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果實長滿刺的植物(果實有點像荔枝)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6)
聽說在高山上有一種常綠灌木,高2-4m。直立或攀援狀;枝灰褐色,光滑,具直立或略彎的棘刺,粗壯。樹干砍傷后會流出白色乳汁狀粘液,具有豆腥味。它的根皮橙黃色,因生長在巖石旁,其根質地致密,能穿破巖石,故有穿破石之稱的草藥。我們幾個人為了見識一下破巖石的真正面目,一大早就肩背著鋤頭,腰幫著砍刀,氣喘吁吁地跟著老余師傅上了一個叫大俱源的山崗上。我們站在高山頂上眺望著遠處那種峰插云天,谷陷深淵的奇特地貌使人真會出現流連忘返的感覺。這里是展示著獨特花崗巖石柱與山峰的地方,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把大俱源的山崗打扮得非常漂亮。

正當我沉醉在這山間美景之中的時候,小陸已經找到了一根常綠直立或攀援狀灌木,高2—4米。他一邊用他那獨特聲音在叫喊著;找到了,找到了。一邊就用手中的鋤頭拼命地在挖著。這時候老余師傅趕了過去說;挖穿破石是要講究技巧的,不可以蠻干,先要把它的枝條砍掉,然后從根的外圍一點點地刨。說著就手把手地開始教起來。他一邊教一邊說道;穿破石有祛風利濕,活血通經的作用。可以治療風濕關節疼痛,黃疸,淋濁,蠱脹,閉經,勞傷咳血,跌打損傷,疔瘡癰腫。穿破石的別名又叫;小柘樹,又名:奴柘,隈枝,隈支,葨芝,構棘、猴歡喜、山荔枝,黃金刺、鳥不踏、老鼠刺、飯團竻、野梅子,柘根,川破石,地棉根、拉牛入石。老余師傅說這穿破石的根皮看起來很柔軟,是黃色的。所以有許多人就把它叫作黃蛇。又因為這黃色的根皮看起來是一層又一層,也有人把它叫作九層皮。

我站在老余師傅的旁邊看見了那些被砍下來的枝條是灰褐色,光滑的,樹干被砍傷后的地方流出了白色乳汁狀粘液,具有豆腥味。皮孔散生,具粗壯、直立或微彎的棘刺,長5—10毫米。單葉互生,革質,倒卵狀披針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4—9厘米,寬1.5—2.8厘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
那瘦果包裹在肉質的花被和苞片中,像是荔枝,所以就有人把這種植物叫作假荔枝,因為它又像是梅子所以又被人稱為野梅子。
穿破石為桑科植物構棘或柘樹的根。全年可采。挖出根后,削去支根,洗凈,截段曬干,或開片曬干。

老余師傅說;穿破石周身是寶,是穿破石根莖金黃,流白色漿汁,帶豆腥味,說明這種植物通利之中還有補益作用,可用于農村干活勞傷、積損、陳年舊疾。其味淡微苦,性微涼;具有祛風利濕,活血通經之功效,可用于治療風濕關節疼痛,黃疸,淋濁,蠱脹,閉經,勞傷咳血,跌打損傷,疔瘡癰腫等。

民間便方;
婦女白帶的發生原因是有多種的,如果是由于體虛引起的婦女白帶。可以用穿破石根30克。水煎服。一日二次,連服七天。
穿破石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癤腫。
用穿破石根和糯米搗敷。可以治療挫傷。
注意事項;孕婦忌用。
謝謝關注《認識是寶>>每天來這里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20837.html
上一篇:川西行的游記(西行游記一路向西)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