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8)
珍妃(1876年—1900年),又叫他他拉氏,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光緒帝妃嬪,也是最為受寵的妃子。
珍妃與姐姐瑾妃自幼隨伯父廣州將軍、長善在廣州長大。長善雖為武將,卻喜攬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習兩位侄女讀書。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后來曾經得到榜眼的功名。廣州是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開放最早,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接觸最早最多,受影響也最大,思想較內地開放許多。加之長善本人廣交名人雅士,其中多具有先進思想的著名人物,這些都對珍妃的思想和個性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此外,珍妃的兩位長兄志銳、志鈞也都是思想比較開明的人物,她的母親也很開通,整個家庭對她的熏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珍妃十歲那年,長善卸任廣州將軍,她與姊姊隨同北返北京。
光緒十五年(1889年),珍妃與姐姐(瑾妃)被入選宮中,封為珍嬪。

珍妃初入宮時才13歲,慈禧對這個還沒長開的小姑娘其實不討厭,甚至還比較喜歡。但慈禧沒想到的是,她竟然看走了眼。慈禧一心想讓自己的侄女葉赫那拉氏(隆裕)當皇后,沒想到光緒卻對珍妃情有獨鐘。
珍妃容貌珍妃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獵奇心強。她對皇宮中的繁文縟節、呆板的生活方式十分厭惡,尤其對宮中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極為反感。她喜歡新生事物,喜歡過無拘無束的瀟灑生活。
另外,珍妃也很有才華,對新鮮事物了解很多。她經常在宮里照相,給光緒照,也給宮女太監照,甚至坐在龍椅上照。有時也會穿著高跟鞋在宮里臭美,或者跟光緒換衣服穿。珍妃的到來,讓如同死水一般的宮廷煥發了活力,深深的吸引了心理封閉的光緒。
光緒于是夜夜召幸珍妃,不僅深愛著她,也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
珍妃的種種行為在慈禧眼里,確實十足的離經叛道,嚴重的擾亂了宮廷秩序。再加上珍妃的性格中有那么些傲氣,慢慢與慈禧太后發生了矛盾。
此外,光緒一直寵愛珍妃,卻冷落慈禧給他包辦的皇后隆裕。隆裕于是常常到慈禧的面前講珍妃的壞話。隆裕是慈禧的娘家侄女,慈禧心里肯定是偏向她的。
于是,珍妃就成了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慈禧于是總想找個機會,好好教訓珍妃一番,但大清的家法不允許打皇帝的妃子。所以慈禧對珍妃不滿,頂多是訓斥兩句,根本不敢暴打珍妃。
1894年10月28日,紫禁城里發生了一件大事,大清幾百年從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就是著名的“慈禧暴打珍妃事件”。這次慈禧不僅剝掉珍妃的衣服,將她暴打一頓,還把封號由妃降為嬪。
原來,這次是慈禧抓到了珍妃的一個把柄。

光緒當時決定減少宮廷開銷,裁減后宮女眷的俸祿。可珍妃大手大腳慣了,每月俸祿根本不夠花,甚至還要向姐姐瑾妃借錢花。但瑾妃的俸祿也沒有多少富余,珍妃便開始想辦法賺外快。
珍妃的堂兄志銳聽說后,給珍妃出了一個主意:“如今買官賣官的事多了去了,你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隨便吹吹枕邊風就行,賣官的事情由我來做”。
于是在志銳的操辦下,珍妃串通太監、內外官員,把光緒蒙在鼓里大肆賣官。比如以4000兩白銀的價格,把上海道臺這個肥缺賣給了一個叫魯伯陽的人;還把四川鹽法道的職位賣給了玉銘,此人從未當過官,之前在木器廠工作,還大字不識一個。
不料,事情敗露,慈禧好不容易抓住一個把柄,立即質問珍妃。可珍妃是犟脾氣,她的倔脾氣一上來,誰也攔不住,不僅跟慈禧頂嘴,還說自己這么做都是跟慈禧學的,惹得慈禧大怒。
慈禧命令太監剝掉珍妃的衣服,在珍妃的屁股上將她暴打一頓,于是就出現了“褫衣廷杖”這一幕。事后,慈禧把珍妃連同瑾妃一起降為貴人。不僅珍妃受到懲處,連她的姐姐瑾妃也受到牽連。
被牽連的不止瑾妃一人。十一月初二日,慈禧再降懿旨,將珍妃手下的太監高萬枝處死。在這樁事件中,先后受到株連的珍妃手下的太監還有永祿、宣五、王長泰、聶德平等數十人,有的被發配充軍,有的被秘密處死,有的被立斃杖下;就連伺候珍妃的白姓宮女也被驅逐出宮。
據說在降珍、瑾二妃為貴人的前一天,光緒帝在給慈禧請安時,慈禧鐵青著臉,不理睬他,光緒帝竟在地上跪了兩個多小時。最后慈禧惡狠狠地說:“瑾妃、珍妃的事,你不管,我來管。不能讓她們破壞家法,干預朝政。下去吧!”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也在慈禧面前為珍、瑾二妃求情,建議緩辦,但遭到拒絕。
珍妃被扒去衣服打,皇妃遭此懲處,這在有清一代是極為罕見的。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曾在慈禧面前為珍、瑾二妃求情,建議緩辦,但遭到拒絕。結果,不僅珍妃受到懲處,連瑾妃也受到妹妹的牽連。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初,八國聯軍集結兵力進攻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光緒帝慌忙出逃。
出發前,慈禧命太監將幽禁于北三所壽藥房中的珍妃喚出,使其推入位于慈寧宮后貞順門的井中溺亡。當時,珍妃年僅24歲。
《我的祖父小德張》記載了珍妃之死的過程:
文中寫到:當宮中得悉八國聯軍已攻到廊坊時,一片混亂。李總管命隨駕太監全部換上便裝。老祖宗(慈禧太后)也來到御花園旁。在養性齋前,換上了便裝。各宮妃嬪陸續到來,光緒皇上也從瀛臺過來,換上了青衣小帽。
這時,老祖宗讓把珍妃叫來,讓她換好衣服一齊走。不大一會兒,珍妃披散著頭發,穿著旗袍跑過來了。老祖宗大怒說:“到這時候,你還裝模作樣,洋人進來,你活得了嗎?趕緊換衣服走!”
珍妃說:“皇阿媽,奴才面出天花,身染重病,兩腿酸軟,實在走不了,讓我出宮回娘家避難去吧!”老祖宗仍叫她走,珍妃跪在地上還是不走。老祖宗回過身來大喊一聲,叫崔玉貴把她扔進井里,崔玉貴立即把珍妃扶起來,不幾步就是那口井,頭朝下就給扔了下去,隨即便把井口堵上了。

1901年春,清廷與八國聯軍講和,慈禧、光緒等還朝返回北京。
慈禧見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將珍妃的尸骨打撈出來,裝殮入棺,葬于阜成門外恩濟莊太監公墓南面的宮女墓地,并企圖以“貞烈殉節”、“投井自殺”的名義掩世人耳口,并為此將珍妃追封為珍貴妃。
1908年,慈禧太后死后,攝政王載灃將珍妃的死因從“投井自殺”改為“被崔玉貴投入井中溺死”。
宣統皇帝(溥儀)繼位后,隆裕皇后垂簾聽政,將珍妃追封為恪順皇貴妃。
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珍妃的姐姐瑾妃(時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將珍妃遷葬光緒崇陵妃園寢,并在珍妃井北側的門房,為她布置了一個小靈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靈堂上懸掛一額紙匾,上書“精衛通誠”,頌揚珍妃對光緒的一片真情。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