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寶寶o型腿穿什么鞋(寶寶O型腿)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7)
老規矩: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從基本原理學起!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小腿彎曲就認為寶寶是O型腿,江湖上對O型腿的成因也有N種解釋。先來做個測試,你認為寶寶O型腿的成因是:
A.缺鈣!
B.穿紙尿褲導致的!
C.是穿連體衣才變成O型腿的!
D.以上皆不對。

嘿嘿,其實答案是D!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別再冤枉“鈣”這個萬年背鍋俠了!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小腿彎曲就認為寶寶是O型腿,其實不一定。
真相是這樣的:嬰兒在出生前雙腿處于盤曲狀態(在媽媽肚子里想伸直腿也沒空間呀!),從而導致出生后1-2年內小腿有些向外彎曲!只要寶寶的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在一條直線上,都屬于正常情況,不是O型腿。此外,很多寶寶的腿在6歲之前很有可能看上去都有一定程度的內八字!
不過,家長可以自測寶寶是否真的是O型腿或者X型腿。當寶寶睡著或者完全放松躺在床上時,輕輕將寶寶雙腿并攏:
如果雙踝關節接觸時,雙膝關節間距離超過3cm,說明存在“O型腿”
如果雙膝關節接觸時,雙踝關節間距離超過3cm,說明存在“X型腿”
出現這兩種情況,小編建議家長盡快尋求小兒骨科的專業幫助。
盡管幾乎任何鞋子都無法矯正寶寶的“O型腿”,但是從幼兒發育角度來說,為寶寶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依舊是很有必要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崔玉濤醫生認為,“當寶寶能自己扶站,可以選擇薄底的稍軟鞋,其目的是幫助嬰兒站立時腳趾和腳掌的正確位置,這樣利于以后走路時腳的姿勢正常自如;對于已經能自己行走的嬰兒,要穿鞋底不要太軟的鞋,不僅利于形成正常走路姿勢,而且也利于足弓發育。”
一雙好鞋應該符合這些條件
那么,崔玉濤醫生所說的,當寶寶能獨立行走,“要穿鞋底不要太軟的鞋”,到底什么程度叫做“不要太軟”呢?
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中國兒童健康鞋專家丘理在《一雙好鞋》中,是這樣定義的:
【一折】鞋底彎曲部位在前部約三分之一處;
【二捏】鞋子的后幫和前頭要硬;
【三擰】對擰鞋子不易變形;
【四按】手按鞋內部前掌部位,太柔軟不要選;
【五聞】聞鞋子有沒有異味,如果有,不選!
下周就立夏了,不少家長已經在準備為寶寶買涼鞋了。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很多品牌寶寶的涼鞋造型有點奇特,主要在于包裹腳趾和后跟的設計。
(圖片只做參考示意,不是產品推薦)
盡管從成人的審美來看,呃……有點……不過,人家這樣設計是有道理的喲!
那些露出腳趾和腳后跟的鞋,并不適合3歲以下的寶寶。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有的剛學會走路,有的還跑不穩,戶外活動非常容易摔倒或踢到異物,如果寶寶涼鞋露出腳趾,可能導致受傷;寶寶的骨骼、關節正處在發育期,沒有涼鞋后幫,或者后幫太軟,會讓踝關節得不到相應的支撐和保護。
此外,現在很多品牌都推出了機能鞋,聽起來很專業的樣子。不過,機能鞋是個商業概念,國家并沒有出臺相關標準。只要家長為寶寶選購的鞋子符合上述標準就可以了,不需要迷信機能鞋的所謂各種功能。
鞋子尺碼怎么確定?
接下來,就該為寶寶選擇適合的尺碼了,鞋子尺碼應該如何確定呢?
量寶寶的腳長。在白紙上畫上一條直線作為參考線,讓寶寶站立在白紙上,家長量寶寶最長腳趾到腳后跟的垂直距離。
鞋子的內長要比寶寶的腳長大0.5-1厘米。一般來說,涼鞋大0.5厘米即可。
不同品牌鞋子的內長對應的尺碼可能有較大差異,家長要以具體的厘米數,作為購買參考。
小編借用某品牌的示意圖,大家一看就明白啦!
寶寶活潑好動,有的家長會覺得:讓寶寶乖乖站著配合測量腳長有點困難,不如趁寶寶睡著后躺著量?
萬萬不可,這樣數據容易跑偏哦!趁寶寶心情好,給寶寶一點小零食,多數寶寶還是挺配合的。
如何判斷鞋子大小合適?
現在有很多家長喜歡為寶寶網購鞋子,不過,除了不同品牌鞋子版型存在差異,不同寶寶的腳也有胖瘦,腳背有高低。因此,為了給寶寶選到真正合腳的鞋子,小編首推去實體店試穿!
這些方法可以幫你判斷寶寶鞋子的大小是否合適:
穿上合適的襪子站著試鞋,最好能走動幾步試試。讓寶寶穿上平時的襪子試鞋,一則挑出的鞋更為合腳,二則穿脫方便也可以避免寶寶腳部損傷。
試鞋時應盡量讓寶寶站著,確保寶寶的腳趾未呈蜷縮狀態。媽媽要用手指檢查鞋前面多出的空間,并測試鞋的寬度是否適合(能捏起一點即為合適),若沿鞋邊按壓能感覺到寶寶小腳趾或腳骨外側則意味著鞋太窄。
檢查鞋后跟是否合適,以媽媽的小手指可以插入鞋后跟和鞋幫之間為宜。媽媽還可以扶著寶寶穿鞋走幾步,確保寶寶不會拖著鞋走,并且鞋跟不會上下滑動。
什么時候該換鞋子?
沒有人可以準確地預估寶寶的發育速度,因此多久給寶寶換一次鞋也就沒有標準定論。通常,寶寶每3-4個月需要換一次鞋;如果正處發育高峰期,可能每2個月就要換一雙鞋;發育高峰期之后,5-6個月換新即可。
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都是不一樣的,建議家長每個月都檢查一下寶寶鞋子的舒適程度——如果寶寶穿上鞋后,腳趾處所余空間不足半個拇指,或腳跟、腳面等處有一些勒痕,則意味著寶寶需要換一雙新鞋了。
不建議家長為了節約而買較大尺寸的鞋子,以延長每雙鞋子的使用周期,也不建議寶寶揀拾哥哥姐姐的“二手鞋”,因為即使這些鞋子并沒有破損,也很可能已經變形,不再適合寶寶穿著。
小編說
不要囤鞋!
很多媽媽喜歡囤寶寶用品,但其實這種做法并不明智。
因為媽媽無法準確地估計出寶寶的發育速度,很有可能在寶寶需要穿鞋的時候,囤貨的鞋子過小或過大、材質不應季或鞋底薄厚程度不適宜。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4706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