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臺州路橋區概況(美麗浙江臺州路橋)
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5)
“ No.1 關于我”
個人情況
姓名:路橋區
英文名:Luqiao
別名:
民族:漢
電話區號:0576
郵編:318050
車牌代碼:浙J
語言:吳語-臺州片-臺州話,普通話
人生座右銘:百路千橋萬家市
最喜歡的花:桂花、梅花
最喜歡的樹:樟樹
家庭情況
監護人:臺州
家庭成員:
6個街道:路南街道、路橋街道、路北街道、螺洋街道、桐嶼街道、峰江街道
4個鎮:新橋鎮、橫街鎮、金清鎮、蓬街鎮
子女數量:45.11萬(2016年戶籍人口)
家庭住址:浙江沿海中部,中國黃金海岸中段,境域東瀕東海,南接溫嶺,西鄰黃巖,北連椒江。
住房面積:274平方公里
家庭收入:601.54億元(2017年)
身份證
“ No.2 我的情況”
榮譽稱號1949年4月,成立黃樂縣人民政府,下轄路橋鎮。6月,成立黃巖縣人民政府,屬臺州專區。1954年6月,臺州專區撤銷,黃巖縣劃屬溫州專區。1957年7月,復置臺州專區,黃巖再屬臺州專區。1958年12月。臺州專區再度撤銷,黃巖縣又劃歸溫州專區。1962年4月恢復臺州專區。1978年10月,改稱臺州地區。1980年7月,析黃巖縣海門區及周圍地區設立海門特區。1981年7月撤銷海門特區,以其行政區域置椒江市。1989年10月撤銷黃巖縣,置黃巖市,路橋仍屬黃巖市。
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臺州撤地設市,黃巖、椒江撤市設區,路橋亦升級為縣級區。
“ No.3 我的成長經歷”
成長經歷
唐代上元二年(657)始設永寧縣,唐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名為黃巖縣,因中國道教名人王方平隱居之山頂有黃石而得名。
元代元貞元年(1295),升為黃巖州。
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復縣。
1989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黃巖市。
1992年撤區并鄉擴鎮,從55個鄉鎮合為26個鄉鎮。
1994年12月,臺州地區撤地易地設市,黃巖撤市設區,為臺州市的主體城區之一
路橋區成立
“ No.4 我家的美景”
路橋古稱靈山鄉。到了東漢開基者劉秀統一中國后,開始發展江南,始稱“新安”。
南宋初年,高宋趙構被金兵追趕,航海南逃至臺州。據《臺州外書·遺聞》:“上以章安鎮不可居”,建炎四年(1130)正月里半個月大多在江南椒、黃、路一帶活動。傳說當時恰遇大雨滂沱,到了馬鋪地段,所騎的馬疲憊不堪,怠然撲倒(因此這里就叫馬撲,后轉音為馬鋪)。趙構心中十分焦急,后經一當地老者引領,架了不少便橋,才得以出去。趙構問起此處地名。當地的官員立刻抓住機會說:“請皇上賜名吧!”趙構想了一會說:“此地的路即橋,橋即路,就叫路橋吧。”就這樣,“路橋”的地名傳開了。而趙構走過的新安橋,也順理成了“路橋”的本命橋了。
十里長街(路橋老街)
臺州龍泰旅游區
臺州涼溪飛瀑
黃礁島
黃礁昔稱“黃礁山”,為古代海上交通的主要航識島嶼之一,最早見于明代《鄭和航海圖》記載。建國初,該島和瑯璣山以及龍門諸島為國民黨殘余勢力所踞,沿海時受其騷擾。1950年春,解放軍攻克瑯璣山,翌年春又相繼剿滅久踞黃礁島和道士冠的殘部。1952年,屯聚大陳島的國民黨軍隊在胡宗南策劃下,部署黃礁反擊戰,6月13日由王相義率2艘戰艦和15艘機帆船發動突襲,并占領相鄰之道士冠島,經激烈戰斗,終于擊退登島之敵。經此役后,直至1955年1月解放軍攻克一江山島,金清近岸的軍事防御與國民黨大陳守軍基本處于對峙狀態。
妙智寺
人峰塔
香嚴寺
善法寺
路橋五鳳樓
路橋蓮花山公園
路橋“十里長街”始建于南宋,街道沿河而建,適合于集散貨物,頗具江南水鄉商市神韻,為路橋的象征。大人尖山麓石濱公園、宋代古剎善法寺和唐代古剎香嚴寺為路橋的游覽地;“中國枇杷之鄉”桐嶼所辟枇杷觀光園為田園觀光的好去處;沿海黃瑯又是觀潮的好地方。
登文昌閣
楊晨
杰閣崢嶸傍斗杓,使君當日此停軺。
雙峰山映三汊水,十里街分五道橋。
經學靜軒傳世業,儒宗云海樹風標。
我來花外扶筇立,喜聽書聲滿綺寮。
東家有余材,鳳衰無復夢。
有錯歡迎大家指出來!!謝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143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