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戴高帽是什么主義(你知道綠帽子一詞是怎么來的嗎)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4)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么一個梗:老婆給你戴綠帽子了?還能怎么辦,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甚至還出現了一大堆的“綠帽”表情包。這個梗都快要被大家玩壞了。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為什么男人的老婆出軌了,要被稱為戴綠帽子呢?為什么一定是綠色,而不是其他的顏色?為什么不叫“紅帽子”、“黑帽子”?綠帽子的由來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兩個典故。

第一個典故:話說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妻子是個家庭主婦,長得很漂亮。因生得貌美,經常招來一些野男人的追求。她丈夫又是一個生意人,要經常到外地去做生意。由于丈夫經常外出,久而久之,終于有一天她忍受不了寂寞,跟一個賣布的好上了。每當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時候,他們就在一起廝混。

有一次丈夫回家后,兩三個月都沒有外出,急的那個賣布的是天天在他們家附近打轉。直到有一天,丈夫騎著馬到城外打獵去了,經過街市的時候被那個賣布的看到了。那個賣布的以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當晚就迫不及待的去了他家和他老婆幽會。誰知道當晚丈夫就回來了,幾乎將兩個人逮個正著,那賣布的只好哆哆嗦嗦地在人家的床底下過了一整晚。

這件事之后,那個妻子就向賣布的要了一塊綠色的布料做了一頂帽子給丈夫。還跟賣布的說:“當你看見我丈夫戴上綠帽子外出的時候,你就可以來了。”過了幾天,丈夫又要外出做生意了,妻子趕緊拿出那頂綠帽子,對丈夫說:“外面的風沙大,戴上這個帽子,就不會弄臟頭發。而且這顏色讓你看起來很英俊。以后你每次外出我都會為你做一頂,就像我在你身邊一樣,你就不用牽掛我。”丈夫聽了很開心,以為自己是真的很俊,于是高高興興的戴上那頂綠帽子,騎著馬得意洋洋的穿過街市到外地做生意去了。當晚他妻子就和賣布的廝混了。

以后那個賣布的凡是看見那丈夫帶著綠帽子外出時,心里都高興得不得了,當晚就去找他老婆幽會。于是綠帽子的說法就這樣傳下來了。

另外一個故事,很多讓人可能聽過,叫做“崔杼弒君”。話說春秋戰國時期的齊莊公是個非常好色的人。而且對已嫁為人婦的少婦情有獨鐘。

有一次,齊莊公在一次國宴上要求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帶著自己的夫人出席,有一個大臣叫崔杼(zhù),他的妻子棠姜很漂亮,齊莊公一眼就看上了。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齊莊公有事兒沒事兒就往崔杼家里跑。慢慢地棠姜在他的逼迫下就范了。

從這以后,齊莊公算是色迷了心竅。不管催住在家不在家,經常隔三差五的就去他家一下。有一天齊莊公和棠姜正在茍且的時候,崔杼回來了,齊莊公慌忙中把崔杼的一頂綠色帽子夾帶了回去。齊莊公拿到這頂帽子后,非但沒有藏起來,還經常拿出來對自己的侍從顯擺。最后,還竟然把這頂綠帽子賞賜給了別人。這事兒后面傳到了崔杼耳中,崔杼知曉真實情況后那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氣的不得了。于是乎就跟自己的妻子設下一個圈套。設計裝病把齊莊公給殺了。這頂綠帽子是這件事的象征,所以綠帽子就成了女性出軌的一個標志。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綠帽子也并不是特指有夫之婦出軌。在古代,人們將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所謂“正色”就是紅、黃、藍、白、黑5種顏色,“間色”指的就是由這5種“正色”調和而來的顏色,“正色”代表著高貴,“間色”代表著低下。綠色是“蒼黃之間色”。因此在中國古代的顏色等級譜系中綠色就處于較低的位置。相應的,綠色服飾也是社會階層地位比較低下的人穿的。
在漢代的時候,人們對于綠色的服飾就比較避諱。在當時只有庖人(也就是屠夫)和商人(古代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才戴綠色的頭巾。

到了唐代的時候,戴綠色的頭巾是一種侮辱囚犯的刑罰。據《封氏見聞錄》記載,唐代李封在當延陵縣令時,他的手下犯了錯,他并沒有打這個人的板子,而是讓他戴了個綠色的頭巾以表示懲罰。
宋代的時候,青樓的服務業異常興旺發達,文人墨客、王公貴胄都喜歡去逛青樓。當時有個名妓叫李師師,連皇帝宋徽宗都跑出來和她幽會。但后來宋朝破產了,接盤的元朝統治者看那些賣唱、賣身的很不順眼,就規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兒,娼妓的男性家屬必須一律頭戴綠色的頭巾。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也繼承了這個規定,讓娼妓家的男子必須頭戴綠巾。同時還規定他們不許在街道中間行走,只準在左右兩邊靠邊走。由此一來,人們看到帶著綠頭巾的男子,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樓女子。后來,隨著這一制度的推廣,在當時的江南地區,只要有男人的老婆出軌,便可用綠頭巾來侮辱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2097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