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金瓶梅秋菊為何總挨打)
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7)
文丨花欲燃吖

最近讓人周而復始的生氣的熱播劇《幸福到萬家》中的何幸福,憑著執拗和頑強不屈竄上熱搜,同時也帶火了這部劇的原著《萬家訴訟》。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這部小說曾經以“秋菊打官司”的片名成為紅極一時的電影經典,而何幸福的原型就是秋菊。
那么,我們今天本意是要聊《金瓶梅》,為何又扯上現代小說了呢?
原因就在于此秋菊和彼秋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傲風霜,不懼勢力威嚴,不屈不撓,眼里不容沙子。可兩個人最大的區別也在于此,秋菊因為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她能夠成長為何幸福,走出屬于自己的黃金人生。
而我們今日的主角,此秋菊卻除了落個濁蠢的名義,一生悲慘至極,與幸福絕緣。

秋菊是潘金蓮的丫頭。
潘金蓮嫁到西門府后被分配了兩個丫頭:一個是大房吳月娘的得力侍女春梅。其身價遠遠高于府中其他女使,因遲遲不能被西門慶收用,一直被惦記著。因此,趁潘金蓮房內缺人手,西門慶特意將春梅從月娘房中調離,以便于自己行事。
另外一個就是秋菊,府中廉價的勞動力,姿色不出眾,為人又憨直。
小說第十回末,原著中對這二人解釋道:“原來春梅比秋菊不同,性聰慧,喜謔浪,善應對,生得有幾分顏色,西門慶甚是寵他。秋菊為人濁蠢,不任事體,婦人打的是他。”

春梅識時務,在潘金蓮房中被抬舉成了侍妾,她就從此跟潘金蓮穿上了一條褲子,“唇不離腮”的關系,日日相伴,有福同享,有“男”同當。基于這一點,這房里明著是就住著一位主子,實際上卻是兩位。
因此,能干活的就秋菊一人。本該春梅分內的事也都歸到了秋菊肩上,本就繁重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1、潘金蓮到西門慶家里后,爭寵吃醋,矛盾重重,從最開始暗里憋氣到中后期明著撒野,秋菊成為了潘金蓮最好的撒氣筒,動輒打罵,輕則言語侮辱。
在第二十八回,潘金蓮醉鬧葡萄架時因出言譏諷李瓶兒被西門慶狠狠地懲罰,險些喪命,渾渾噩噩中被攙扶進屋,連腳上的繡花鞋都顧不上撿。這對于潘金蓮是極為羞辱的一次經歷,偏偏這象征羞辱的繡鞋卻被小鐵棍撿到,還誤打誤撞的送到了陳經濟手中。
此時,潘金蓮正在苦尋這個“罪證”。

春梅說:“昨日我和爹擋扶著娘進來,秋菊抱娘的鋪蓋來。”婦人叫了秋菊來問,秋菊道:“我昨日沒見娘穿著鞋進來。”婦人道:“你看胡說!我沒穿鞋進來,莫不我精著腳進來了?”秋菊道:“娘,你穿著鞋,怎的屋里沒有?”婦人罵道:“賊奴才,還裝憨兒!無過只在這屋里,你替我老實尋是的。”
這秋菊三間屋里,床上床下,到處尋了一遍,那里討那只鞋來。婦人道:“端的我這屋里有鬼,攝了我這只鞋去了?連我腳上穿的鞋也不見了,要你這奴才在屋里做甚么?”秋菊道:“倒只怕娘忘記落在花園里,沒曾穿進來。”婦人道:“敢是昏了!我鞋穿在腳上沒穿在腳上,我不知道?”叫春梅:“你跟著這賊奴才往花園里尋去。尋出來便罷,若尋不出我的鞋來,教他院子里頂著石頭跪著。”
本就一個尋鞋的小事,春梅心里最清楚這鞋的來龍去脈,她不肯戳破金蓮的丑聞,便把這丟鞋的鍋一股腦的扔到了秋菊身上。原本就是需要秋菊隨口認下,挨頓打罵便可,但是秋菊偏偏要據理力爭,頂著潘金蓮說實話。

她不懂見風使舵,便徹底激怒了潘金蓮。
后來,秋菊從藏春塢內找到一只紅繡鞋,不過是宋惠蓮和西門慶在其中玩耍時丟下的。潘金蓮對比大小后,更覺心中有火。于是,命令春梅讓秋菊頂著大石頭在烈日下跪著受罰。
秋菊這罰其實并非因為找不到鞋,而是潘金蓮借題發揮疏解心中的怨氣。
①這鞋是同李瓶兒爭寵交鋒的戰敗品,借咒罵秋菊來緩解自己的屈辱感。
②藏春塢的鞋比她的更小巧精致,也是她敗給宋惠蓮的恥辱。
正如秋菊頂撞的那樣,鞋子找不找得到,這頓責罰她都不可避免。但是,她偏要說出來同主子論個短長。這便是書中所說的“濁蠢”,一如“秋菊”打官司中處處要“討個說法”一般。

2、潘金蓮同李瓶兒斗氣,秋菊再次淪為工具人
這一章回叫做潘金蓮懷妒打秋菊,起因是吳月娘和喬大戶聯姻,給還在襁褓中的西門官哥做了媒。對方是數一數二的人家,如此一來越發長了李瓶兒的志氣。
當夜,她又因李瓶兒風頭被冷落,心中凄涼萬分,這種被打翻了醋壇子的心情,就是狗路過都得踹一腳,但是沒有狗,只有秋菊。
于是,秋菊剛一開門就被狠狠地打了一耳光出氣。她一面罰秋菊在院中跪著,還唆使春梅等人將其衣服扒開,用鞋底,用馬鞭,用盡各種利器抽打,打的秋菊殺豬似的嚎叫,目的就在于對李瓶兒指桑罵槐,并驚悸官哥。
李瓶兒那邊才起來,正看著奶官哥兒,打發睡著了,又唬醒了。
這樣的挨打在秋菊的生活中幾乎成為了家常便飯。但秋菊又為此做了什么呢?

1、潘金蓮趁西門慶久不歸家之際,和琴童暗合茍且之事,秋菊趁機告發,但是因為春梅和月娘身邊的小玉阻攔,秋菊再次淪為了被毆打的對象。
2.潘金蓮同陳經濟媾和,敗壞綱常,秋菊找到大房吳月娘聲張正義。但是吳月娘無論出于何種原因,我們日后再聊,月娘不僅不相信秋菊,反而說她葬送主子。為此,秋菊又挨了一頓責罰。
秋菊為了證明自己沒說謊,親自帶著月娘去當場捉奸,但是,她得到了什么?
仍舊是被吳月娘以敗壞主子的名義賤賣出府,依舊沒得到自己想要的公平和正義。

她從頭到尾爭的不過是一口氣,憑什么同是丫鬟,她就要在府中受不白之冤,受同是丫鬟春梅的閑氣。
她想不明白為什么這個世界沒有基本的道理可講。
秋菊的悲劇人生在于她的蠢,不懂同流合污,不懂趨炎附勢,不懂奴顏婢膝。
身為六兩銀子買來的粗使丫頭,想在等級森嚴的社會尋求基本的平等,時時總想要講個道理,論個說法,這本身就很“荒唐”。
秋菊之可憐,在于一個沒有身份,沒有地位,更沒有人格尊嚴的奴仆的悲慘處境。只是下人也有不堪受辱而奮起反抗的權力,但這權力最后卻葬送了她。
世道荒唐,秋菊,又有何錯呢?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