊衣,得百福,你多有福氣呀。
錢金波剛開始還挺開心,后來有了性別意識,他不干了,天天穿碎花褲子,讓他在小伙伴面前顏面盡失。
錢金波哭鬧著逼母親給他做了一身新衣服,母親無奈踩了一夜縫紉機。
穿上新衣服,錢金波把白襯衫壓在褲子下邊,平平整整,他還特意給自己搭配一條粉紅色圍脖。
家里人笑他投錯胎,應該上輩子是個女孩,他笑家里人不懂時尚。
錢金波從小對學習不感冒,上課偷摸著看小人書,要么逃課去田間,抓蚯蚓,逮蜻蜓。
逮蜻蜓的他一定想不到,日后自己會有一家公司,名叫紅蜻蜓。
讀初中時偏科嚴重,天天被老師提溜出來當典型,后來中考成績不理想,錢金波輟學了。
做油漆的姐夫叫他去幫忙,家里老幺的錢金波,沒干過什么活,做事笨手笨腳,力氣還小,因此沒少挨罵。
姐夫一看,這小子幫不上忙,還耽誤干活,便提議他去武漢另外一個姐夫那里學木匠。
正好錢金波也不想干了,甘心被當踢皮球一樣踢走,高興地跑去武漢,投靠另一個姐夫。
剛開始學木匠,錢金波還挺感興趣,天天跟在姐夫屁股后邊討教,早起晚睡,非常用心。
干了4年,錢金波練就了一身手藝。兒子有手藝,能賺錢,父母很得意,開始操心他婚姻大事。
父母正為選哪家姑娘爭論不休,錢金波卻給二老當頭一棒,他不干了。
原來有次給雇主干活時,錢金波砍木頭,差點一刀跺在大腿上。
嚇得他一身冷汗,渾身哆嗦,半天沒緩過神。
那天晚上躺在床上,他問自己,自己這輩子難道就是個木匠了嗎?
錢金波不甘心,于是他離開武漢,回到永嘉。
錢金波成了無業游民,整天在村頭晃蕩,父母唉聲嘆氣,為從小嬌慣兒子懊惱不已。
有一次,錢金波聽一個老鄉說,賣鞋賺錢,出一次差能賺5000塊。
這讓身上摸不出5塊錢的錢金波錢興奮異常,別人能賺錢,為什么我不能。
說干就干,錢金波叫上村里的王振滔,兩個人印了一沓名片,離開了村子。
錢金波去了城里,為了裝點門面,他買個皮包,包里塞一堆報紙,看起來鼓鼓囊囊。
見人先叫老板,后塞名片,有的人會客氣接住,也有的人會直接扔掉。
錢金波笑嘻嘻地彎腰,撿起名片,拍拍上邊的塵土。
白天碰一鼻子灰,晚上睡一覺就忘了,第二天再重新開始。對錢金波來說,這都不算事,他堅信在皮鞋行業一定能有所作為。
發名片沒人愿意要,錢金波就在口袋里裝了幾盒煙和口香糖。與商戶聊天,抽煙的遞煙,不抽煙的遞遞口香糖。
借此他不只和商戶打成一片,還非常了解市場,什么款式好賣,什么鞋滯銷,門清。
慢慢地,一些商戶開始賣他們的鞋,鞋質量不錯,款式新穎,回頭客多了起來。
在短短兩年時間里,錢金波跑遍100多個城市,瘦了十幾斤,皮包卻胖了。
有了錢,錢金波做了一件很爽的事,他把皮包里的報紙都扔掉,皮包里塞滿票子,有了票子誰還稀罕舊報紙。
1987年,錢金波和王振滔身穿喇叭褲,左臂夾個挎包,右手拿大哥大,走起路大搖大擺。
他們不再是兩年前見人遞名片,見姑娘就臉紅的推銷員,搖身一變升級成小老板。
沒得意幾天,杭州武林門的那把火,把兩個人徹底打回原形。
事件一出,全國都知道溫州皮鞋是紙做的,臭名遠揚,消費者不再買單,自然也沒人愿意賣。
之前合作的商家不但停止拿貨,還提出退貨要求。
有的甚至貼出了“店里不賣溫州鞋的字樣,錢金波和王振滔深受打擊,又束手無策。
鞋推銷不出去,二人在湖北鄂州合伙開店價值20萬元的皮鞋,也被當地工商部門查抄沒收。
生意陷入死局,只能打道回府。
王振滔趁著這空檔,和錢金波的外甥女結了個婚。
這門婚事讓兩個人關系親上加親,他們計劃再次“抱團”東山再起。
1988年,王振滔和錢金波一起湊了3萬塊錢,租一間屋子,買一臺制鞋機,雇幾個工人,永康奧林鞋廠作為奧康前身,就這樣建成了。
創業之初,王振滔主抓推銷,錢金波負責生產,內外分工明確,互相合作,生意越來越紅火。
1993年,永康奧林鞋廠成功吸引到外商投資,這讓鞋廠從開始的小作坊,壯大成當地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
生意越做越大,兩個人的矛盾卻越來越多。
除了管理理念不同,中間還雜糅了其他親戚的一些矛盾,親戚內部產生多個“幫派”。
他們意識到,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對企業百害而無一利,經過協商,二人達成共識,王振滔繼續經營永康,錢金波拿著錢自立門戶。
1995年,31歲的錢金波租了一個500平米的廠房,創立“紅蜻蜓”。
不過這個時候的溫州,漸漸摘掉“晨昏鞋”的帽子,前后冒出4300家鞋廠,其中不乏康奈、奧康、吉爾達等品牌。
全國鞋業逐漸趨于成熟,森達、富貴鳥早已完成搶占地盤,想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殺出一條血路,實在不易。
錢金波在皮鞋行業深耕10余年,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皮鞋一講款式,二講質量,三講舒適度。
于是斥重金從米蘭請來設計師,幫自己設計皮鞋,錢金波親自下場抓質量,上腳試腳感。
很快,一批款式新穎,酷似意大利風格的鞋上市,價格便宜,做工精良,一上市就受到哄搶。
錢金波除了對皮鞋了如指掌,還很懂營銷。
一次,湖南株洲一個鞋店購進一批方便鞋油。準備與紅蜻蜓鞋子搭配售賣,但銷量不理想。
錢金波去店里考察,只將“方便”二字改成“懶漢”,并在商場里貼了一些廣告:
凡在紅蜻蜓購買皮鞋,免費贈送懶漢鞋油一盒。
在免費贈送的刺激下,很多消費者慕名前來,這個門店每天的營業額翻了兩翻。
在錢金波的帶領下,僅一年時間,紅蜻蜓營業額就破千萬,2年突破2億大關,300多家門店如雨后春筍,在全國遍地開花。
2015年,紅蜻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完成上市,企業上市讓錢金波身價超過40億元。
紅蜻蜓的門店超過4000家,據統計,錢金波平均每月入賬2個億,風頭無兩,一絕紅塵。
然而花無百日紅,僅過去5年,紅蜻蜓遭遇水逆時刻。
2020年4月11日,錢金波率領團隊,攜手時尚女王蘇芒,演員何泓姍共同直播。
為了預熱直播,錢金波親自下場,派發億元紅包,投入不小。
初看數據,4000小時,1914萬粉絲,1084萬人觀看,銷售額激增136%,看起來一片形勢大好,但最終的營業額僅為百萬。
這場直播,能不能賺到錢,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曾經月入2個億的錢金波,忍不住向媒體訴苦:
疫情初期,我們的銷量可謂到達了冰點,用‘如芒刺背、如坐針氈’,形容那段時間的心情,一點不為過。
2020年剛剛啟幕時,這是我創業25年來最難的一年,4000多家門店暫停營業,上萬名員工停工,每個月還有近億元固定開支要支出。
其實陷入生存困境的鞋企不止紅蜻蜓一家,根據皮革協會統計數據,從2013年的49.3億雙下降至2017年的44.8億雙,2017皮鞋產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3.03%。
整個皮鞋行業陷入困境,2020年的一場疫情,更是讓很多頭部鞋企難以為繼。
在疫情初期,錢金波的公司,幾乎一個月就虧損高達一個億。
先有富貴鳥負債40億宣布破產,后有達芙妮宣布退出大陸市場。
錢金波的紅蜻蜓以及數以千計的溫州鞋企,何去何從,誰都無法預料。
被稱為中國鞋都的溫州,如何自救,成為目前亟需面臨的問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573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