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速食羊雜湯配方(慎點羊屎癟)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1)
廣西講桂柳方言的地區,習慣把屎稱為“癟”,這“羊癟”其實不是羊屎,而是殘留在羊的胃里的食物。
羊癟湯,廣西特色美食。羊癟湯是居住在大石山地區苗族人家利用山羊的內臟制作的一道風味獨特的佳肴,是把羊內臟、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膽汁的一種雜味湯,是苗家醫治胃病的常用良藥,也是接待賓客的上乘菜。山羊主食百草,其肉質營養豐富。十幾年來在廣西桂西北各縣城大小餐館都見到"羊癟湯"的身影。

“羊癟”湯看著像濃稠的綠色蔬菜汁,入嘴立即感覺一陣清爽,過喉嚨處時更是清涼。山羊主食百草,其肉質營養豐富。
現在我們感受一下正宗的羊癟湯是怎么做出來的。

用稻草燒

燒好的羊

取羊肚,羊腸等內賬

取出的內臟

取出的羊腸

放入鍋中炒制

腸子因受熱會膨脹炸開

加入冷水

煮熟的腸子切小片再加入到湯中煮制

已經好了的羊癟湯

可以喝了

羊癟湯的另一種做法

取出羊肚內容物備用

取出羊肚內容物

取出羊肚內容物

過濾一下

加入需要煮制的菜肴

在廣西百色地區,其實滿大街都會有羊癟湯館子。
羊鱉湯的起源典故:
從前,有兩兄弟,父親在臨終前對他們說:“看來我活不久了,我死后,你們要是沒有什么祭我,就殺那只母羊吧。”不久,父親死了,兄弟倆就把母羊殺掉給父親送葬。因為苗族住在 高山,用水很困難,老大說:“哎,要水太辛苦了,干脆把羊腸、羊肚子的屎捏出來了就煮算啦,反正煮熟了,人家也看不出。”于是,兄弟倆把羊肉和羊腸煮好了,請寨子里的人們來吃,有個人原來身體有病,他吃了這種腸肉后,不久病就好了。他很奇怪,問那兩兄弟,兄弟倆只好把連屎也捏不干凈就煮的羊腸告訴了他。他想:春天羊子吃的是嫩草,可能嫩草中有些是草藥,病才好的,他把想法告訴人們,人們認為有道理。從那以后,再到春天,苗族同胞煮羊粉腸時都有意不擠不洗。這種食俗一直傳到現在。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283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