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13閱讀(12)
極目新聞記者 陸緣 鄒斌
實習生 陳辰
通訊員 黃婷婷 張峻笠
揚鞭策馬征程急,美麗鄉村萬象新。去年以來,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東湖高新區”)全力助力恩施市鄉村振興工作,在對口幫扶工作中傳遞光谷溫度、光谷精神、光谷力量。
東湖高新區助力恩施打造美麗鄉村,圍繞恩施市“四點四線”建設思路,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在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打造茶馬古寨,在芭蕉侗族鄉白果樹打造智慧低碳小鎮,在白果鄉兩河口村打造鄉愁故里。通過以點帶面,真正實現“點上出彩、線上風景、面上美麗”的鄉村建設目標。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赴恩施市多個美麗鄉村進行了實地探訪。

馬者村茶園
茶馬古寨“玉露”茶香
穿過圓夢隧道,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恩施玉露”茶葉基地里的嫩茶蒼翠欲滴,谷雨剛過,正進入采摘好時節。
“谷雨茶受氣溫抬升影響,發育充分,葉肥汁滿,茶香濃郁。”華智茶葉董事長譚明智說道。恩施市屯堡鄉現有茶園面積6.5萬畝,該鄉馬者村是通往恩施大峽谷的必經之路。
4月23日,一輛去往恩施大峽谷的旅游大巴停留在了在圓夢隧道入口處的圓夢中心廣場“茶山盛景”網紅打卡點,來自遠方的游客們紛紛拿出相機,走進茶園彩色步道,留下最美光影。
“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去年以來,武漢東湖高新區對口幫扶恩施市,傾力打造美麗鄉村,投入資金在屯堡鄉馬者村打造茶馬古寨。

古場壩村尹家大院
“東湖高新區幫扶15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茶馬古寨”建設,對馬者村人居環境進行了提檔升級。”屯堡鄉項目辦負責人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該工程包括集鎮人行道全新鋪裝、茶文化長廊建設以及游客停車場等。同時,屯堡鄉還整合了1500萬元產業振興資金和320萬元東湖高新區幫扶資金,今年將在馬者村重點打造茶產業園。
年輕干部結對農戶打造美麗庭院
村灣里,恩施市白果鄉龍潭壩村宋家灣組農家屋前屋后各色鮮花爭奇斗艷,照相機鏡頭瞄向哪里,哪里就有一幅精美的構圖,鄉村里常見的藍竹、瓦罐、石磨等材料被充分利用起來,放置的每一處都恰到好處,將宋家灣打造成了“步步皆景、家家若畫”的示范院落。
前些日子,村灣里通過白果鄉政府機關里的“8090”年輕干部,他們成立“8090工作坊”,分成木工組、漆工組、繪畫組等等,把城里廢棄的輪胎搬到村灣里,22名白果鄉青年干部與宋家灣37戶農戶建立結對關系,結對聯建、同心同力,充分利用農村鄉土資源,變廢為寶,引導村民開展庭院美化工作,打造“一戶一景”。
今年以來,白果鄉多舉措開展龍潭壩村宋家灣組美麗鄉村試點建設。今年春節后,白果鄉利用武漢東湖高新區30萬元的對口幫扶資金,對村灣人居環境進行了提檔升級。
還通過成立龍潭壩村鄉賢理事會,為鄉賢能人搭建助力家鄉發展的平臺,宋家灣組鄉賢能人宋麒麟、歐順軍結合政府規劃,出錢出力對宋家灣觀光稻田、游步道、茶博園進行提檔升級。

杉木古街
與白果鄉龍潭壩村相鄰的兩河口村陽昌隆組,背倚大山,一條小河穿行而過,幾株千年古樹下,村民們正在愜意地乘涼。
民屋白墻上的手繪圖案與村灣里的裊裊炊煙、繁花綠景完美融合,在這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1年,武漢東湖高新區結對幫扶白果鄉,在白果鄉兩河口村打造鄉愁故里。改造民居28戶、安裝路燈20盞......東湖高新區拿出援助資金140萬元,重點對兩河口村人居環境進行改善。

兩河口村
道路拓寬了,老年活動中心也修好了,“陽昌隆的改變離不開武漢東湖新區的傾情幫扶。”村支書胡朝麗說道。
在民宿廣場前,剛鋪就好的綠油油的草坪和干凈整潔的特色民宿正靜候著五一假日前來打卡游玩的遠方客人。
彩虹步道串起花香美景
干凈整潔的庭院前,擺放著不同種類的多肉植物,裝扮著村民們的庭院。在龍鳳鎮杉木壩村,多肉一條街格外吸睛。
“我們摒棄了華而不實的庭院裝扮,采用多肉這種新穎的形式。”龍鳳鎮負責人介紹,在“共建美麗庭院,共享美好生活”創建活動中,立足杉木壩庭院改造特色,發揮地區資源優勢,通過打造一條多肉體驗街道等方式,真正讓庭院改造與經濟增長掛鉤。

兩河口村陽昌隆小組
記者了解到,因附近有多肉生產基地,在美麗庭院打造時,便將多肉特色擺放在村民庭院前,不僅可以裝扮庭院,吸引游客,還可以通過出售,為村民增加收入。
“讀書耕田兩件事,忠臣孝子一等人。”臨近杉木壩村的古場壩村自古崇文重教,這里誕生過2位進士,42個秀才。穿過高大的“杉木古街”,寬敞漂亮的彩虹步道兩旁,村民庭院前種滿了各色鮮花。
要想富,先修路。在道路一旁豎立著一塊“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對口幫扶恩施市項目公示牌”,標識牌顯示該彩虹步道項目為龍鳳鎮杉木壩村雙車道建設項目,全長約2.6公里,由東湖高新區出資150萬元配套資金支持修建。
航拍鏡頭下,彩虹步道串聯起沿線瓜果蔬菜園,據介紹,沿線“四季有花香、四季有果摘、四季有地方玩耍、四季有特色餐飲待客”。
據介紹,下一步,杉木、古場片區將以文化為魂,產業為基,進一步推動建立“文化 農業”“文化 旅游”“旅游 經營”等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努力打造省級“耕讀之鄉”,力爭到2023年,宜業、宜居、宜游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農業和旅游業成為支柱性產業,最終實現“產業強、農民富、生態美”的杉木、古場鄉村全面振興目標。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4484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