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15)
安靜的,對話。
你可以聽到火星人的鼓勵和支持,聽到不摻雜任何利益的告白。

聽這首歌,有自我療傷的溫暖。
一曲《與火星孩子的對話》,何其美麗與感動。
之前解析華晨宇的作品,有網友留言征詢,你是因為哪首歌入坑的。
誠然,很久之前的《齊天》讓我驚嘆于音樂的魅力,花花的表達如此特立獨行。然而,對我觸動最大的便是《好想愛這個世界啊》。

不只是因為作品如何,更是因為這首歌是華晨宇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癥群體而創作。作品中的詮釋,極其用心,感情的飽滿讓我們的很滿足。
也許嘗試過被愛,會開始仰望未來,傷疤,就丟給回憶吧,放下才得到更好啊。
一遍遍的聽著,原本空落落的心變得愈加溫暖。

自從歌手當打之年之后,自從花花參加王牌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華晨宇,關注那些看起來比較難懂的音樂作品。
如今聽聽《與火星的孩子對話》,感覺來自靈魂深處的碰觸。

這是我見到極為難得工整的歌曲。
如同一座牢固的堡壘,堡壘里,打開內心,溫柔的對話著。

提問,回答,措辭的對比,將感情不斷的推進。
從“愛笑”對比“失落和悲傷”、“自信”對比“退縮和逃避”、“努力”對比“拒絕和慵懶”,“堅強”對比“脆弱和疑惑”、“堅持”對比“放棄和冷漠”、“勇敢”對比“害怕和怯懦”,簡單的對話,不簡單的感情。
《與火星的孩子對話》是華晨宇出道六年來,創作的第一首對唱風格的歌曲,是歌迷與花花互相贈送的禮物。而整個創作過程并非復雜,和歌迷聊聊天,將心情表達于作品之上。

雖然不是把酒言歡,但這份清澈,更加悠長。
當華晨宇卸下“火星大魔王”的盔甲,袒露自己心聲,用心與歌迷交流,換回的,是最真誠的包容回應。
華晨宇是孤獨的。
最起碼,在之前,非常孤獨。

看過《王牌對王牌》的小伙伴一定知道,華晨宇曾經坦言,有一次孤獨的站在陽臺上,那時候的他,想必格外的孤獨與無助。
他的作品可能比較難懂,如同評論區的小伙伴如此調侃:看了看華晨宇的相貌,這有30歲?然后,聽了聽華晨宇的作品,他只有30歲?
《與火星的孩子對話》于2019年10月28日以單曲形式正式發行,然后收錄在新專輯《新世界NEW WORLD》中,這張專輯尤為喜歡。

其中的《斗牛》、《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瘋人院》、《七重人格》、《神樹》、《降臨》和《新世界》我已經解析完畢,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如今算算,就剩下了這一篇的《與火星的孩子對話》。
這一首,很特別,很溫馨,很有溫度。

拋出問題,解答問題,這種互動性的作品代入感更強。而歌詞中寫到的種種,其實就是花花內心的疑惑,還好,有火星人在,還好,我們都是善意的關懷。

華晨宇:我看著愛笑,卻還有些失落和悲傷。
火星人:那些失落,那些悲傷,也在我心里。
舞臺上的光鮮,笑容一次次,但是每個人都有疲倦的時候,“我”的失落與悲傷,在不經意間悄悄綻放,其實啊,火星人能夠感同身受。
你很自信,但總有退縮和逃避的時候,但是不要在意,我們共同進退,我們共同努力。

偶爾,也要停下來休息休息;偶爾,也要懂得拒絕;偶爾,也要睡個懶覺。
華晨宇:我看著堅強,卻還有些脆弱和疑惑。
火星人:那些脆弱,那些疑惑,有它的意義。
脆弱和疑惑,其實有它的意義,因為人非草木,總要面對不同的周遭,重要的不是曾經脆弱和疑惑,而是克服它們,堅持自己的夢想。

不要放棄,不要在乎別人的說法,勇敢的做自己。
因為,你在我們心中是那么的勇敢,我們會是你堅強的后盾。
當光芒撤下,留下最真實的你,那樣我們可以聊聊天,然后把聊天的內容寫成一首歌,名字就叫做《與火星的孩子對話》。

你說:每當我還相信,好的結局。有個聲音在說,可笑的是我。每當我還愿意,伸手靠近,有塊陰影拽著我。別再拽著我,我想再次用力解脫。
火星人微笑著,希望你不要孤獨,你就是你,最好的你,沒人能代替。
當美好被青睞,這是我們互相贈送的禮物。

一段對話,一段安慰,一段最好的告白。
華晨宇在《煙火里的塵埃》中說,我就是我,我只是我,只是一場煙火散落的塵埃。
仔細想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煙火里的塵埃,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啊,這種渺小的塵埃,卻擁有各種各樣的“繁華”。

繁華中有欲望,有快樂,有悲傷。而這種欲望,讓我們變得不再自由。
可能你身不由己,可能你也無可奈何。
但是我們,都有的美好的期待,吐露你的心聲,讓我們互相安慰。

華晨宇:我有時孤獨,卻還有些撫慰和感動。
火星人:那些撫慰,那些感動,因為我愛你。
一句“我愛你”,包含了多少寬容和鼓勵。
觸動心弦的作品,源自《與火星的孩子對話》。
它很樸實,卻如同星光灑滿天際。善待周遭,感受那份靜謐。

如同歌曲中所言:這個結局是我的期待,我會一直為你祝福。
- End -

音樂解析vol. 281:華晨宇《與火星的孩子對話》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撰文|響馬書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關注
更多華晨宇音樂作品解析:
聽了一百多遍,還不能理解華晨宇《七重人格》?看看以下的文字吧
思考之后,我終于知道為什么華晨宇一生只唱一次《我們》
回顧歌王華晨宇在《歌手當打之年》的歷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孤獨仿佛是天才的標配,稱為鬼才的華晨宇,憑實力還是憑運氣
華晨宇《神樹》中到底提及了什么,這不只是音樂,更是公益的呼吁
敬畏生命:華晨宇的這首歌被嚴重低估,殘酷游戲你搞清楚了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527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