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神秘山洞巨物(神秘的34)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8)
傳說中的金縷玉衣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死后穿的壽服,其外觀基本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身份的象征,古代皇帝或者位高的大臣是用金線縫起來的,叫金縷玉衣。

今天我們就好好說一說這個金縷玉衣。在西漢時,下葬玉衣的穿戴等級并沒有規定明確,不管是皇帝還是王公大臣都可以穿玉衣,例如被發現的趙眜的墓中,他便是穿著絲縷玉衣下葬的。


到東漢的時候,玉衣的等級制度開始興起,一般只有帝王和貴族死后才能穿金縷玉衣,其他人只能穿銀縷、銅縷或者絲縷。玉衣在古代其實并不是衣服,而叫玉匣。
因為中國古代崇尚玉飾品,所以貴族死后會全身裹滿玉石,也就是用來裝尸體的玉匣子,它可以使尸體保持在一定的溫度,防止尸體腐爛,其實就是古人的壽服。
玉衣是用玉片串聯起來的,與人體一樣分為頭部、上體、下體、手部、腳部等幾個部分,先把每個部分做好之后再縫合起來,再在里面加一層里襯,玉衣就完成了,成為下葬用的殮服。
據傳,劉勝的玉衣也是如此,只不過,那時的工匠在制作玉衣時還巧妙地考慮了身體部位的特征,比如面部的地方還特意做出了明顯的眼睛、鼻子和嘴的形狀,這個工序就復雜多了。

奇怪的是,在劉勝玉衣里面居然還發現了十八塊玉璧,這些玉璧大小不一,但排列有序,也是用布連接起來的。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玉衣里面還要放玉璧呢?據記載,玉璧和玉琮都是古代最為重要的禮器,象征天地和陰陽。一般玉璧是放在身后的,玉琮是放在胸前的,而劉勝玉衣里發現的玉璧,則證明這種葬禮習俗一直延續到了西漢。

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根據當時的生產水平,制作一套"金縷玉衣"是十分不易的。從遙遠的地方運來玉料,通過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為數以千計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狀的小玉片。
每塊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鉆孔,大小和形狀必須經過嚴密的設計和細致的加工,編綴玉片還需要許多特制的金絲。由此可見,制成一套"金縷玉衣"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驚人的。為使其尸體不朽,他們用昂貴的玉衣作殮服,且使用九竅器塞其九竅,可謂費盡心機。但結果,由于金縷衣價格昂貴,往往招來許多盜墓賊,以致"漢氏諸陵無不盜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
其實,即使那些盜墓賊沒有光臨,當考古工作者打開那神秘的洞室時,企求"金身不敗"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絕倫的玉衣了。這些仿佛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千百年來破滅的神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672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