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云南文山風景好(美麗云南第二季)
發布時間:2024-09-10閱讀(17)
文山市位于文山州西部
東北部與硯山縣接壤
南部與馬關縣毗鄰
東南部與西疇縣相接
西部與紅河州蒙自市連接
并與屏邊縣隔河相望
區位優勢突出

(廣昆高速)
文山古有“三七古道”之稱
馱運三七的馬幫
經此道進入交趾(今越南)
再出南洋(今東南亞地區)
文山也是內地客商經滇入越
達于南海的必由之地
今日文山,穿境而過的廣昆高速
與國家一類口岸——天保口岸、都龍口岸
一并成為云南通往東南亞的重要通道
文山市是文山州委、州政府所在地
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
全市國土面積2977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51.5萬人

(文山市城區全景)
《易經》記述
君子以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
《修建文山書院記》中曾記載
清代文山知縣徐本仙認為,文山的名稱
有博大精深的寓意
篤實者山,輝光者文
是明事理、辯人倫、堅實剛健之意
歷史沿革
文山市歷史源遠流長
漢置都夢縣,屬牂牁郡
東漢屬益州牂柯郡
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
西晉置都唐縣,屬寧州興古郡
東晉至南朝梁屬寧州興古郡
北朝周屬南寧州
隋屬南寧州總管府
唐南詔國屬通海都督僚子部
宋大理國屬最寧府教合三部
元屬臨安路教合三部
明屬臨安府教化三部司

(《開化府志》記載“文山”寓意)
1667年清康熙時期設開化府
正式納入中央政府管理
1730年清雍正時期正式設立文山縣制
1913年,裁撤開化府為開化縣
次年恢復文山縣名
1949年4月15日成立文山縣民主政府
1950年1月7日設立文山縣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撤銷文山縣設立文山市
2012年先后被評為
省級文明城市、園林城市和衛生城市
2015年被命名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西部百強縣
紅色記憶
文山市
是中國共產黨在云南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
早在1927年
文山縣就在中共云南特別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
建立了文山地區最早的黨組織
這是云南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暨文山州第一個黨支部
德厚灑戛竜黨支部
近現代涌現出著名學者、翻譯家、人民外交家
書法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楚圖南
等一批杰出人物
文山作為上世紀70年代
守衛國門的前沿城市之一
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貢獻
著名遺址“凱旋門”
是“老山精神”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共文山州第一個黨支部舊址)
多彩民族
文山市歷史悠久
早在5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
文山是地母文化的發源地
是多民族聚集的寶地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
境內居住著漢、壯、苗
彝、回、傣等10余個民族
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4%
歷史上成為開化府的文山
在苗語中意為鮮花盛開的地方
直到今天,海外苗族
依舊將文山視為他們的文化圣地
是他們向往和最終的歸宿地

(文山各民族同胞舞蹈匯演)
每逢春節期間
文山市西北部48公里處的德厚鎮
樂西村總會上演的“百年壯劇”
樂西土戲
文山壯族布傣人自稱“戲布傣”
是云南三大壯劇的分支劇種之一
被國家文化部專家汪效禹譽為
“中國戲曲后花園中的活化石”

(苗族制衣)
壯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踩花山”
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盤王節”
每一個民族在文山
都既保留著自己的民族特色
也參與著相鄰同胞的熱鬧慶典

(壯族紙馬舞)
驚艷于精美絕倫的苗族蠟染
感嘆于滿懷豪情的壯族紙馬舞
沉醉于熱情似火的彝族火把節
伴隨著各族兒女低聲吟唱
心緒跟隨曲調起伏律動
總能感受到最本真的民族情懷

(彝族火把節)
物產豐富
多元豐富的物產
抒寫著屬于文山的另一段佳話
這里氧化鋁年達標達產140萬噸
電解鋁全線投產50萬噸、處理鋁灰3萬噸
資源化利用生產線建成
進一步延伸了綠色高效鋁產業鏈
逐步形成綠色鋁創新發展產業集群
文山市正全力打造綠色鋁創新發展示范基地
用文山發展“加速度”
彰顯其無窮魅力,煥發勃勃生機
文山市地處云南省東南部低緯度高原
大部分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造就了“北回歸線綠洲”之美譽
適宜多種植物和農作物生長

(三七花)
也滋養出了——三七
這種名揚海內外的名貴中藥材
具有“生打熟補”功效
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
明代藥學家李時珍將其稱
為“金不換”“南國神草”

(三七地航拍)
被譽為“中藥中的阿司匹林”的三七
在文山已有三四百年的栽種歷史
據《開化府志》載:早在公元1763年
文山三七種植已初具規模
內供中原,遠銷東南亞
如今,文山三七產量占世界的80%以上
文山的三七,始終保持著三個世界第一
產量、質量、產值均為世界第一
文山作為全國最大的三七種植和加工基地
被命名為“中國三七之鄉”
2002年11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
批準對“文山三七”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三七)
自然人文風光
文山市境內
以喀斯特巖溶地貌為主
形成了山水林洞相共生
奇險秀稀皆齊備的多種優美自然景觀

(老君山自然保護區)
滇東南最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
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巒重疊9峰22嶺21溪并肩相連
山系高低懸殊山高而秀、谷深而幽
千姿百態,囊括了
喀斯特地貌的秀、奇、古、幽、險
據不完全統計
保護區內有野生植物187科946屬3085種
國家列為珍稀瀕危保護物種20種
省級列為保護物種16種
被譽為動植物的“基因庫”
區內至今還生長有“野生三七”
是文山“三七”的原生地

(老君山自然保護區云海)
歷史迭代中,激蕩著無限可能
文山,以開放的視野,投身時代浪潮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努力把文山市打造成為
世界三七之都、綠色鋁創新發展示范基地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當好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文山市新篇章
文山,如同一位英姿勃發的青年
懷揣感恩之心,踏上新的征途
以夢為馬,未來可期
END
相關信息
云南省情系列微視頻《美麗云南》(第二季)由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品發行,北京中外名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攝制,已陸續在百度等網站及各新媒體平臺播出,敬請大家關注搜索“云南地方志”名稱注冊的騰訊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新浪微博賬號、頭條號、抖音賬號等圖文社交媒體、視頻門戶網站、視頻平臺觀看,也可以在百度搜索“美麗云南”,進入百度百科詞條(秒懂全視界)在線觀看完整視頻,還可以關注搜索以“美哉云南”名稱注冊的大魚號、愛奇藝號、網易號、搜狐號、優酷視頻門戶網站和微視、美拍、快手、最右、秒拍等平臺觀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834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