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重溫美妙的童年童話(讓童年成為美麗的童話)
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4)

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經說過“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他的智商只有75,在別人的眼中他是個傻子。
但是他有位非凡的母親,她并未因阿甘和平常孩子不同而更加溺愛或者鄙棄,她努力使阿甘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她總能把復雜的道理,講成簡單通俗的比喻給阿甘聽。
阿甘問媽媽為什么要死,母親告訴他,“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注定要去做的一件事”。

有人叫阿甘“傻子”,阿甘不明白就問母親,但他母親告訴他:
“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子,你覺得自己沒做傻事,那就不是傻子”。
他堅信媽媽的話,他后來做好多事情都成功了,雖不是他的初衷,但跟他只關注事情的本身不受外界的干擾,有很大的關系。
電影中的珍妮就是完全相反的,她的童年沒有母親,還要遭受經常酗酒父親的猥褻。

她雖逃離了,但她的一生幾乎都在不幸中度過。
童年是何其重要,遇到一位偉大的母親是何其有幸。
在現實生活中,為了柴米油鹽,我們都在紛爭,總希望我們物質生活能夠充裕。
但我們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蕪。
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看到,孩子被用繩子拴在欄桿上,旁邊他奶奶在跳廣場舞。
說句實話當我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心里很難過,這是誰的兒子,這又是誰的孫子。
為了跳個廣場舞大冬天竟然把孩子拴在欄桿上,媽媽看見會怎樣,隔著屏幕,都能體諒這一刻鉆心的疼痛,以及憤怒。
父母覺得孩子爺爺奶奶帶,最起碼放心不怕磕著碰著,但又有多少能盡心盡力 。
近年網絡上流行一個詞語“假裝帶娃”,又有多少家庭再經歷這樣的事情,看著爺爺奶奶再帶孩子,但又有多少能做到真正的關注孩子的情緒,心情。
又有多少次碰見奶奶帶著一臉不耐煩的訓斥孩子,又有多少次大人的情緒里夾雜了太多復雜的事情,都發泄給了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不再為生存煩惱,但我們由于活的不夠快樂,多少人放棄自己的生命。
關注孩子的學習,我們更要關注孩子的心里健康,關注他是否快樂?是否沮喪?是否需要幫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940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