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古代女子只能穿裙子(古代女人為什么愛穿裙子)
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10)
古代女人為什么愛穿裙子,不愛穿褲子?
第一、清朝末期,穿裙子和穿褲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普通有錢有勢的人家的太太、小姐們,穿裙子,裙子里面穿褲子。姨奶奶和丫頭們則穿著褲子。
《京華煙云》里,從清朝末年八國聯軍進北京開始,故事中的事實,也反映了清朝末期的生活,以及規矩禮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太太可以穿裙子,為妾的只能穿褲子。桂姐聰明解事,決不敢僭越,存心搶曾太太的地位,或失去一絲一毫對太太應有的恭敬。
上文中的貴姐是曾太太的陪嫁丫頭,后來由婢升做妾。貴姐因為是侍妾,所以沒有資格穿裙子,只能穿著褲子。
書中對貴姐的穿戴也做了描寫“穿著紫褂子,鑲著綠寬邊兒,沒穿裙子,只穿著綠褲子,上面有由黑A字連成的橫寬條兒。褲子下面露出的是紅色弓鞋,有三寸長,花兒繡得很美,鞋上端縛的是白腿帶兒。”
如果知道妻妾是否有資格穿裙子的規矩,那么到某人家里去拜訪,通過女子的穿戴就能看出來,誰是太太,誰是妾。
穿裙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女主人和女主人的孩子們才能穿裙子,侍妾和下人都只能穿褲子。如果她們穿裙子就是僭越。
有人對這個觀點可能不認同。因為《紅樓夢》里的丫頭也穿裙子。
《紅樓夢》里反映的家族不是普通的家庭,也不是普通的官宦之家,而是國公府的生活。國公府的丫頭和侍妾不僅能穿裙子,而且穿戴比普通人家的小姐還好。
雖然紅樓夢里的丫頭可以穿裙子,但是她們和主人在穿衣服方面也有區別。丫頭一律穿坎肩,坎肩相當于工作服。
《紅樓夢》里寫的故事是沒有年代和朝代的,所以不能把小說的故事當成歷史來看。
人們對妻妾服裝的規定越到后期越嚴苛,清早期以前,所有女人都可以穿裙子。發展到后來,人們才對妻妾服裝有了規定。
一個家庭如果允許妾穿裙子,那么顏色有嚴格的規定。民國時期的作家包天笑在他的《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一文中說:“惟正室可以穿紅裙,姨太太不許穿紅裙,即使是她的兒子已是科甲發達做了大官,不許穿就是不許穿。”
穿裙子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富貴人家的女人,都穿裙子,為了保暖,她們在裙子里面穿褲子。在外面絕對不穿褲子。
勞動人民下地種田,穿裙子下地干活不方便,女人們主動不穿裙子,而是穿褲子。窮人和勞動婦女一律短打扮,她們穿褲子和短衣裳,不穿裙子。
富人家的女人穿裙子,窮人家的女人穿褲子;主人穿裙子,妾和下人穿褲子。
第二、清早期以前,穿裙子是禮儀的要求。杜甫的《石壕吏》中,有這樣一句話:“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兒媳婦沒有完整的裙子,因此不能出門見客。
朝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婦人之異于男子,全在下體……掩藏秘器,愛護家珍,全在羅裙幾幅。”穿裙子可以把下身遮住,保持貞潔,因此女人必須穿長裙。
女人不穿裙子,只穿褲子是不符合規矩的。《紅樓夢》中,寶玉過生日那天晚上,開夜宴,關上院門,大家才脫下裙子,單單穿著褲子。
清朝中期以前的古代女人不穿裙子,是不符合禮儀規矩的,女人不穿裙子是不守婦道。
那時候,無論是貴婦,還是村姑一律穿裙子。
白骨精變的村姑邁著三寸金蓮,穿著湘裙去給丈夫送飯,“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那時候的人們無論貴賤都必須穿裙子。
《搗練圖》里的女子在勞動時也穿著裙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禮教的逐漸加強,穿裙子,成了貴婦和貴小姐的專利。妾室是沒資格穿裙子的。這也是《京華煙云》里,貴姐不穿裙子,穿褲子的原因。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發展到現代社會,對于女人的服裝已經沒有規定和限制了,自己喜歡穿裙子就穿裙子,喜歡穿褲子就穿褲子。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的要求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609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